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時政新聞眼丨第12次赴三明調研,習近平關注這些民生大事

2021-03-24 15:52:0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摘要]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曾經11次到同一個地市調研。在他的推動下,“國民小吃”從這里走向全國,多項改革從這里推向全國。這就是三明。今年3月23日,習近平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伴隨著他第12次到三明,人們了解到更多當年的故事,對于許多民生大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曾經11次到同一個地市調研。在他的推動下,“國民小吃”從這里走向全國,多項改革從這里推向全國。這就是三明。今年3月23日,習近平再次踏上這片土地。伴隨著他第12次到三明,人們了解到更多當年的故事,對于許多民生大事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在三明沙縣考察調研

△3月23日考察點示意圖

  三明醫改:從“點火”到燎原

  3月23日上午,習近平首先來到三明市沙縣總醫院,在這里了解當地開展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情況。

△沙縣總醫院(總臺央視記者鄭旭佳、賴曉波拍攝)

  三明因一場9年前開始的“醫改”備受矚目。2012年2月以來,為解決當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三明啟動以“三醫聯動”為主要模式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簡單說,就是“讓藥品回歸治病功能”的醫藥改革、“讓醫生回歸看病角色”的醫療改革和“理順醫保管理體制”的醫保改革。

  △這是當地城鄉居民(左)和城鎮職工(右)醫療保險門診特殊病種待遇明細。(總臺央視記者楊立峰拍攝)

  從2016年開始,三明在12個縣市區組建總醫院,構建緊密型醫療共同體,既向上整合縣鄉村三級醫療資源,又實現醫院管理、醫療人才、疾病病種“三下沉”。

  總書記當天考察的沙縣總醫院共轄12個基層分院,延伸村衛生所128個。

△沙縣總醫院內的醫保服務站(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當天,高中教師翁華正在這里的醫保服務站咨詢一件事:他因為患糖尿病需長期用藥,最近卻發現個人醫保賬號多了1萬多元的結余。經過咨詢,他解開了謎底:多出的錢是因為報銷起付線降低、報銷比例升高,同時藥品價格也降低了。

△翁華(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通過醫改,患者成了直接受益者。據了解,2019年,三明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46%。

  在大幅降低藥品與耗材價格的同時,三明大幅提高醫療服務費,醫生實行年薪制。《時政新聞眼》了解到,醫改推行以來,三明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職工平均年薪增長了三倍。

△沙縣總醫院黨委書記萬小英當天負責向總書記匯報醫改工作。(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醫改”這件關系人民健康的大事,習近平始終關心。2016年2月,他在中央全面深改小組第21次會議上,專門聽取并肯定了三明醫改經驗,此后又多次在相關會議上要求總結推廣三明醫改經驗。

△沙縣總醫院去年完成門急診59.16萬人次,住院1.97萬人次。(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重點談到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其中就包括“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等舉措。這一次,習近平專程來到沙縣總醫院實地調研,細看三明醫改的做法和成效,體現的就是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

△醫院內的自助服務區(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在沙縣總醫院,習近平指出,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健康是1,其它是后面的0,沒有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十四五”期間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

  沙縣小吃: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民以食為天。沙縣小吃在中國家喻戶曉。3月23日下午,習近平來到以經營沙縣小吃聞名的夏茂鎮俞邦村考察。

△俞邦村(總臺央視記者謝曉光拍攝)

  俞邦村地處福銀高速沿線附近,穿過一座綠樹掩映的木質廊橋“龍鳳橋”,就進入了俞邦村。在這個千余人的村落,超過60%的村民先后外出經營沙縣小吃。

△木質廊橋“龍鳳橋”(總臺央視記者趙化拍攝)

  俞邦村有一條沙縣小吃街,兩排街鋪相對而立,可供人們尋根追味。堿面、扁肉、甜燒麥、米凍、糍粑、芋餃,各色招牌非常醒目。總書記造訪小吃街時,許多商戶正熱情地招呼著生意。

△“尋根追味”小吃街(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趙化拍攝)

  在俞邦村,習近平考察了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館。館中最吸引眼球的當屬這桌豐盛的壽宴。按照當地習俗,壽宴當天,大公雞、壽餅、壽酒、壽桃、壽面、壽燭、壽炮都是必備之禮。

△民俗文化館中擺放的壽宴樣品(總臺央視記者段德文拍攝)

  有記載的沙縣小吃品種共有240多種,以扁肉、拌面、蒸餃、燉罐“四大金剛”最為著名。當天,夏茂鎮鎮長張衛華為總書記作了講解。

△張衛華鎮長(總臺央視記者王曉東拍攝)

  憑借深厚的飲食文化積累,勤勞的沙縣人不僅開出了美食街,也闖出了致富路。如今,沙縣小吃從“國民小吃”變身為“世界小吃”,東京、紐約、巴黎等地都有了沙縣小吃的門店。

△俞邦村村民在村莊溪流中洗菜。(總臺央視記者石偉明拍攝)

  這并非習近平第一次關注沙縣小吃。1999年3月,他在沙縣考察時就曾為沙縣小吃支招:“應當認真進行總結,加強研究和培訓,深入挖掘小吃業的拓展空間。”這次也并不是習近平首次來夏茂鎮。2000年8月,他就曾在夏茂鎮與村民座談。當時他提出,“要找準今后經濟發展的支撐點,特別是加強以沙縣小吃業為支柱的第三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這是正在制作中的夏茂烙粑。當地人做烙粑講究大而圓,寄托生活圓滿之意。(總臺央視記者石偉明拍攝)

  20多年后,沙縣小吃做出了大文章:門店總數達8.8萬家,從業者超過30萬人,年營業額突破500億元。

△頗有代表性的幾樣沙縣小吃(總臺國廣記者李晉拍攝)

△獨家視頻丨習近平勉勵沙縣小吃:讓小吃產業繼續引領風騷

  在俞邦村,總書記重點了解推進鄉村振興等情況。鄉村振興有“20個字”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倳浽鴱娬{:“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從去年國內考察時強調的小木耳大產業、黃花菜大產業,到此次考察期間赴武夷山調研茶產業,到沙縣關注小吃業,都體現了總書記對于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產業的關切。

△當天在小吃街上和總書記見面的俞邦村村民(總臺央視記者許達拍攝)

  三明林改:生態美 百姓富

  1997年4月,習近平在三明市??诖逭{研時叮囑:“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山區要畫好‘山水畫’,做好山水田文章。”

  發源于三明的一場改革,成為“青山綠水是無價之寶”這一論斷的生動實踐。

△福建三明(圖/視覺中國)

  多山、多綠是三明的顯著特點,但一度受制于舊有林業政策僵化、山林產權不清晰,老百姓“靠山吃山”受到極大約束。

  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經過調研,親自主導推動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作出了“像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從山下轉向山上”的重要指示。分山到戶、均林到人,實現了“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

△三明市森林覆蓋率接近80%,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圖/視覺中國)

  3月23日下午,習近平考察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重點了解深化林權制度改革等情況。

△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總臺央視記者鄭旭佳、賴曉波拍攝)

  面對林農貸款難、貸款貴問題,沙縣推出免抵押的“福林貸”等林業金融產品,重點發展林下經濟,實施科學采伐。針對“單家獨戶”帶來林業生產管理難題,當地鼓勵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

△2015年,沙縣發放的福建省第一本林地經營權證。(總臺央視記者許永松拍攝)

  當天在產權交易中心的林業服務中心,村民魏發松正在辦理承包林地上的林木掛牌交易手續。他告訴《時政新聞眼》,自己在2005年林改時曾承包集體林地116畝。他說交易中心讓農民省心又省錢。

△魏發松(總臺央視記者李輝拍攝)

  林權改革,點綠成金。自2014年以來,沙縣林業產業產值提高了92.3億元,農民涉林人均年收入增長126%。這是沙縣向林改要到的紅利。

  在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習近平對沙縣這些年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積極探索表示肯定。他指出,共產黨做事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方法論沒有過時,也不會過時。

△沙縣發展林下經濟,種植紅菇、木耳、鐵皮石斛等。(總臺央視記者石丞拍攝)

  2014年11月,習近平在考察福建時提出,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透過三明之行,風展紅旗如畫,清新福建更美。

  監制丨申勇 龔雪輝

  主筆丨郁振一 劉瑞琳

  記者丨許永松 楊立峰 許達 趙化

  視覺丨陳括 張晶齊歡

  編輯丨杜弘揚 劉沖

編輯: 穆小蕊

相關熱詞: 三明調研 健康 沙縣小吃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