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系統部署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任務和戰略舉措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7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黃潤秋表示,這次大會系統部署了全面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任務和戰略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分析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正確處理幾個重大關系。即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黃潤秋認為,五個重大關系既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理論概括,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黃潤秋表示,今后5年,要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著力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守牢美麗中國建設安全底線,健全美麗中國建設保障體系。
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
黃潤秋說,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環境影響評價等手段,為高質量發展把好關、守好底線;通過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和環境標準提升,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轉型升級,從而倒逼高質量發展。而高質量發展的成果,可以通過增加財政投入、開發綠色金融、生態補償機制等政策工具,推動生態環保工程建設和環保產業發展,從而助力高水平保護。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方面,生態環境部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加強生態環境源頭預防。全面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強化項目環評保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嚴格生態環境準入管理。健全生態環境法規政策標準,加強生態環境督察執法,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項目盲目發展。截至去年底,全國共淘汰落后和化解過剩產能鋼鐵約3億噸、水泥4億噸、平板玻璃1.5億重量箱。
二是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推動實施結構減排。全國燃煤鍋爐和窯爐從近50萬臺降低到目前不足10萬臺,減少燃煤使用量4億多噸。北方地區完成農村散煤治理3700萬戶左右,減少散煤消費量7000多萬噸。全國10.3億千瓦煤電機組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6.8億噸鋼鐵產能完成或正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淘汰老舊及高排放機動車超過3000萬輛。
三是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工程。大力推動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以生態環境為導向的項目開發(EOD)創新試點,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去年,全國環保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22萬億元。修復城市水生態系統,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四是打造綠色發展高地。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健全優化區域聯防聯控機制,形成共保聯治的良好格局。
繼續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
2013年到2022年,我國在GDP翻了一番的情況下,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減少了93%。今年上半年全國PM2.5濃度上升了6.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下降了3.2個百分點,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去年同期基數較低,今年以來氣象條件極為不利,排放有所增加。
“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相比,我國的PM2.5濃度仍下降了15%,優良天數比例提高了1.3個百分點,空氣質量總的趨勢呈明顯改善。”黃潤秋說。
下一步,將加快推動出臺《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并從以下方面發力:
一是嚴控增量。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加快能源低碳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大力發展綠色運輸體系,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優先采用鐵路和水路。
二是減排存量。加快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和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公轉鐵”、“公轉水”等重大工程,以更大減排量沖抵極端不利氣象條件帶來的不確定性。
三是繼續加大監督幫扶力度。今年以來,針對重點地區和空氣質量改善壓力比較大的城市,抽調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執法骨干累計2400多人,組織“專業組+常規組”兩支隊伍,開展空氣質量改善監督幫扶,圍繞排放大戶和重點領域專項任務深挖細查,共發現各類涉氣問題3.2萬個,地方已經整改完成2.6萬個。
繼續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截至今年6月,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明確的3294項整改任務,總體完成率超過97%;第二輪督察明確的2164項整改任務,已經完成超過64%。兩輪督察共受理轉辦群眾信訪舉報28.7萬件,到目前為止,已辦結或階段辦結28.6萬件。一些重大突出問題整改取得明顯成效。“我們將緊盯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重點任務,謀劃開展好新一輪督察。”黃潤秋說。
《 人民日報 》( 2023年07月28日 02 版) 本報記者 劉 毅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