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為傳統文化創新賦能(護文化遺產 彰時代新義)
核心閱讀
在陜西,秦腔不只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人們生活中有著重要地位的文化元素。近年來,陜西通過“秦腔+”跨界嘗試、創排新劇目、豐富表達方式、推動文旅融合等,讓秦腔唱得更響亮,讓這張文化名片更閃亮。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一句民謠道出秦腔在陜西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006年,秦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如今的秦腔不只有“吼”出來的高亢激越,更以愈發新鮮多樣的形式,吸引更多人的喜愛。
巧笑嫣然,水袖搖曳,秦腔虛擬數字人“圈粉”不少年輕人;將傳統戲曲搬上大銀幕,秦腔3D電影《三滴血》讓觀眾感受經典魅力;《大樹西遷》《西京故事》《關西夫子》等秦腔現代劇、新編歷史劇續寫時代弦歌……近年來,古老的秦腔藝術正在通過多種方式親近群眾,煥發新活力,將陜西的這張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跨界,打通溝通渠道
“客自長安來,還歸長安去。”櫻桃小口,眉似柳葉,清嗓悠揚,水袖曼舞,一名秦腔小旦款款而出。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上,這個名叫秦筱雅的虛擬推薦官讓人耳目一新。
在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的先導片中,秦筱雅與搖滾歌手同臺獻唱,完成了一次有趣的跨界演出。西安市民李柳感到很新奇:“原來秦腔也可以這樣‘潮’。”
“秦筱雅的人物形象和動作采用三維建模完成,一般動畫人物的整體解析建模大概只要3萬個面,但這次僅頭飾建模就達到了70萬個面。”秦筱雅設計制作團隊成員張曦說,“我們希望通過制作數字化代言人,拉近秦腔與年輕人的距離,讓更多人愛上秦腔。”
6月15日,秦腔3D電影《三滴血》在西安首映。《三滴血》創作于1918年,是西安易俗社的經典劇目,1960年就曾被制作為黑白電影。“老電影《三滴血》我也看過,這次的3D版好像自己就站在舞臺上,演員就在面前唱似的,跟在劇院看戲的感覺很不一樣。”一名老戲迷看后興奮地感慨。
市場太小,聽戲的人越來越少,是秦腔業內人士的普遍感受。“多元的文化娛樂方式興起、城鎮化步伐加快都是戲曲變成‘小眾’的外部因素。”秦腔史研究學者蘇育生認為,“一方水土養一方戲,秦腔包含著西北地區深厚的文化基因,具有不可替代性。需要思考如何巧妙地將唱腔、服飾、儀態、舞臺等文化元素有效利用,增加秦腔的吸引力,讓秦腔符合現代文化品位。”
“秦腔+搖滾”“秦腔+動漫”“秦腔+電影”……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秦腔+”讓秦腔跨界出圈,探索傳統戲曲現代傳播的更多可能性。西安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寇雅玲說:“要找到秦腔文化與當代觀眾溝通的新渠道。只有不斷為傳統文化創新賦能,才能讓秦腔在兼容并包中不斷成長,讓秦腔在陜西唱得更響亮。”
創新,演繹時代故事
“聽了秦腔,肉酒不香。”戲迷們這樣形容對秦腔的癡迷。如今的秦腔創作也在求新求變,吸引更多觀眾。
今年5月,秦腔現代劇《守護者》在西安上演。臺上,層疊林立的樓宇讓不少觀眾感到新奇。生動的舞臺效果是由一面168平方米的“冰屏”完成的,這種透明的顯示屏極大豐富了舞臺視覺語言。“有的秦腔劇還會用到多塊移動的‘冰屏’。”《守護者》導演、三意社藝術總監何紅星說,“近年來,現代舞臺美術設計被大量運用在秦腔劇的創作當中,增強了表現力和感染力。”
秦腔音樂也發生了變化。“以前秦腔表演的樂隊只有幾個人,現在大型的秦腔劇會用到五六十人的民樂隊。比如拉弦樂器,我們就會用到高胡、中胡、二胡等,給觀眾更豐富立體的聽覺享受。”何紅星說。
秦腔的當代創作對演員也提出了更多挑戰。“不少戲迷都說我這次是‘脫胎換骨’。”35歲的青年演員王航說。今年6月,秦腔新編歷史劇《詩圣杜甫》在西安上演,王航飾演主角杜甫。“新創劇目對演員創造力的考驗極大。比如其中的一場高潮戲,我原本是收著唱,而導演要求我將情緒爆發出來,真正上臺后,我才懂得其中的奧妙。”
最近,秦腔導演王化武正在排演一部講述返鄉大學生帶動群眾致富的新戲。他認為,秦腔創作應當找到傳統與時代的結合點,“提升舞臺的感染力,要豐富我們的表達手段。”近年來,陜西創作了一批質量高、口碑好的秦腔現代戲和新編歷史劇。“要創作出能與當下現實生活同頻共振的優秀現代戲作品,需要反映百姓的心聲。”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院長李梅說。
目前還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老戲迷不愛看新戲,年輕戲迷領略不了傳統戲的魅力。“這說明秦腔的搶救傳承迫在眉睫。”蘇育生認為,“創新的前提是傳承。許多秦腔表演者的唱腔、表演、特技與老藝人有明顯差距,隨著受眾審美意識的提高,自然要對藝術深度有更高要求。要系統地研究總結秦腔傳統技藝,各劇團應當有繼承總體規劃,充分創造條件培養接班人。”
融合,傳承城市文脈
秦腔臉譜、傳統戲樓,唱腔飄入耳畔,精致的浮雕訴說百年往事,這里就是易俗社文化街區。2021年9月,這個以秦腔劇團易俗社為核心的秦腔文化展示區正式開放,集“館、展、演、旅游、體驗互動”于一體,成為展現西安城市文化的新窗口。
成立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藝術社團。為了讓秦腔擁抱更多觀眾,易俗社文化街區應運而生。
在易俗社文化街區的建設中,不僅易俗大劇院得到了硬件提升,讓觀眾能夠得到更好的觀戲體驗,還新增了易俗社百年博物館和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讓游客可以領略秦腔文化和易俗社的百年歷史與藝術成就。在地下一層,情景式文化街區還原了老西安的許多文化生活場景,為易俗社文化街區增添了不少煙火氣。
“易俗社文化街區的建設整合盤活了周邊的硬件資源,讓秦腔文化有了更有力的傳播載體,不僅保留了濃厚的秦腔藝術文化氣息,更為城市增添了活力。”西安易俗社社長惠敏莉說。
每到周末,緊鄰西安城墻的三意社小劇場都有好戲開場,精彩的折子戲和名家清唱讓觀眾感受秦腔的魅力。何紅星介紹,這個小劇場由有100多年演藝史的三意社與西安城墻景區聯手打造,讓更多游客在短時間內可以領略秦腔藝術和關中文化。
在陜西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何桑看來,戲曲藝術與城市文化是融合共生的,戲曲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塑造著城市的文化氣質。“應當鼓勵推出具有秦腔藝術特色的旅游演藝項目、沉浸式體驗場景和主題旅游線路,鼓勵合理利用秦腔藝術資源開發文化創意產品。這樣才能培養熏陶更多年輕的戲曲工作者和受眾,戲曲保護傳承才能永葆活力。”何桑說。(作者 原韜雄)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5日 第15 版)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