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大型紀錄片《通向繁榮之路》第五集《向新而行》

2023-10-16 15:25:03  來源:央視網  


[摘要]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創新空前活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序】

  【解說詞】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創新空前活躍,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數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世界;

  這又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為人類拉響了警鐘。

  身處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如何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人們,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共享發展成果?

  【同期】習近平

  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尋求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

  【解說詞】

  新的挑戰、新的機遇,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攜手并進,以變革創新的步伐,向新而行。

  【推出片名:第五集 向新而行】

  【解說詞】

  五月,加納迎來舒適的雨季。

  特馬港的擴建工程正在緊張推進,這里將是加納西北最大的貨運集散地。

  但是,特馬港所在的這片海灘也是幾內亞灣最大的海龜產卵地。這個從2016年開始的工程,在規劃之初,就有人在擔心港口的建設會讓海龜失去家園。

  不僅僅是在加納。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推進,如何保護生態環境,中國將會以怎樣的發展理念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字幕】2016年6月22日 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

  【解說詞】

  2016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了一次重要的演講,并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發出了共同合作、走向綠色發展之路的倡議。

  【同期】習近平

  我們要著力深化環保合作,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攜手打造綠色絲綢之路。

  【解說詞】

  綠色絲綢之路,也在向世界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中國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始終把生態環境保護置于重要位置。

  在中國發布的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愿景與行動中,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的合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三個重點。

  隨后,中國先后發布了《“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和《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落實共建“一帶一路”的綠色責任和綠色標準,并提出要全面推進“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綠色化進程。中國與共建國家一道,推進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務實合作,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與共建國家合作的全過程。

  完善政策體系為綠色絲綢之路建設規劃了路徑,提供了決策支撐。也讓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企業,更好地將綠色理念融入到一個個項目當中。

  2016年7月,中國港灣的工程隊來到加納,擴建特馬港。在建設全過程,中國工程隊有效實施了海洋生物保護措施。

  【現場】

  嚴發:搭把手。

  【解說詞】

  嚴發的主要工作就是沿著施工區域的海岸線來回巡查,只要發現海龜蛋,就在原地設置一個醒目的圍欄。

  【現場】

  嚴發:靠邊點,小心!

  【解說詞】

  嚴發的職務是加納項目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部的部長。

  【現場】

  嚴發:我看到了,可以了。

  【解說詞】

  加納特馬港的擴建工程開始后,當地著名的海龜專家馬內薩,成為中國工程隊的“特殊職員”。這份“特殊”也讓綠色環保理念在當地人眼中變得具體。

  為了讓散落四處的海龜蛋得到集中保護,按照馬內薩的指導,建設團隊在海灘上辟出了一塊專門的區域,打造一個海龜孕育中心。

  【現場】

  周蓋:這一片都已經在施工區域范圍外了。

  嚴發:我看這一塊的話比較合適。

  【解說詞】

  海龜的孕育過程對環境很敏感,選址要相對安靜,并且沒有夜間照明,地基要有干燥的細沙,還要比周邊的地勢稍高一些。在選擇搭設材料時,項目部還特意避免使用金屬物件。

  【現場】

  嚴發:44厘米,45厘米,大概在這個高度,好的,這樣就可以了,我們把細沙覆蓋上去吧。把海龜蛋拿過來。4個。

  【解說詞】

  港口內,四個1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泊位正在熱火朝天地施工。而在海龜孕育中心里,一顆顆海龜蛋正在等待孵化。

  45到60天之后,第一批小海龜破殼而出。

  中國工程隊建設期間,這里共孵化了超過一萬七千只小海龜。

  【現場】

  嚴發:讓它們回到大海里。

  馬內薩:它們不會遇到麻煩的。

  嚴發:是的,肯定不會的。

  【解說詞】

  這是小家伙們第一次觸碰海水的溫度。數十年后它們會重新回到這里,交配產卵,生生不息。

  這些微小的美好,只是綠色絲綢之路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一個縮影。

  直到今天,特馬港的海龜保護行動還在接續。

  在肯尼亞,中國企業承建的蒙內鐵路沿線,長頸鹿可以毫無顧忌地穿過一個個凈高超過6.5米的橋洞;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中國建設團隊特意為魚類預留出了洄游通道;在中國公司運營的阿根廷風電場,經過生態修復,巨型的風車成了一道新的風景。

  十年間,中國與31個共建國家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超過40個國家的150多個合作伙伴建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并提出了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的宏偉目標。

  綠色絲綢之路正在被打造成政策對話、環境信息共享、綠色資金融通、綠色技術交流的國際平臺。

  【同期】世界自然基金會特使 “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聯合主席 馬可·蘭博蒂尼

  作為中國生態文明理念的一部分,“一帶一路”承諾,要盡可能讓沿線變綠。現在這個承諾進一步加強,不僅要讓“一帶一路”變綠,而且要為全球綠色議程作出貢獻,包括氣候和自然環境。

  【解說詞】

  然而,長期以來人類社會發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讓全球氣候問題更加凸顯。肆虐于多地的洪水、席卷北半球致命的熱浪、干旱的大地、颶風和寒潮……一系列極端天氣提醒人們需要改變自身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這其中,減少化石能源使用的影響最為直接。現實的危機讓人們開始尋求綠色低碳的轉型之路。

  【同期】沙特氣候事務特使 阿德爾·本·艾哈邁德·朱拜爾

  氣候變化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我們想要提高生活質量,如果我們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我們需要做點什么,必須從現在開始。

  【解說詞】

  在沙特,“綠色中東”計劃正在推進。

  在埃及,他們計劃在2035年之前,將清潔能源發電量占比提高至40%。

  在阿曼,一系列的清潔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計劃已經啟動。

  世界石油最為富集的中東,正在成為清潔能源的投資密集區。

  【同期】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司長 魏曉威

  對于阿拉伯國家來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他們也意識到,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這個大勢是不可逆轉的,他們也要尋求一個新的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方式。

  【解說詞】

  2014年6月,時任科威特首相賈比爾、20位阿拉伯國家外長或部長,從阿拉伯半島各國啟程,北京成為他們此行的終點,也是彼此合作的新起點。

  【字幕】2014年6月5日 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

  【解說詞】

  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的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中阿共建“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

  【同期】習近平

  未來十年,對中阿雙方都是發展的關鍵時期。實現民族振興的共同使命和挑戰,需要我們弘揚絲綢之路的精神,為發展增動力,為合作添活力。

  【解說詞】

  以實現共同發展和繁榮為目標,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以能源合作為主軸的全方位合作格局。

  【同期】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司長 魏曉威

  總書記當時非常高瞻遠矚地提出了中阿可以把新能源的合作作為一個重要的抓手,尋求一個新的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方式,那么這個時候中國和阿拉伯國家就在發展路徑上找到了一個契合點。

  【解說詞】

  綠色能源合作的“駝鈴聲”在古老的絲綢之路再次響起,“一帶一路”上合作共贏的理念跨越千年之緣在當下和鳴。

  作為阿盟成員國之一的摩洛哥,在這次大會后迅速完成了與中國的新能源合作對接。

  按照摩洛哥政府的設想,到2025年摩洛哥新能源項目占比將達到50%。而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就是與中國合作。

  僅用兩年的時間,“一帶一路”上的首朵光熱電站“太陽花”,在撒哈拉沙漠深處盛開。

  7400面定日鏡隨日升日落而轉動,248米的吸熱塔聚集著耀眼的光芒,占地1400公頃的能源項目,擁有多項世界之最。

  建設中,中國拿出最好的新能源技術與摩洛哥共享。山東的升壓站設備、湖南的主變壓器、江蘇的各類電纜、重慶的成套儀表等相關廠家,跨越萬里之遙與摩洛哥互動。

  來自山東電建的張樂,用七年的時間,親歷了這個項目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同期】摩洛哥努奧二、三期光熱電站熱工工程師 張樂

  當我看到整個項目由剛開始的荒蕪到慢慢建成之后,我就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解說詞】

  努奧二、三期光熱電站于2018年建設完畢。因為運行環境惡劣,交付以后,中國團隊留下了運維人員,張樂就是其中之一。

  【現場】

  張樂:出什么事兒了?

  李曉峰:溫度很高,空調不工作了,不知道咋回事!

  張樂:我找一個人跟我上去,看一下。

  【現場】

  張樂:你能跟我去一趟屋頂嗎,幫我檢查一下機器的狀況?

  外國工友:好的,好的。

  【同期】摩洛哥努奧二、三期光熱電站熱工工程師 張樂

  項目是非常需要光和熱的,但是對電力設備來說,光和熱是一個很致命的存在,這些區域我們必須去保持它的一個溫度和濕度,在一個正常的合理的范圍內。

  【解說詞】

  這里全年平均日照3000小時,地表溫度最高時接近75度。極端且惡劣的高溫環境會導致設備損壞,處理這些故障是張樂的主要工作。

  【現場】

  張樂:我們一起努力讓它轉動,可以嗎?

  工友:好。

  【解說詞】

  交付后仍協助運營五年之久,這在國際合作項目中也不多見。

  【現場】

  張樂:現在我已經把直通水的旁通閥打開了,降到合理的時候你告訴我一下。

  工友:行,現在已經開始降了。

  【同期】摩洛哥努奧二、三期光熱電站熱工工程師 張樂

  再好的設計,它也會出現與現場不相符的情況,尤其是咱們這種很極端的天氣狀況下,在現有的設備的基礎上,我們用一個更好的方法,而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解說詞】

  努奧光熱電站建設的兩年期間,為當地提供了6000多個就業崗位。五年的運行維護,中國團隊也為當地培養了一支成熟的運維隊伍。

  這個能夠滿足超100萬戶家庭用電的龐大項目,讓整個摩洛哥真切感知了新技術造就的成果,也讓他們的清潔能源發展之路走得更加堅定。

  在遙遠的摩洛哥,踏實工作了七年之久的張樂,也在撒哈拉沙漠中收獲了一份愛情。

  【同期】張樂妻子 卡利瑪

  我很確定,他是我的完美的另一半!他是我的超級英雄!

  【解說詞】

  今年年底,中國團隊即將離開摩洛哥,在他們回國的航線上將經過新疆的哈密,在那里,一個更大的光熱項目正在建設,它的設計者正好是參與摩洛哥努奧項目的技術人員,對于他們來說,這是又一個技術檢驗場,所積累的經驗終將反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后續工程。

  十年間,中國與32個國家建立“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在太陽能發電、風電、水電、熱能等領域,與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

  十年間,3549件“綠色專利”被中國帶到了28個共建國家,為共建國家能源產業綠色轉型發展、助力落實碳中和目標,提供了強大動力。

  如今,“一帶一路”上,以“綠色”為底色的合作實踐仍在繼續。

  【同期】聯合國環境計劃署前執行主任“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研究院院長 埃里克·索爾海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看到了中國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軌跡,不是伴隨著污染的增長,而是綠色和高質量增長。我相信綠色“一帶一路”可能是未來全世界最重要的發展道路之一,甚至沒有之一。

  【片花】

  【解說詞】

  這是我們生活的地理世界,高山峽谷,巨大的起伏得益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而當我們換一個視角再看這個世界,發現數字經濟的發展深刻重塑了人類社會的面貌。

  國際電信聯盟的數據庫,勾勒出了數字時代新的“千溝萬壑”。世界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到2017年的時候,還沒有接入互聯網。

  處于世界平均值以下的地區,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

  【同期】聯合國大會第七十五屆會議主席 沃爾坎·博茲克爾

  對于數十億人來說,可持續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取決于數字連接,“數字鴻溝”有可能成為不平等的新形式。

  【解說詞】

  關于彌合“數字鴻溝”的呼吁,不止一次地登上聯合國及世界各國的會議,為破解這個難題,十年間,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如今,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光纖和移動寬帶網絡。

  如何將中國的數字技術和成功經驗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分享,習近平主席指明了方向。

  【字幕】2017年5月14日 北京 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同期】習近平

  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的合作,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

  【解說詞】

  數字絲綢之路,這是數字經濟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結合,更是數字技術對這一倡議的有力支撐。它為人們描繪出一幅跨越數字鴻溝的“一帶一路”新藍圖。

  在浙江烏鎮召開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與泰國、埃及、沙特、阿聯酋等國共同發起了《“一帶一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倡議》,促進電子商務、國際標準和數字經濟政策等方面的合作,攜手邁向數字時代的高質量發展。

  喜馬拉雅山南麓,每天清晨,群山就在這樣的讀書聲中醒來。

  幾年前,斯利卡里戴維學校升級改造,專門配備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但因為網絡很慢,新設備的利用率并不高。

  通過網絡了解更絢爛的世界是孩子們心中的期盼。這樣的期盼,因為一份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而得以實現。

  【字幕】2019年10月12日 尼泊爾 加德滿都

  【解說詞】

  2019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出發前,他在尼泊爾《廓爾喀日報》等三家主流報紙上發表題為《將跨越喜馬拉雅的友誼推向新高度》的署名文章,提出了構建跨喜馬拉雅立體互聯互通網絡,進一步加強中尼間通信合作的計劃。

  與此同時,一條穿越了喜馬拉雅山的中尼光纜正在從中國的吉隆口岸接入。

  【同期】尼泊爾電信前經理 迪利·拉姆·阿迪卡里

  中國的網絡進入尼泊爾時,過境延遲非常低,所以網絡質量好。

  【解說詞】

  在距離斯利卡里戴維學校不遠的山頭,一座新的基站高高聳立。它是中國和尼泊爾電信合作建設的4186個基站的其中之一,也是覆蓋尼泊爾全境高質量4G網絡中的一環。

  【同期】尼泊爾中國通服公司總經理 朱慶軍

  目前99%的基站,我們是已經正式商用了,覆蓋了尼泊爾總共所有的77個區縣。

  【解說詞】

  因為有中國網絡的接入,高速的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節奏,讓尼泊爾跟上了世界的節拍。

  【同期】尼泊爾電信前經理 迪利·拉姆·阿迪卡里

  我相信網絡的高速連接,將使尼泊爾各方面得到充分發展,包括雙邊關系、經濟關系和文化關系。

  【解說詞】

  數字絲綢之路不僅跨越了喜馬拉雅山脈,更是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實現了高效連接。

  當我們再次回望“數字鴻溝”的地形圖時,發現曾經巨大的鴻溝隨著時間進展,被慢慢填平,包括尼泊爾在內的45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互聯網普及率提高了20%,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融入了網絡世界。

  一條在更加深入、更加廣泛合作基礎上的數字絲綢之路,逐漸鋪展開來。

  尼日利亞拉各斯市。

  安德魯是一家中國快遞企業的快遞騎手,在他看來,這是一份不錯的職業,收入要比自己朋友多很多。

  【同期】尼日利亞拉各斯阿加杜快遞網點騎手 喬恩·安德魯

  自從我簽約成為獨立騎手以后,我就把這份工作看作自己的生意,一切都改變了。

  【解說詞】

  每天,數百輛摩托車穿梭在拉各斯的大街小巷,兩英尺長的快遞箱運送的貨物,也逐漸從服裝、雜貨變成手機、游戲機等高價值的電子產品,小小的包裹見證著數字技術給尼日利亞帶來的改變。

  寧亞磊是這家中國快遞企業尼日利亞公司的總經理。他2020年來到尼日利亞,看到了一個與想象中完全不一樣的非洲,這里的互聯網用戶在快速增長,與中國的貿易交往也非常火熱,但當地物流的發展并沒有跟上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

  【同期】中國快遞公司尼日利亞公司總經理 寧亞磊

  中間是有巨大的市場,所以我們進來之后就會發現需求量特別大,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企業進來,進入到這個市場。

  【解說詞】

  最初,這家中國快遞企業的初創團隊不足十人,但幾乎每人都有在國內快遞公司工作多年的經驗,他們計劃將中國物流成熟的發展模式復制到當地。

  【同期】中國快遞公司尼日利亞公司總經理 寧亞磊

  在我們來之前本地怎么發快遞的,他們是拿大頭筆在箱子上寫個名字,張三、李四、電話號碼,通過大巴車發走,大家去大巴車上去取,或者去物流公司去取,我們來了之后我們復制了中國比較先進的一些模式,就是貼快遞面單。

  【解說詞】

  一張小小的快遞面單背后,實際是一個數字化智能物流體系的重新構建,也是一張中國快遞企業本土化的清單。

  【同期】中國快遞公司尼日利亞海外倉負責人 高成翔

  它的模式海外倉加上本土的最后一公里派送,這是最吸引我的。

  【解說詞】

  高成翔現在是這家中國快遞企業海外倉的負責人,經過三年的發展,盡管海外倉已歷經三次增容,還是容納不下客戶日益增長的倉儲需求。

  【同期】中國快遞公司尼日利亞海外倉負責人 高成翔

  目前,我們海外倉從2022年的年中的時候,我們就一直處于爆倉狀態,好多的客戶的貨物進不來。

  【解說詞】

  尼日利亞人約翰,在中國留學并生活了13年,在此期間,他與高成翔成為摯友。

  兩年前,回到尼日利亞的約翰受到高成翔的邀請成為這家中國快遞企業海外倉的主管。

  【同期】中國快遞公司尼日利亞海外倉主管 卡吉勃·約翰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更加了解這份工作,知道如何讓公司更好地運轉。越了解這份工作就越感到滿意。

  【解說詞】

  如今,三年過去,這家公司的海外倉和快遞運營團隊規模已超千人,依托當地網點、自提點及快遞柜組成了自己的末端派送網絡。

  【同期】尼日利亞拉各斯阿加杜快遞網點騎手 喬恩·安德魯

  我會繼續在(快遞公司)干下去,把這份工作當成我的事業,并從中獲益。

  【解說詞】

  來自中國的數字化經驗,讓尼日利亞有了第一臺物流傳送帶、第一臺掃描機,上線了第一個話務系統……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查詢自己的快遞在哪,什么時候可以收到。網購的時間也從之前的6個月,縮短到了現在的6天。

  因為有中國經驗的加入,在尼日利亞城市群的快遞業態越來越成熟。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偏遠農村,也開始迎接互聯網技術帶來的喜悅。

  菲利克斯,中國一家電信企業的工程師。這次,他要去200多公里外的村莊,將一項新的網絡技術帶回他的家鄉。

  【同期】中國某電信企業通信工程師 奧魯吉爾·菲利克斯

  他們的生活很難,喝的水、生活環境、吃的食物、路況,都糟糕透頂,沒有電,他們需要去很遠的地方,才能聯系到客戶,把貨賣出去,也要走很遠的路,才能找到信號好的地方打個電話,因為通信設施實在太落后了,我想幫助家鄉做出改變。

  【解說詞】

  中國企業在尼日利亞的農村地區開展了一個名為“鄉村之星”的計劃,它是將小型的太陽能移動基站帶入偏遠地區,提供超過2公里范圍的網絡接入,讓更多沒有網絡的鄉村與數字世界同步。

  【同期】中國某電信企業通信工程師 奧魯吉爾·菲利克斯

  當我告訴他們,我們是在幫助他們,改善通信質量的時候,所有人都很高興。

  【解說詞】

  因為有了這個工程,尼日利亞偏遠地區700多萬人逐步告別“失聯”狀態,從2018年以來,尼日利亞已經有600多個這樣的農網站點在偏遠地區投入使用。

  【同期】中國某電信企業通信工程師 奧魯吉爾·菲利克斯

  基站建成以后,人們打電話方便多了,上網也不再是問題,我堅信,越來越多的人會來村里做生意,還可以像發達地區的人一樣,開網店,網上購物,將來也會有POS機、呼叫中心、網吧,以及各種新鮮事物。

  【解說詞】

  如今,“鄉村之星”還在尼日利亞偏遠的鄉村繼續,也許不用太久,這里的人們也能收到快遞,也能與遠在他鄉的親人視頻通話,數字技術正讓一切可能變成現實。

  數字絲綢之路在填平溝壑,也提升著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水平。

  遠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中國企業用一座覆蓋了5G物聯網技術的現代化工廠激活了當地的產業鏈,平均15秒就有一臺電腦工作站下線。

  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類似的基地生產線已超過45條,為近萬人提供了工作機會。

  在南非,來自中國的科技解決方案為南非企業提供了技術支持,讓這個南非版的“移動錢包”應用已成為人們轉賬、支付、收款時不可或缺的工具,培養起了南非數百家互聯網企業。

  在歐洲的瑞士、非洲的布隆迪,積極搭建的本土化跨境電商平臺,助推著當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截至2022年底,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數字絲綢之路”合作諒解備忘錄,與30個國家簽署電子商務合作諒解備忘錄,一系列數字領域合作的倡議和扎實的舉措,構筑了一個牢固的數字命運共同體。

  【片花】

  【解說詞】

  今天的世界,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和人民生活福祉。發展的挑戰讓“一帶一路”上的科技合作需求也更為迫切。

  2017年,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愿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并提出了具體舉措。

  【同期】習近平

  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開展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聯合實驗室、科技園區合作、技術轉移四項行動。

  【解說詞】

  秉持全球視野,深化國際創新交流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更加注重發揮各國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讓科技進步惠及更多國家和人民。

  2018年8月,遙遠的太空中,一顆中國的氣象衛星經歷了一次歷時十天的“漂移”。氣象衛星風云二號H星由最初的東經86.5度西移至東經79度。

  【同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風云二號H星總指揮 李海生

  我們是體現大國風范,真正做到為“一帶一路”服務,這點風險也是必須要冒的。

  【解說詞】

  調整后,風云系列衛星將從重點服務亞太地區,延伸到共建“一帶一路”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彌補了全球氣象衛星對印度洋及中亞、西亞和非洲等“一帶一路”地區觀測的不足。

  2019年3、4月,肆虐非洲大陸最強烈的熱帶氣旋襲擊了莫桑比克等國,引發嚴重洪澇災害,上百萬人受到威脅。危急時刻,中國氣象局利用調整定位后的風云衛星,對強熱帶氣旋的路徑和強度進行監測,并在最強風暴來襲之前,幫助莫桑比克做好預警。

  【同期】中國氣象局數據中心風云二號、四號地面總指揮 魏彩英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科技成果應該造福全人類。風云衛星是我國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從開始的設計到實施,我們始終堅持著把風云衛星的數據和產品向全世界進行共享、服務。

  【解說詞】

  這一年的4月,莫桑比克總統紐西來中國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與習近平主席的會談中,紐西總統對中方及時施予的援手表示感謝。

  【同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風云四號衛星總設計師 董瑤海

  第一件事上來就是感謝中國幫我們減災救災。所以我個人覺得“一帶一路”不僅是團結了一大批國家,命運共同體真正是為了我去幫助你,是為了你幸福,是為了你減少損失,很自豪,很自豪。

  【解說詞】

  遙遠的星空中,中國用一顆顆衛星鋪就了一條空間信息走廊,在“一帶一路”上實現信息共享。越來越多的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像莫桑比克一樣,運用中國先進的空間科技勇敢面對困境。

  除了風云系列在為全球服務,中國的北斗也在主動向全世界開放。北斗的應用產品已出口全球120余個國家和地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基于北斗的精準農業、數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東盟、南亞、東歐、西亞、非洲等地區廣泛應用,助力發展。

  科技進步需要跋山涉水,科技成果共享也同樣需要披荊斬棘。

  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國家為壟斷自身優勢,無端阻斷正常的科技和人文交流,而中國卻展現出開放包容姿態,堅定推進科技開放合作。

  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和隨后召開的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都強調了要推動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提出實施好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科技發展環境。

  2023年6月的一天,在位于埃及新開羅的埃及航天城,埃及二號正樣星電性能測試正在進行,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如果測試成功,意味著幾年前還只存在于圖紙上的衛星,已經進入了等待發射的階段。

  【現場】埃及航天局埃及二號衛星總設計師 阿曼德·拉斐

  埃及在航天領域一直有夢想。

  【解說詞】

  今年70多歲的拉斐教授,是埃及航天領域理論研究和設備測試專家,從業40多年的他,一直為埃及航天局沒有一顆完全自主研發制造的衛星而遺憾。

  【同期】埃及航天局埃及二號衛星總設計師 阿曼德·拉斐

  以往發展衛星的所有工作都是與先進國家合作完成的,我們最大的夢想是自己從頭到尾研發自己的衛星,實現自主。

  【解說詞】

  早在1997年,埃及就計劃研發自己的衛星。但都因為技術壁壘等因素的影響一直未能完成。然而將技術轉移作為“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之一的中國,愿意將科技成果與共建國家共享。

  【字幕】2016年1月21日 埃及 開羅

  【解說詞】

  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埃及,在此期間,兩國元首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關于加強兩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五年實施綱要》的簽署。埃及也成了第一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和中國開展衛星合作的國家。

  這是拉斐教授職業生涯的圓夢之旅,他和助手泰莫塔拉博士,是這顆衛星的埃方總設計師。他們還有一位共同的中方同事,崔玉福。

  【同期】埃及二號衛星中方總設計師 崔玉福

  在崗位設置上來講,按照中國航天的標準,全方位的一種崗位設置,那么埃方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40多人的系統層面上的設計師的崗位配置。

  【解說詞】

  和總設計師團隊的設置一樣,埃及二號衛星項目的所有崗位均由中埃雙方按一比一的比例構成,每一個工位都可以看到中國的工程師和埃及的工程師肩并肩地在一起,為埃及科學家全程參與設計、研制、測試、試驗的這第一顆衛星攜手努力。

  【同期】埃及二號衛星中方總設計師 崔玉福

  我們可以看到埃方的工程師,非常詳盡地掌握了合作過程中的所有的環節,從衛星的測試準備,到衛星的關鍵的風險點的控制,一直到衛星的過程的測試的有效性進行全面掌握,當他們在總結的時候,從他們的臉上可以看到了自豪,看到了收獲的滿足感。

  【解說詞】

  2023年6月25日,埃及二號衛星初樣星正式交付,此次交付使埃及成為首個具有完備衛星總裝、集成和測試能力的非洲國家。

  【同期】埃及國際合作部部長 拉尼婭·馬沙特

  我們很高興在埃及航天局正在目睹這一重要的事項。

  【解說詞】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與80多個共建國家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2013年以來,中國對超過1.6萬人次的共建國家技術和管理人員進行培訓。逾萬名共建國家青年科學家來華開展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在這段旅程中汲取了科技智慧的滋養,成為這些國家工業化和現代化崛起寶貴的人才基石。

  以世界胸懷看待科技發展,每一顆合作的種子都可能長成參天大樹。

  智利的國名,有“世界的盡頭”之意,也被稱為天涯之國。而這個遙遠的國度,卻是在共建“一帶一路”新的科技合作機制中,與中國交流最頻密的國家之一。

  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北部山區,屬于中國科學院的一座現代化的天文科研中心將拔地而起。

  【同期】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兼執行主任 黃家聲

  做望遠鏡的地方不是每個國家都有,為什么歐美都要到智利來做呢,大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幾個地方,一個智利,一個夏威夷。

  【解說詞】

  對于天文學研究來說,智利有最純凈的天空,也有比北半球更為豐富的星象。銀河中恒星最密集的位置只能在南半球看到。在智利這塊天文觀測的天賜之地,人們對星系和宇宙的認知得以延伸。

  2016年,習近平主席訪問智利,和時任智利總統巴切萊特共同見證,兩國簽署合作共建天文觀測基地的諒解備忘錄。很快,2017年,“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覆蓋到了這里,在更高的起點上,讓遙遠的兩個國度攜手,一起探索人類科學更廣袤的未知領域。

  【同期】智利大學天文系副教授 瑞內·恩德斯

  中國和智利有12個小時的時差。所以當在智利的望遠鏡開始工作時,中國的人們剛剛醒來,就能立即得到結果。這將使這座天文臺,處于世界天文學研究的前沿。

  【解說詞】

  中國通過和智利合作,首次在海外獲得國際一流觀測臺址的使用權,開始籌建12米級光學紅外望遠鏡項目與觀測平臺,在經緯度上和中國國內的臺站形成互補。

  合作中,中國還提供了學術交流的機會,讓更多的智利科學家能夠來到中國,在同一片天空下從事天文學的研究。

  【同期】智利大學天文系副教授 瑞內·恩德斯

  很高興見到你。

  【解說詞】

  也正是“一帶一路”的機緣,讓瑞內與黃家聲相識。

  【同期】智利大學天文系副教授 瑞內·恩德斯

  我喜歡我的中國同事的是,當他們有一個目標時,他們是如此堅定果斷,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和資源,去實現目標。

  【解說詞】

  2020年3月,中國科學院南美天文中心的中國和智利的科學家,結合智利天文望遠鏡的數據,利用中國的“天眼”共同發現與暗物質相關的射線。彼此真誠的合作,讓探索未知空間的可能性無限延長。

  這幅宛如浩瀚星空的云圖,是由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科學家用合寫的論文編織而成。網絡中的每一個點代表一個國家,當兩個國家有論文合作時,它們之間便形成了一條連接。點隨著連接的增多不斷變大。而不同的顏色則象征著不同的區域。

  十年間,由中國向外輻射的連線也將遠處的點連接起來,網絡中的連線越來越密。中國成為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論文合作數量最多的國家。

  十年間,綠色絲綢之路、數字絲綢之路等倡議,讓共建“一帶一路”向新而行。在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的探索中,不斷向著高質量發展邁進。綠色發展的理念在“一帶一路”生根發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數字化的紐帶縮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構筑起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科技合作所孕育的火花,為未來綻放無限可能。

  如今的中國,正在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把這條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鋪得更寬、更遠。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一帶一路 《通向繁榮之路》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