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十條”在各地落地落細,目前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各地搶抓時機,盡最大努力推動經濟社會逐漸恢復常態,爭取最好結果;同時,各地醫療機構感冒發燒接診量上升,部分地方相關藥品斷檔。
對此,社會心態也出現微妙的變化。有人擔心醫療資源被擠兌,也有人認為,當下奧密克戎病毒帶給人們的就是一場傳染性很強的“流感”,不必大驚小怪,“朋友圈”里一些人甚至“以陽為榮”,規勸身邊人主動感染,“能陽早陽”……
不必諱言,最近關于防疫新形勢的討論、爭論、調侃甚至焦慮,都在影響著大眾情緒,輿論場出現了明顯的撕裂,缺乏科學、理性。作為自身健康的第一守護者,我們每個人都有必要從科學和現實角度去辨析。
事實上,我國的防疫政策從來不是單選題,而是根據疫情發展的形勢動態調整、逐步優化的。譬如,新近出臺的“二十條”和“新十條”就是基于奧密克戎變異株致病力大幅下降這一現實。
回顧疫情這三年,我們盡最大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世界主要大國中新冠肺炎發病率最低、死亡人數最少的國家。這一成績有目共睹。當然,我們也要對一些地方在防控中因層層加碼、過度防疫而導致的悲劇有足夠的反思,要更有針對性地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面對當前這一波疫情高峰,“放開”并不意味著萬事大吉、一切都好了,越是在這個時候,各地政府、企業單位、社會和個人依然要慎終如始,越要科學、高效、有序地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
鑒于奧密克戎毒性大大減弱,但傳播性極強的特點,特別是對有基礎病的老人具有不小的殺傷力,我們一方面要把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上來,著力保健康、防重癥,確保防控措施調整轉段平穩有序;同時,要加快推進老年人疫苗接種工作,勸導有基礎病的老年人群體近期減少戶外活動,避免扎堆聚集,盡量降低被感染的風險。
在奧密克戎面前,沒有人是百毒不侵的金剛之身。不管你是“楊過”“楊康”“王重陽”,還是“喜羊羊”“懶羊羊”“暖羊羊”“沸羊羊”“美羊羊”,都要加強防護,更不要因為“楊康”了,就無所畏懼了。如果不幸感染了,在沒有出現明顯嚴重癥狀的情況下,居家治療是最好的選擇。近期,有很多普通人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感染經歷和治療過程,從私人角度進行科普,雖然內容不一定完全準確,但背后透出的樂觀、淡定精神值得點贊。這對于我們疏導群體情緒、調適社會心態具有特別的意義。進一步而言,我們既要對個人、家庭的健康負責,也要倡導將最寶貴的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經歷三年艱苦抗疫,我們已經看到了前方的曙光。我們的衛生領域、經濟領域乃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我們每個人也付出了代價。對此,我們必須為未來拋開無謂的爭論和內耗,一切向前看、往前奔,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
讓我們一起出發!
(央視網評論員)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