窗外夕陽最后一抹余暉消失時,宋坤仍保持伏案在桌的姿勢。自從2017年,涇河新城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這是宋坤的工作常態。起早貪黑,吃飯沒點,住在單位,奔波在貧困戶家。兩年來,高莊鎮10個村72戶貧困戶的過去、現狀,宋坤全都熟稔于心。
宋坤是涇河新城高莊鎮的扶貧辦主任,他將扶貧工作比做一個完整的系統,而自己則是“中樞”,連接政府與貧困戶,將扶貧政策“量身打造”后通過幫扶干部送進每戶貧困戶。
做中樞,將紙質政策落成貧困戶福利
宋坤辦公室里,四個柜子都滿滿地裝著扶貧資料。“打印機用壞了三臺,還不算手寫材料。”宋坤笑著說,這些材料像精心培養大的孩子,背后是新城、鎮上以及村莊三級的努力。
2017年涇河新城打響脫貧攻堅戰,盛夏正濃時,宋坤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對10個村報上來的72戶貧困戶完成了摸底,并著手調整幫扶人、與幫扶人一起制訂計劃,到實施具體的幫扶政策。兩年內,宋坤和扶貧干部手把手將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兜底扶貧、健康扶貧、就業扶貧、危房改造扶貧等政策經過“量身打造”送進貧困戶家。
曹亞麗開了店,嚴護林找到了工作,胡根西在公益性崗位顧家又有了收入……一個個名字在材料里不斷出現,一個個家庭收入不斷提高,一摞摞材料裝進了檔案袋,宋坤親眼見證了貧困戶不斷減少。截至目前,高莊鎮已有29戶96人脫貧,曾是整個西咸新區唯一貧困村的新莊村更是摘了貧困村的帽子。
幫扶人,為貧困戶謀出路
除了扶貧辦主任的身份之外,宋坤也是一名幫扶干部。他的幫扶對象是新莊村的馬陸軍。50多歲的馬陸軍身體殘疾,媳婦有精神殘疾,女兒不到20歲。目前,馬陸軍家的基礎設施已改造,在健康扶貧、兜底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的組合下,馬陸軍家女兒順利畢業在一所幼兒園任教,馬陸軍本人在公益性崗位上班,加上土地入股,這個家已脫貧。
讓宋坤最佩服的幫扶干部叫胡群力,“他已經50多歲,貧困戶見他都像親人一樣。他走進貧困戶家會隨手拿起抹布、笤帚幫著打掃衛生。不僅如此,他還自費為幫扶的貧困戶一家三口買了保險,給上學的孩子資助。”宋坤說這才真的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向學習身邊人之余,宋坤看遍了關于扶貧干部、扶貧事跡的報道。“就是想學習他們的想法和做法,看有沒有我們鎮上可以用的。”
開面店,壯大集體經濟是脫貧長久之計
遠遠望去,80畝紅薯綠葉在風里搖曳。“經過計算每畝的凈利潤大概在1000元,紅薯賣完以后,10月麥子就種上了,這項扶貧增收措施就算走上了正軌。”宋坤說,“從種麥子到賣面條可以實現一二三產業結合,不僅可以為村集體經濟增收,還能為貧困戶增加提供很多就業機會。”
宋坤說的扶貧措施是為在高莊鎮高莊村開起一家面粉加工店。
2018年年底,高莊鎮10個村子都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幫助貧困戶脫貧自然是分內的事,只有村子整體發展,集體經濟壯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的脫貧問題。”2019年一次偶然機會,高莊村村支書楊小建對宋坤提出開面粉加工店的想法。后經考察和詳細計劃,在高莊村首先開起鮮面店,在高莊村和新莊村80畝流轉土地里種麥子的計劃也已實施。
目前,位于高莊鎮高莊村十字向南20米,兩層的鮮面店的門面已經裝修好。此地北通灃涇大道,南通漢陽陵博物館,東西銜接包茂高速是一處四通八達的交通之地。本村的3430人以及周邊居住及外來流動人口約4.5萬人以后都是面店的潛在客戶。目前面店所需務工人員中已有貧困戶成員參與,每人每年年收入最低達2萬余元。80余畝小麥預計年產達1000斤左右,為面食店提供有效的保障。經詳細推算,面食加工店經運行成熟后,年收益可達30萬左右,使高莊村以產業幫扶就業貧困戶達到脫貧。
在與村里人打交道的這兩年多,宋坤深知對農民來說,土地就是根。“能在這片土地上通過勞動獲得報酬,對很多人來說才是安心的。他們認為唯有土地才是長久的,從事相關勞動自然也是長久的。”(記者 緱青翠)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