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這一年,西安產業巨輪破浪前行

2023-12-25 00:37:39  來源:西安新聞網  


[摘要]這一年,西安全力聚焦推進支柱產業倍增突破,帶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長,穩步加快新興產業壯大成勢...

  即將過去的2023年,既是中國經濟深刻變革的一年,也是西安產業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這一年,科技創新成為城市競逐的新焦點,數字經濟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一年,“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制造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這一年,西安全力聚焦推進支柱產業倍增突破,帶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實現增長,穩步加快新興產業壯大成勢;這一年,西安更高水平現代化產業體系日益構建成型,產業發展新高地已然顯現,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新增國家級 “小巨人”29戶

  這一年,西安先進制造業強市位次再躍升

  11月24日,《2023先進制造業百強市研究報告》發布。在近300個地市中,西安位列第11,較去年提升1位,較2018年躍升9位。

  發展先進制造業,是推動城市產業邁向中高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今年以來,西安持續聚資源、聚人才、聚產業,加強創新與產業對接,充分發揮“乘數效應”,著力建設創新引領的“先進制造業強市”。1—11月,西安227個先進制造業及創新能力提升項目完成投資1148.4億元,超時序進度3.4個百分點,73個新增產能項目釋放產能461億元。就拿新落成的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零部件擴產二期項目來說,“投產后日產能達1200輛,預計可新增年產值40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00個,將進一步助力西安打造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車之都。”高新區集賢園發展中心主任竇凱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制造強市”堅實的工業底盤正在成為先進制造業集群厚植的沃土。西安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集聚,技術、人才資源豐富,為培育先進制造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今年,西安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戶,諾瓦星云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目前LED顯控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單項冠軍,杭州亞運會上的數字人點燃火炬、電子煙花在現場綻放,這些科技感十足的畫面背后,就有它的助力。

  多個先進制造業集群“茁壯成長”,不僅屢屢突破解決“卡脖子”難題,還將多個產業創新集群串珠成鏈,為產業發展提供海量的應用場景,既提高了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還成為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強勁引擎。今年以來,西安新增百億企業1戶、規上工業企業173戶;隆基綠能等7戶企業入選“2022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西部超導等17戶企業榮獲國家綠色工廠;陜汽集團、陜鼓集團入選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全年新增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76戶;紫光國芯等23家企業新晉陜西省制造業單項冠軍,數量為歷史之最。

  重點實施鏈式招商、數字化轉型和“兩業”融合等政策措施,為西安工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拓展新空間。1—11月,西安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高于全國5.3個百分點,高于全省5.7個百分點。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總產值增長7.8%,快于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速1.3個百分點。

  六大支柱產業前11月產值6619億元

  這一年,西安支柱產業倍增見效成勢

  12月15日,陜西西部智聯新能源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聯手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款超快充商用車,可實現充電15分鐘,作業4小時。今年,西安市汽車制造產業在調結構,促轉型,延長優化產業鏈方面可謂全年無休。年初,總投資100億元的陜汽商用汽車創新中心及產業鏈項目落戶經開區;8月,陜汽和寧德時代簽署十年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商用車領域發展;西安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與寧波拓普聲學振動技術有限公司等多家零部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吸引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落戶,帶動全產業鏈共同發展;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零配件增材擴能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適應市場,主動作為,發揮優勢,正是西安市汽車制造產業不斷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不僅是汽車產業,今年以來,西安通過印發支柱產業倍增及專項規劃、加快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制定促進工業穩產擴產等支持政策,采取重點產業鏈“一鏈一策”,重點企業“一企一專班”等方式,助力重點產業、龍頭企業穩產擴產,提質發展,推進產業倍增見效成勢。1—11月,六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6619億元,增長9.5%。

  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勢能強勁。均和云谷·西部信息智造港項目、韓國榮達半導體項目的落地,為西安電子信息產業不斷匯集活力、蓄積動能。目前,西安已形成了集成電路、智能終端、電子元器件、新型顯示、光電芯片、電子新材料等細分產業,聚集上下游企業上千家。

  航空航天產業騰“空”而起。第三屆中國航空投資峰會、空天產業人才發展合作論壇……作為同時擁有完備的航空、航天產業鏈條的城市,西安今年組團發展,引進來走出去,圍繞產業需求陸續舉辦的各類高規格招商大會,簽約落地一大批優質企業。航天六院等國家隊和眾多民營企業頻繁參與大飛機、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北斗導航、載人深潛等領域,空天產業“領頭羊”氣象漸顯。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加速壯大。和利時西北總部基地建設完成;德國自動化設備制造公司BBS研發中心、中熔電氣三期擴產項目順利簽約;西安煤礦機械有限公司研制的世界首臺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機投入使用。在“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陜西)”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專題對接活動中,全省承接引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轉移項目102個,投資額874.66億元。

  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強勁發力。陜西有色金屬與西安經開區正式簽訂協議,建設新材料產業研發中心及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項目,為西安新材料產業壯大成勢再添重要“砝碼”;隆基綠能自主研發的背接觸晶硅異質結太陽電池擁有27.09%的電池轉換效率,創造單結晶硅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新世界紀錄;隆基100GW單晶硅片及50GW單晶電池等重點項目落地建設;西安奕斯偉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填補我國半導體行業關鍵領域空白;隆基樂葉及西北有色系等近30家企業的科技成果多次打破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紀錄,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優勢。

  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西安楊森營業收入突破百億;西安大醫集團多模式一體化放療設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西安眼得樂高端可折疊人工晶狀體,處于世界領先;培育華蟾素膠囊、生血寶合劑等單品種年銷售額過億優勢產品100余個。

  五大新興產業前三季度營收900億元

  這一年,西安新興產業“領舞”風口

  今年以來,西安通過制定新興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加快科研成果產業化,重點培育、定向招引相關領域頭部企業和潛力企業,建立新興產業鏈,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前三季度,五大新興產業實現營業收入900.7億元,增長3%。

  西安今年新增DCMM貫標試點企業58戶。開展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培育省級示范項目15個、市級示范項目3個;認定西安歐凱瑞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80戶企業為“西安市大數據企業”;西安美林數據位列2023工業大數據企業第二位;西安大數據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今年,隨著ChatGPT這一現象級產品問世并快速迭代更新,人工智能(AI)成為全球熱議的話題。面對科技新浪潮的機遇與挑戰,西安依托科研、人才、產業等方面強勁的基礎支撐實力,持續推進產業鏈精準招商,人工智能產業版圖不斷擴大。超算中心正式納入國家超算體系并已建成;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正式上線運行。目前,西安人工智能企業超過150家,其中不乏華為、中興、京東、科大訊飛等頭部科技公司。

  增材制造也是西安潛力巨大的新興產業。作為國內最大的金屬增材制造企業,鉑力特今年助力商業航天項目成果頗豐,先后助力星際榮耀完成液氧甲烷可重復使用驗證火箭雙曲線二號驗證火箭飛行試驗任務、藍箭航天朱雀二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

  作為國家航天重鎮,西安已成為全國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最具實力和活力的區域之一,形成了以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為依托,覆蓋衛星導航、通訊、遙感三個產業方向的九大產業鏈的產業格局,聚集了一批頗具實力和影響的航天科研院所以及優秀企業,成為中國主要的以衛星應用為特色的產業集聚區。

  此外,中國電子學會將全國機器人市場劃分為六大區域,西安是西部板塊的重鎮,產業規模與質量不斷提升,受到了外界越來越多的關注。

  4家企業躋身服務型制造“國家隊”

  這一年,西安服務型制造發展壯大

  近日,西安市又有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單位進入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名單。隨著4位“新成員”的加入,西安服務型制造“國家隊”已擁有西安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孵化器有限公司(陜西省集成電路制造服務平臺)、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有色金屬新材料檢驗檢測平臺)等11位“主力”。此外,西安還擁有三一機器人裝備(西安)有限責任公司、陜西華秦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陜西半導體先導技術中心有限公司等26家省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單位。

  作為產業融合發展重要路徑,大力發展服務型制造,使跨產業、跨產品、跨場景的供給側有效貫通,對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都有重要意義。隨著制造業服務化路徑日漸成熟,西安高新區、經開區兩個制造業重地,已有80%的制造業企業正加速向“制造+服務”轉型,300余家支撐制造業的服務型企業也逐步向“服務+制造”轉型。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3210.28億元,增長6.7%。規模以上6大生產性服務業營業收入2790.03億元,增長5.8%。

  2023年的日歷即將翻過,面對充滿希望的2024年,西安的產業巨輪將繼續乘風破浪,穩健前行。(見習記者 李曄宸)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產業 發展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