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劉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門診。他訴說一周前早晨起床后,突感右眼前一片紅,休息一周后還是不見好轉,如今左眼也看不見東西了。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眼一科主任接傳紅說,劉先生今年42歲,患糖尿病14年了,平時視力很好,沒有任何癥狀,但是血糖控制得不好。經檢查,原來劉先生是由于糖尿病引發的雙眼底出血,右眼玻璃體積血,需要住院治療。
3年前,劉先生就曾經出現過眼前黑影飄動的情況。由于黑影很快消失,視力似乎未受影響,他就一直沒有進行治療,但經常伴有便秘、乏力、下肢涼麻等癥狀,血糖也一直控制不好。醫生根據他的病情,制定了相應的治療方案。首先服用中藥以涼血止血、通便溫陽;同時建議他輕度運動,減少用眼,半臥位;待出血穩定后,加用活血化瘀之劑。治療半個月后,劉先生眼底出血開始逐漸吸收,在繼續用中藥的同時,也進行了視網膜激光治療,視力逐漸恢復,便秘及乏力癥狀明顯好轉,下肢涼麻感也有所減輕,血糖控制也較平穩。3個月后復查病情穩定。
糖尿病可致盲
糖尿病已成為全世界日益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患病率呈迅猛增長趨勢,已成為第3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損傷人體的各種血管和神經,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DR)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發癥,發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30%—50%,并且隨著病程的延長,發病率越來越高,其致盲率占糖尿病患者的8%—12%。血糖控制差、向心性肥胖、缺乏活動量、高血壓、高血脂、腎病、冠心病、吸煙等是糖尿病出現并發癥的相關危險因素。發現糖尿病后要定期查眼底,防止出現嚴重的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程度必須依賴醫生的檢查,與視力下降程度沒有一致性。因為其眼底出血是廣泛性的,當嚴重出血影響到視網膜中心,也就是影響到黃斑區的時候,患者才會感覺視力下降,此時病變已經比較嚴重了,如不及時治療,最終將導致嚴重的視力喪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可防可控的眼病,并且中醫藥早期治療優勢顯著,建議糖尿病患者要多了解相關知識,早期防控,避免失明風險。
隨病程靈活處方
中醫早就認識到本病為“消渴”日久所致的嚴重并發癥之一,指出精血虧損、目睛失養是發病主要原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根據其原發病,歸屬于中醫學“消渴目病”中的“消渴內障”范疇。筆者在長期臨床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認識到,本病的基本病機主要是氣陰兩虛,又因其常導致視網膜微血管出血,離經之血便是瘀,因此血瘀也是其基本病機之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治療以益氣養陰、活血祛瘀為主。初期以治標為主,重在活血祛瘀、涼血止血。中期結合全身癥狀辨證施治。后期宜固本,可加益氣、滋陰、溫陽之品。筆者提出全身辨證與眼局部微觀辨證相結合的辨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臨床療效。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中醫藥療效凸顯,但是對于中晚期嚴重的視網膜病變,需要更多的方法如激光、注藥和手術等聯合治療,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及時進行眼底檢查
由于2型糖尿病發病隱匿,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患者是在眼底常規檢查時發現患有糖尿病。因此,一旦確診糖尿病,建議去眼科散瞳查眼底。對于沒有眼底病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1型糖尿病患者每3—5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眼底有病變者,應及時進行藥物干預,尤其伴有乏力、睡眠不佳、便秘、手腳涼麻、夜尿頻繁等全身癥狀者,應及早進行中藥調理,只有全身癥狀穩定,血糖才容易控制。早期眼底病變患者可每3—6個月復查一次,或者聽從醫生建議。平時如有眼部不適或者視力下降要及時檢查和處理。日常生活中要作息規律、調暢情志,保持心情舒暢,血糖控制平穩,減少過度用眼,避免重體力勞動及較劇烈的體育運動。
據《中國中醫藥報》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