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古鎮,濃郁的客家氣息襲來:歇山頂、攢尖頂等各色客家民居古老雅致,廣東會館、川北會館等客家會館錯落在古鎮屋宇間。不多時,一座三層小樓映入眼簾,白墻灰瓦,這便是由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創建的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
進入博物館,一本本古籍文獻知識圖書、一張張古籍修復流程和修復前后的對比照片、一件件客家姓氏圖騰等文創產品展示,為參觀者提供了古籍文獻保護、搶救、修復的知識圖譜。在二樓核心展陳區,杜偉生、徐建華等九位中國當代古籍修復大師、高浮雕傳拓大師的修復業績及學術成果圖高高懸掛,他們用過的修復物件整齊擺放,傳遞著大師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古籍修復師們則在三層聚精會神地操作。配紙染紙、配制漿糊、分解書籍、填補蟲洞……古籍修復師們或坐或站、或貼或刻、或裁或粘,按照“整舊如舊”的原則,將善本古籍、古字畫、碑帖、檔案、票據等還原本來模樣。
“中文古籍是指書寫于1912年以前的具有中國古典書籍裝幀形制的書籍。”在古籍修復現場,工作了8年多的“80后”修復師施英濤已是一員修復干將。施英濤說,紙質文獻有蟲蛀、霉蝕、酸化、鼠嚙等八種破碎原因,修復當中要經歷18道工藝程序才能完成,“一般平均一個月能修復四五本古籍,而有的破損嚴重的古籍修復起來則需要好幾個月。”
古籍修復是藝術,也是對耐力的極大考驗。干了一輩子圖書管理工作的彭德泉老人,是館長彭克的父親,也是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的創始人。“古籍修復必須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來。”老人話語間滿是熱愛。
這幾年,文獻中心和博物館幫助修復了1.7萬余件(冊)古籍,其中就有清代李調元編印的160冊《函海》、破損嚴重的《敦煌遺書》等。從精美拓片到古代川劇劇本,從李鴻章的條軸對聯到朱拓的漢代瓦當,在修復師們的努力下,典籍得以重新與大家見面。
彭德泉最難忘的是《函海》的修復。幾年前,一個偶然機會,彭德泉得知綿陽市安州區圖書館有159冊館藏古籍《函海》。當時,這套書閑置已久,破損嚴重,圖書館館長拿出古籍時,彭德泉十分心疼。“這套書是包含醫學、川菜、戲曲等諸多領域內容的巴蜀百科全書,可以說彌補了清代《四庫全書》的不足。”懷著搶救巴蜀文化遺跡的心態,彭德泉組織隊伍開始修復。
就在團隊成員們忙著修復古籍之時,遠在百里之外的雅安市又發現了《函海》中缺漏的一冊書。這讓彭德泉喜出望外。經過核對,博物館的師傅們確認這一冊書可與已有159冊書共同組成160冊的《函海》全集。“李調元是清代四川著名的戲曲理論家、詩人,他編纂的這套書里還包括了許多川菜烹飪技藝和配料,是難得的古代文獻。”施英濤說。
施英濤喜愛字畫修復,陳亞工作非常專注……“30多位年輕修復師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彭克介紹,博物館里的古籍文獻修復師們平均年齡只有36歲左右。大家來自五湖四海,專業背景各有不同,懷著對古籍文獻修復的使命感和熱愛參與到這份工作中。
2009年,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成立。為推動展示古籍修復技藝,激勵更多人投身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中,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和四川省文物局、成都龍泉驛區等支持下,由文獻修復中心投資建設的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因此誕生。自2019年12月博物館免費開放以來,許多高校古籍文獻研究團隊和中小學生也來此學習實踐。
■小貼士
古籍文獻修復博物館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古鎮,共1100平方米,藏(展)品500余件,屬民辦博物館。每周開放五天(周一、二閉館休息),每天開放8小時。游客可自駕沿成洛大道前往,或搭乘成都地鐵4號線西河站轉乘公交219路直達。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