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孩子是抱在懷里,上了幼兒園,還是上了小學、初中、高中,家長們湊在一起,最愛聊的就是孩子的身高。為了讓自家娃娃長高,家長們可真是操碎了心。補鈣、打籃球,甚至讓孩子吃保健品。
但是你知道嗎?關于孩子長高也有不少認識誤區,如果你一直在“踩坑”,可能是在給孩子幫倒忙。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坑”在哪里。
大家都聽過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矮小兒童依然存在。身高的落后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
身高是評價兒童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指標。隨著社會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身高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家長朋友的關注。受限于兒童生長發育相關知識的醫學專業性,生活中仍有很多常見的身高誤區困擾著家長。
誤區一 父母高,孩子一定高;父母矮,孩子一定矮
關于孩子的身高和遺傳問題,我們一定都聽說過這句話。受此影響,有些父母比較高的,對孩子未來的身高盲目自信;有些家長本身比較矮,對孩子的身高落后則聽之任之,一切隨緣。這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
老話說,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這個大黑鍋,以后媽媽不用再背啦!因為雖然身高和遺傳有著密切的聯系,但遺傳并不能完全決定孩子的身高。
正所謂,身高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孩子的身高60%~70%跟遺傳有關系,剩下的30%~40%取決于后天的環境因素影響。
對于遺傳身高不理想導致的矮小兒童,可以通過后天環境的改善和相關的干預措施,實現追趕、逆襲。
之前碰到過很多家長朋友,問他們為什么不早點帶孩子來就診咨詢。家長給予的回復讓人非常痛心,就是覺得父母本身也不高,所以孩子長得矮小也是情理之中,不知道矮小可以進行干預治療。
家長說的扎心的話,孩子被耽誤的身高,都說明關于孩子長高的誤區,在很多家長朋友的心中根深蒂固。
誤區二 男孩沒有變聲,女孩沒來初潮,長個空間還很大
這個誤區在門診中算是咨詢的“熱點”話題。受傳統意識的影響,不少人覺得男孩的青春期發育應該是以變聲、遺精開始的,女孩的青春期發育是以月經初潮開始的。殊不知,這是錯誤的觀點。
變聲和月經初潮的出現,標志著孩子已經進入到青春期的中后期,身高突增高峰已過。這個階段的孩子骨骼生長區(骨骺)已經趨近閉合。一旦閉合就意味著,孩子的身高增長開始進入倒計時階段。
現在發育年齡男童一般是10歲~12歲開始青春期發育。男孩的青春期發育開始于睪丸的發育,因為不易被察覺,所以難以發現。女童的青春期一般是9歲~11歲,發育初期主要看乳房的發育。
誤區三 孩子現在挺高的,以后一定也很高
孩子正常長得高,當然是好事,但是有一種情況需要格外注意。如果孩子還沒到青春期,突然“躥個”不一定是好事。這時候家長們別只顧著高興,要細心觀察,小心是性早熟來偷襲。
性早熟的孩子體格提前發育,骨齡快速增長,在不干預的前提下也會提早閉合。通常早發育的孩子比正常孩子的生長時間要短,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矮。所以看到孩子的個頭突然一下子躥得很快,一定要留心,同時監測孩子的骨齡情況。
誤區四 孩子現在矮,可能是晚長,以后就長了
這年頭,家長都希望孩子大高個、大長腿,可是孩子長著長著就不怎么長了,看著比發小、同學矮半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總覺得孩子現在矮不怕,可能是晚長,還說身邊的誰誰就是晚長的,前面一直矮,后面自己就長起來了。
在醫學上,“晚長”又稱“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確實有部分的孩子存在這個情況。晚長的孩子,在正常兒童進入青春發育的年齡時,沒有生長加速,但在其他孩子停止生長或生長速度減慢之后,他/她卻出現“躥個”的情況。但也正因為有這個情況,導致很多家長片面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是晚長,盲目等待,最后拖到孩子10多歲,一直不長個,才著急帶孩子就醫,往往為時已晚。
如果孩子不是晚長,帶給孩子的是骨齡的默默進展,從而錯失了追趕機會。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的孩子通常有家族史,且骨齡比年齡落后。想要知道孩子是否存在晚長的可能,還需要到醫院做進一步的咨詢和檢查,才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
誤區五 服用增高類保健品
現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宣稱有增高效果的保健品或者蛋白粉等。因為宣傳做得好,所以很多家長都會買來給孩子服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替代藥品。
實際上,增高保健品最多只有輕微促長作用,可能對于部分飲食習慣不良的孩子能取到部分營養的補充作用,但對于正常孩子通常收效甚微。
關于身高的誤區,遠遠不止五個。關于身高,每個家長心中也許有不同的疑問。當孩子身高落后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專業科室進行就診咨詢,從而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有一個更全面的評估。
記住三大“法寶”,幫助孩子長高
孩子生長發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記住以下三大“法寶”,可以幫助孩子長高。
第一,多加強運動鍛煉,特別是拉伸、彈跳類運動;第二,保證充足的睡眠;第三,合理搭配飲食。最后,祝愿小朋友們健康快樂地成長,盡情擁抱美好的未來。
作者|江西省兒童醫院內分泌遺傳代謝科主任醫師 楊玉
審核|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任醫師 羅飛宏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