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6日消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燕提交了一份《關于強化孕產婦抑郁癥防治工作的建議》。這份建議是李燕帶隊廣泛調研、深入研究,經過多次討論和細致修改才定稿。
她建議,進一步強化對孕產婦抑郁癥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常規篩查,同時建議強化對產后抑郁女性的社會支持,將孕產婦抑郁診斷與治療費用納入生育保險報銷范圍。
全國人大代表李燕 受訪者供圖
將孕產婦抑郁治療費用納入生育保險報銷范圍
孕產婦抑郁是指孕產婦在分娩前后出現的抑郁、煩躁、易怒、情緒低落等癥狀,一般會在產前、產后持續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嚴重影響婦嬰的身心健康和婚姻家庭關系。
《2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數據顯示,中國每5個產婦中就有1個患抑郁癥,63%的女性曾患產后抑郁,20%的女性曾在懷孕期間患上抑郁癥,孕產婦抑郁的發生率較高,但診斷率和治療率較低。“現代社會中,女性承擔著事業和家庭的雙重責任,關系下一代的健康。”李燕認為,有必要通過孕產婦心理健康篩查、社會支持、網絡平臺干預等方式,做到抑郁癥及時發現、干預,將抑郁帶來的傷害降至最低。
李燕指出,孕產婦抑郁癥所帶來的危害涉及多個方面。“有研究表明,患有抑郁癥的母親缺乏熱情和精力與新生兒互動,母乳喂養的意愿降低,因此新生兒患病風險概率明顯增加,同時也會對嬰兒的智力發育造成顯著影響。”李燕分析,抑郁還嚴重影響孕產婦身心健康和社交能力,降低生活質量,破壞夫妻關系,降低家庭功能,影響其母親的角色功能,對家庭和社會和諧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因此,她建議,強化對產后抑郁女性的社會支持,社會支持度低會大大增加孕產婦抑郁的風險。
她補充說,在妊娠期、產褥期的產婦往往與外界聯系較少,其獲得社會支持的主要渠道是家庭成員。因此,建議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時,提倡家屬積極學習相關的圍產期知識和新生兒護理技巧。另外,建議政府加大社會支持,“比如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更人性化的公共服務設施,將孕產婦抑郁診斷與治療費用納入生育保險報銷范圍等。”
建議定期篩查孕產婦心理健康狀況
2020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出臺《探索抑郁癥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將抑郁癥防治知識納入孕婦學校必備的科普宣教內容,將孕產期抑郁癥篩查納入常規孕檢和產后訪視工作中。
李燕同時建議,相關部門繼續細化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內容,進一步強化孕產婦抑郁癥的常規篩查,與產檢服務和產后家庭訪視服務相結合,建立孕產婦心理健康檔案,定期篩查孕產婦的心理健康狀況,對有輕中度抑郁情緒或存在抑郁危險的孕產婦實行早干預,定期監測和隨訪;對有重度抑郁情緒或可疑抑郁者采取措施、及早轉診、及早治療。
在產前健康保健服務中,李燕說,尤其是以社區為單位的產前保健,建議增設產前不良心理因素的篩查,及時篩查出圍產期抑郁高危人群,并由社區衛生保健服務機構提供針對性的咨詢建議,尤其是對伴有不良孕產史、妊娠期合并癥等的孕婦,建議作為重點服務對象,加強心理疏導。
不僅如此,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應用的快速發展和普及,QQ群、微信群、醫院微信公眾平臺已成為婦幼保健工作者與孕產婦溝通的重要途徑。臨床人員通過這些平臺對孕產婦進行隨訪和傳遞孕產期母嬰健康信息,將對預防抑郁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李燕建議,相關部門牽頭開發普及以智能手機為客戶端的孕產婦抑郁網絡干預平臺,在保護孕產婦隱私的前提下,對有抑郁情緒、產后抑郁發生風險較高的孕產婦給予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和在線咨詢,指導孕產婦在不同孕產階段自主學習,并進行定期評估、持續監測、自動反饋給孕產婦和家屬,幫助其做好自我情緒的管理。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