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天蕩山社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思想,不斷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水平,促進美麗鄉村經濟發展。通過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奮斗,社區基礎設施邁上了新臺階,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天蕩山社區先后榮獲了市級美麗鄉村、省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建設美麗鄉村示范試點村,生態村、全國文明村、農業部命名的中國最美休閑鄉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等榮譽稱號,通過“一事一議建設美麗鄉村試點”項目的實施,又向建設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鄉村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天蕩山社區位于三國古戰場天蕩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入口處,有佛教圣地天燈寺,社區7個居民小組,956戶,2960人,黨員129人,土地面積3298畝,其中果園面積1800畝。2017年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8萬元。
高度重視 抓好落實
勉縣縣委、縣政府對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非常重視,2016年兩辦印發了《勉縣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方案》,縣上主要領導還多次到社區調研指導,并于2016年7月召開了天蕩山社區美麗鄉村建設現場專題會議,對美麗鄉村建設提出具體要求。
項目實施前社區兩委干部多次學習“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管理辦法、一事一議建設美麗鄉村試點文件精神,按照縣委專題會議的要求,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有條不紊地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工作。為此村上成立了領導小組,支部書記任組長,主任任副組長,其他兩委干部為成員的領導機構,負責組織籌資籌勞,民主議事,引導農戶開展項目建設等工作。
規劃引領 陽光操作
一是制定了天蕩山景區美麗鄉村實施方案和美麗鄉村建設規劃,以規劃為藍本,以治理村容村貌、垃圾、污水、廁所為突破口,完善基礎設施,實施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優化“五化”工程,逐步整體提升村莊生態環境和品位。二是充分尊重民意,重大事項采取居民大會或居民代表會議方式進行票決,積極調動村民出資投勞的積極性和主人翁意識,實行普惠為主、籌補結合,共同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二是建立健全各項公開制度,利用村務公開欄等方式,確保工程建設各個環節公開透明,資金撥付全部實行報賬制管理。
苦干巧干 搶抓政策機遇
十幾年前的天蕩山社區不過是一個道路泥濘、黑燈瞎火的小村莊,為了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天蕩山社區一班干部精誠團結、民主議事、開拓進取、不等不靠、帶領群眾實干苦干。以前沒項目沒資金支持時,村干部就與村民一道自行拓寬修建沙石路,沒錢請不起規劃設計師,就集思廣益自己設計線路,先開出毛路……年復一年的努力建設,村莊面貌逐步改善,天蕩山社區的變化引起了社會各界和各級領導的關注和支持,加上村上的主要領導腦勤腿勤,積極爭跑申報各類項目,積極開展各種創建活動,搶抓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政策機遇,加速發展成為縣城的后花園,成為勉縣美麗鄉村建設的典范之一。
全面發動 全民參與
一是會議發動:召開全村黨員、村民代表大會、創建領導小組會議、座談會、保潔員會議等各類會議,分別進行宣傳發動、專門研究、專門部署和總結完善等,統一思想認識,形成整體合力。二是輿論引導:運用電子屏及環保倡議書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美麗鄉村創建和環境保護的目的和意義,做到家喻戶曉。三是以天蕩山文化藝術團成立為契機,以天蕩山旅游文化節、各種重大節日為載體,積極開展“文明新風進萬家”“文明村寨”“平安創建”等各種活動,大力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宣傳各種利民惠農政策、法律法規,引導村民樹立保護環境,愛護家園,文明和諧的意識,形成“人人是美麗鄉村形象,處處是美麗鄉村環境”的良好氛圍。
建立長效管護機制
美麗鄉村建設非一朝一昔、一蹴而就的事業,美麗鄉村健康持續的發展,必須要邊建邊管、建管結合,要確保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不能是前人栽樹后人砍樹。為了確保社區公益事業的建設成果、保持環境衛生整潔、強化對游人、商戶環境保護意識,社區出臺了《黃家溝村環境建設長效管理制度》《黃家溝村環境衛生保潔制度》《黃家溝村垃圾收集管理制度》等制度,村兩委分別和農家樂經營戶簽訂了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由村兩委干部分工包抓,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督促。通過這些制度措施的落實,有效地保障了公益事業建設健康發展。
主要成效
1、精神文明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通過近幾年的努力,社區完成了天蕩山社區美麗鄉村規劃設計,建設文化廣場6200平方米、硬化道路18.5公里、綠化道路16.5公里、民居立面整治5.7萬平方米、種植綠化樹3200株、草坪2100平方米、安裝仿古路燈500盞、公廁6座、修建群眾文化活動中心和文化大舞臺、休閑健身廣場6000平方米;成立了文化藝術團、定期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演出,修建千米文化長廊,既有宣傳孝道、24孝圖、傳統文化,又有風景現實生活題材,還有宣傳黨建方針政策,彰顯三國文化和佛教文化,群眾文化活動中心以及新建文化墻成了社區新標志,特別是修建了天池觀光湖,并對天池四周修建了親水平臺、仿古護欄、游客健身休閑廣場和停車場,實施了綠化、亮化、美化等工程,現在的觀光湖已是城市居民游客觀光、休閑、健身的集聚地。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用土地入股發展林果1800畝,實現了三變改革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目前社區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村容整潔、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坑坑洼洼的泥巴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整潔平坦的水泥路;房前屋后臟兮兮的現象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凈舒適的庭前院后,美麗的村莊;不但改善了村民的人居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而且有力地推進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2、激發建設美麗鄉村的激情。在財政獎補資金的支持和引導下,廣大農民充分享受到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得到了實惠,看到了成效,思想觀念發生根本變化,從以前的要我干到現在的我要干,有效解決了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事難議、議難決、決難行的現象。社區呈現出“人人議建設、戶戶參建設、組組比建設”的良好態勢,充分激發了居民建設美麗鄉村的激情和勇氣,為維護農村和諧穩定、鄉村振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各界導報》 2018年08月15日 第4105期 第四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