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機體逐漸出現功能衰退等的現象,很多疾病也會隨之而生,老年骨性關節炎就是其中之一。老年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并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而變得越來越多發。那么,患者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和應對老年骨性關節炎?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關節外科傅明教授將帶我們走出老年骨性關節炎的 3個常見誤區。
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老年骨性關節炎?可這樣確診
據傅明教授介紹,老年骨性關節炎的直接成因是關節軟骨的退變破壞,但確切原因并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發育等多種因素有關,主要癥狀包括疼痛、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等。
“老年骨性關節炎最顯著的表現是疼痛,這也是患者前來就診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關節畸形,如膝關節內翻, 即俗話說的O型腿。最后是功能障礙,患者關節活動功能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還有部分患者在炎癥發作時可出現關節腫大等癥狀。”
部分患者可能會搞不清老年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傅明教授表示,要區分它們并不難,可通過臨床表現和檢驗結果鑒別。
“老年骨性關節炎雖可累及全身,但多見于膝關節、髖關節和手指關節,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類風濕性關節炎則多見于年輕人,老年患者常表現為關節疼痛和嚴重變形,而且作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幾乎全身所有關節。要想區分兩者,最直觀的方式就是抽血化驗,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液中類風濕因子會升高,這是有特異性的。”
如何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置換關節須慎用
由于老年骨性關節炎以疼痛為最顯著的表現,因此很多患者都會選擇吃藥止痛,對此,傅明教授認為服藥治療并無不可,但一定要選對藥物。
“藥物是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十分重要的一環,臨床上使用的止痛藥物不是普通止痛藥,而是非載體類的消炎鎮痛藥,它的功效不僅是止痛,而且對關節內炎癥反應還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這類藥品分為外用和內用,一般會先讓患者使用外用藥,內用藥可能會對胃腸道和心血管帶來副作用,患者有時需要適當使用胃腸道保護藥物,但不能因此就排斥使用消炎鎮痛藥。”
除了藥物以外,傅明教授指出老年骨性關節炎還有很多治療方法,具體患者病情輕重有所不同。
調理生活方式:適用于早中期患者。患者應盡量避免損傷關節的運動,如爬山、爬樓梯、下蹲等,同時可以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以及鍛煉關節周圍肌肉的運動。此外還可以配合理療,減少患者急性期的疼痛,這些是老年骨性關節炎治療的基礎手段。
藥物治療:不建議過度依賴氨糖類藥物,這類藥物對軟骨有一定的修復作用,但作用有多大還存在爭議,不要認為吃了這類藥物就可根治老年骨性關節炎,這不現實。
注射治療:包括關節腔內注射藥物,較常用的是注射玻璃酸鈉營養、潤滑關節,臨床效果不錯,副作用也不明顯,但這屬于有創治療。還有注射激素,但長期使用可能會導致關節軟骨退變加快,建議一年使用不要超過1~2次。
手術治療:①微創的關節鏡手術,清理關節腔內的炎性物質和碎裂的軟骨等,但對軟骨損傷嚴重的患者而言效果一般。②截骨手術,將骨頭矯正到正確位置,可減輕甚至消除患者的疼痛,但由于創傷大,多用于年輕患者。③融合手術,即是將關節焊死,這種手術弊端明顯,術后關節無法活動,患者基本無法接受。④人工關節置換術,多用于高齡且疼痛嚴重的患者,人工關節有使用壽命,使用二三十年后因人工關節磨損松動,可能需要二次手術重新翻修置換。若患者不存在疼痛而僅是畸形,或是年齡較小,均不建議進行這種手術。
如何走出入誤區正確防治老年骨性關節炎?
傅明教授告訴家庭醫生在線編輯,患者群體對老年骨性關節炎有3個常見的認知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希望能根治疾病。老年骨性關節炎是關節軟骨退變的結果,要想徹底治愈,這跟返老還童一樣,目前來說都是不可能的。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癥狀,讓患者能正常工作和生活,而非治愈。
第二個誤區是拒服止痛藥,怕藥物成癮或是有嚴重副作用,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的消炎鎮痛藥,是一種必要的治療性用藥,患者應理性看待。
第三個誤區是對人工關節壽命的認知問題,它平均壽命約為二三十年,能有多久的使用壽命,具體與產品的材質、手術是否精準、患者體重、日常生活方式等都有關系,是一個綜合性因素,并不是越貴的產品,使用壽命就越久。
最后,傅明教授還提醒各位網友,老年骨性關節炎還沒有辦法能絕對預防,而只能通過一些措施推遲它的出現以及延緩它的惡化。
“對下肢關節有問題,如出現O型腿、X型腿的人群而言,他們由于關節受力不均勻,容易出現磨損,因此可能會比其他人更易、更早出現老年骨性關節炎。所以這一類人群,應從年輕時注意保護關節,不要做太劇烈的運動,適可而止。而對于已經出現了癥狀的患者而言,則應遵循醫囑調整生活方式,盡量少爬山、爬樓梯、少做下蹲等動作,這都是延緩病變進展的必要手段。”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