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emo了……”
“難過得我的心都要碎了……”
“心痛到無法呼吸!”
相信這是不少人在遇到傷心事時,用來表達悲傷情緒的話。人的情緒千變萬化,傷心是無法避免的,有人覺得哭一場就過去了,“難過到心碎”只是一種夸張的表達手法。
但其實,心真的有可能會“碎”。
曾有媒體報道,一位梅阿姨在接到母親突然離世的噩耗后,一時接受不了,感覺胸悶、氣急,甚至無法呼吸。家人緊急將她送到醫院,經醫生診斷,梅阿姨患上了“心碎綜合征”。
心碎綜合征是什么?人在過度悲傷的時候,心真的會“碎”嗎?
什么是心碎綜合征?
在不少的影視作品中,我們會看到角色在得知親人去世或被診斷為不治之癥后會立刻捂住胸口,面露痛苦之色,隨即暈倒在地,現場一片混亂。我們往往認為這是一種夸張的藝術表現手法。
但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心碎綜合征”!
心碎綜合征的學術名稱為“Takotsubo綜合征”,takotsubo指的是日本傳統的章魚簍(如右下圖所示具有瓶頸窄,底座寬的特點)。發生心碎綜合征時患者的左心室在收縮時的造影圖像出現異常表現——底部圓隆、頸部狹窄(如下圖中間所示),形狀非常類似于日本的章魚簍,故此得名。
最開始報道這個疾病時,人們認為這是一類奇怪的心臟急癥。
舉個例子
患者在過度悲傷或受到重大打擊后,出現持續的劇烈胸痛而被緊急送入醫院。
到達醫院后,考慮到持續劇烈胸痛的癥狀,醫生首先會開心電圖檢查、心肌損傷標記物檢驗。
心電圖結果顯示:胸前導聯ST段抬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電圖改變。
心肌損傷標記物檢驗結果顯示:血清肌鈣蛋白水平升高、CK-MB升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損傷標記物改變。
資料圖王金輝/北晚在線供圖
再結合患者的持續劇烈胸痛癥狀,醫生往往首先考慮是急性心肌梗死。
但緊接著對患者進行冠狀動脈造影來卻發現沒有阻塞性病變,是完全正常的!
并且這種底部圓隆、頸部狹窄的左室收縮期異常表現在2周后完全恢復正常。
這與我們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認知是大相徑庭的,所以被認為是一類奇怪的心臟急癥。
當然,經過科學家們30余年的積極努力,雖然目前對心碎綜合征的了解仍是有限的,并且缺乏可以快速而可靠地診斷心碎綜合征的工具,但我們已經可以更好地了解這種疾病。
哪些人群更易得心碎綜合征?
女性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心碎綜合征在女性群體中更為常見,尤其是絕經后女性。但在日本,男性發病卻更為常見。不過,雖然男性患病的可能性低于女性,但男性死于該病的幾率卻高于女性。
有家族史
家族中有人患過心碎綜合征的,其患病的風險更高。
有神經或精神疾病
相比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心碎綜合征患者的神經或精神疾病的患病率更高。
心碎綜合征有哪些誘因?
通常由強烈的情緒或軀體應激誘發。
男性患者更容易受到軀體應急事件的影響,如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軀體疾病等。
女性患者更容易受到情感應激事件的影響,如親人去世、大額經濟損失、自然災害、被診斷為重大疾病等會造成極端情緒的事件。
一部分患者是情緒或軀體應激共同作用誘發的,還有一部分患者是不明原因的。
心碎綜合征有哪些癥狀?
心碎綜合征最常見的表現包括胸痛和呼吸困難,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癥狀類似。
部分患者也可表現為心悸、暈厥、惡心、嘔吐、心臟驟停等癥狀,約10%的患者可以出現心源性休克。
心碎綜合征的預后如何?
心碎綜合征患者總體預后良好,大部分患者會在數周至數月內恢復心臟功能。但越來越多的報道顯示,部分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包括心源性休克、惡性心律失常等,甚至是死亡。
心碎綜合征在臨床上往往會被漏診、誤診,隨著我們對心碎綜合征認知的加深,這種過去誤認為是罕見的疾病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
因此,我們要警惕心碎綜合征的發生,預大于治。無論是發生情緒或軀體應激事件,都應該學會自我心理疏導,從容跨過生活中的每一個關卡。適當地哭一場、通過聽歌、運動等來轉移注意力、向朋友傾訴并尋求開導等。若感到有其他身體上的不適,及時就醫,避免出現更嚴重的后果。
(原標題:不是夸張!悲傷到心痛,可能是心"碎"了!和心梗的癥狀相似,嚴重可致命)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 楊晨雨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