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張時代考卷,當代青年應該如何作答?2023年,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共江蘇省委網信辦出品,現代快報+制作推出“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視頻。從炎炎烈日到秋意冉冉,30位青青“答”人攜手AI數字人小青,奔赴全國23個城市,以青春之力、以奮斗之姿,回答著青春之問,擔負起青春之責,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答卷。
11月7日,“中國式現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時候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視頻之《我國首位太陽專屬“攝影師”拍到了什么?》正式上線。本集視頻中,青青“答”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博士邱曄和AI數字人小青,為大家展示了我國首顆探日衛星“羲和號”拍攝到的畫面,解釋了“羲和號”超長全稱里的兩個關鍵詞的含義。
2023年10月14日,是“羲和號”發射升空兩周年。“羲和號”在距地表517公里的天外工作,24小時“盯”著太陽。兩年來,它產生了超過400TB的高質量科學數據。
“羲和號”只需要46秒就可以完成一次全日面掃描,一次獲得4600多張太陽光譜。這些光譜組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不同高度處的太陽大氣圖像,相當于給太陽做一次全套的CT掃描。值得一提的是,“羲和號”實現了國際首次空間太陽Hα波段光譜掃描成像,國際首次在軌獲取太陽Hα譜線。
什么是Hα譜線?AI數字人小青解釋:“Hα譜線是太陽最強最粗的吸收線之一。通過研究太陽Hα譜線,可以巧妙反推出太陽的速度、溫度、密度等信息,進而能研究太陽低層大氣的等離子體運動和爆發現象背后的機理,對太陽爆發活動作出預報。”
邱曄帶領大家走進南京大學太陽科學數據中心,她說:“‘羲和號’的數據會傳到這里,因為傳回的是原始數據,需要經過一定的處理,我們處理后再上傳到南京大學太陽科學數據中心網站,向全球開放共享。”目前,“羲和號”衛星數據已接入國家空間天氣業務系統,太陽監測數據已在我國空間天氣業務中實現應用。
科技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可靠支持和關鍵所在。作為一名青年科研從業者,邱曄說:“我們將持之以恒地去研發新儀器、探索新技術,認真細致地考察研發中每一步,為我國搭建自己的空間探測網保駕護航。深空探測事業需要我們青年人接續奮斗,我將貢獻出青年人的力量。”
現代快報+記者 孫蘇皖
(校對 李凱波)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