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譚老師,我們想您了!”
“譚老師,您還會來這里嗎?”
7月25日,西安高新一中高一學生譚韻凡收到了千里之外的榆林市佳縣榆佳經濟開發區九年制學校學生發來的信息。已支教歸來的她每每收到學生的信息,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
作為一名公益愛好者,從初中開始,譚韻凡便堅持參加身邊的公益活動,愛心募捐、文明引導、義務勞動……她由衷地感到了“成長了自己,利益了他人,收獲了快樂”。
2022年暑假生活剛開始,譚韻凡就已經忙著和學校新理想中心(NIC)青少年公益社團商議支教的安排了。
7月5日凌晨4點,譚韻凡和24名筑夢計劃支教志愿者從西安出發,踏上了榆林的支教筑夢之行。道路漫長,一路顛簸。經過8個多小時的大巴,他們終于到達了佳縣榆佳經濟開發區九年制學校,開啟了為期19天的支教生活。
第一節課前,譚韻凡與孩子們相互介紹自己
“如今的鄉村學校,高標準的教學樓、多媒體教學系統、塑膠操場……城鄉教育資源差距越來越小了。”因為英語特長,譚韻凡已經是第二次參加支教當“小老師”了,“去年我和學姐在榆林市佳縣王家砭鎮程家溝小學開啟了人生第一次支教旅程,忐忑又激動,為了盡快投入教學工作,來之前我把小學的知識認真熟悉了幾遍,又請教了學長管理學生的方法,還準備了小貼紙小印章作為獎勵。”
榆佳經濟技術開發區九年制學校是佳縣一所移民集中安置點寄宿制學校,大多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既快樂又安全的假期成了老師和家長們共同心愿。
為了這個心愿,2016年,西安高新一中2018屆畢業生、現北京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鄭方一同學組建發起一支由6名高新一中在校學生組成的筑夢支教隊遠赴甘肅省李灣小學,開啟了高中生參與暑期短期支教的首次嘗試。截至目前,“筑夢計劃”短期支教活動已成功開展4期,服務欠發達地區學校4所,服務學生1000余名。
孩子們在學校感受不一樣的暑假生活
支教的日子忙碌且充實,每天小老師們陪伴孩子們的時間長達12小時,精心準備的課程內容深受孩子們喜愛。譚韻凡和志愿者們除傳授課堂上的“硬”知識外,還為學生精心準備了繪畫、手工制作、科學小實驗等一系列特色課程,增長了孩子們的知識,開拓了他們的視野。
“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知道農村的留守兒童需要什么。”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工作,譚韻凡知道陪伴的重要性,“現在物質條件都不差,但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最缺乏的,是好的精神引導。”
只要空閑,譚韻凡經常和團隊成員們一起探討,如何根據孩子們的發展需要合理設計課程,“做一些豐富多彩的課程嘗試,比如英語音樂課,用英語和音樂藝術相結合的形式開啟他們對這些領域的認識。”
與孩子們泡在一起,教學之余就是與孩子拉家常,和學校老師們一起探討教學……忙碌之間,譚韻凡和大家很快融入了學校生活,找到了自己的教學節奏。
“剛開始,學生們時不時地冒出的方言,我一句都聽不懂。”譚韻凡回憶說,在點滴的積累中,學生們的普通話水平日漸提高,師生關系越來越融洽,交流也越來越順暢,她也很快成為學生們熱捧的“孩子王”。
19天的相處,孩子們在黑板上留下了心中的不舍
佳縣的夜晚,天空中星辰閃爍。譚韻凡眼前全是孩子們充滿希望和光的眼睛。
“支教的意義是相互的,我看見他們渴望知識熱愛生活的樣子,就很感謝生命中可以遇到這樣一群孩子。”譚韻凡的隨筆本上記錄著這樣一段話:“在這短暫的時光里,我不奢望可以改變他們的命運,但我想在他們的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幫助他們成長為參天大樹。”
“功成不必在我。”譚韻凡說她會和團隊接續奮斗,通過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照亮他人、照亮自己。(龔仕建 王三合 劉海華)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