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
12月23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這是黨的二十大之后召開的第一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時機重要,意義重大。
時機
兩個月前,豐收的季節,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有了里程碑意義的科學謀劃。
極為重要的一年,開局起步的重要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作出戰略部署。
放在時間軸上,能更清晰地看到,這是恰逢其時、意義深遠的謀劃。
回首望,我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近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谷物總產量穩居世界首位,十四億多人的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三農”向好,全局主動。
向前看,明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察大勢,觀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開宗明義:“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
秋收冬藏,季季接續。從黨的二十大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任務表”上有了新部署。
根基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
在我們黨、國家、民族的發展歷程中,農業農村農民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細讀黨的二十大報告,在邁向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中,“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等各項目標任務躍然而出。
中國要實現現代化,方方面面都要強起來。農業強國,無疑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這一環,是根基。“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夯實國家安全基礎,都離不開農業發展。”
這一環,也是短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最艱巨最繁重”,趕考的清醒。總書記在這次會議上一語中的:“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最艱巨最繁重”,科學的破題。中國式現代化,扎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農業強國建設,亦是如此。
總書記強調,要“立足我國國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資源稟賦、農耕文明的歷史底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簡單照搬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
總書記叮囑,“要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依托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業,發展生態低碳農業,賡續農耕文明,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部署
翻開黨的二十大報告,“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任務鄭重載入。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第四章,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專題闡述。字里行間,重要部署和重點任務清晰明了。
聚焦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拿出了相應的舉措安排。
比如,“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這次會議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放在“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的高度。“要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要抓住耕地和種子兩個要害”“要健全種糧農民收益保障機制,健全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要樹立大食物觀”……有關糧食安全的樁樁件件,有了細致的“任務清單”。
再比如,“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這次會議強調,“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要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的目標,“組織實施好鄉村建設行動”,“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面子和里子,一體推進,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文明生活。
從“頭等大事”到“重要任務”,從“雙輪驅動”到“內在要求和必要條件”再到“堅強保證”,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這次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三農”工作的目標任務、戰略重點和主攻方向。
黨的二十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外出考察來到陜西延安。和老鄉們聚在一起,總書記動情地說:“我在陜北生活了7年,當年看到老鄉們生活很艱苦,心里就想著怎么樣讓大家生活好起來。”
堅持人民至上,是不變的初心,也是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一根主線。
“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把富民政策一項一項落實好,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老鄉們生活越來越紅火。”
踏上新的征程,錨定既定奮斗目標,風雨無阻,清醒而堅定。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