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全黨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念。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
放眼神州大地,全國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升到了24.02%;設立了5個國家公園,74%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65%的高等植物群落得到了有效保護。
再看我們身邊,天更藍了、繁星閃爍,水更清了、魚翔淺底,公園更多了、生態優美,人與自然更加和諧。
綠色,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動人底色,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美麗中國漸行漸近。
看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
行遍江南清麗地,綠水青山改新顏,美麗鄉村入畫來。
正值暑期旅游熱,村民們都忙著張羅農家樂生意。“現在環境好了,民宿生意也好做,每年暑假寒假、國慶等節假日都會爆滿。”浙江安吉龍王村民宿老板朱麗英告訴人民網記者,現在村里共有三十余家民宿,都吃上了“生態飯”。
在安吉,像朱麗英這樣立足生態經濟的村民不在少數,距龍王村23公里的余村,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從曾經的“靠山吃山”到如今“養山富山”,余村成功實現了綠色轉型,成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最好詮釋。
從余村到安吉,從安吉到浙江,繼而到全國,“兩山論”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一個個“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故事,描繪出美麗中國更新畫卷。
在浙江省余村村,花簇與竹林相映成趣。受訪者供圖
從用綠水青山換金山銀山,到既要金山銀山也要保住綠水青山,再到綠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斷地帶來金山銀山。我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發生了改變,這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是發展觀念不斷進步的過程,也是人與自然關系不斷調整、趨向和諧的過程。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國正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頂層設計日漸明晰,黨的十九大將“美麗中國”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兩步走”的目標。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明確,未來五年,美麗中國建設成效顯著;到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
實踐探索腳踏實地,從福建“美麗城市—美麗鄉村—美麗河湖—美麗海灣—美麗園區”的五美體系;到四川將美麗空間、美麗文化作為重要內容;再到杭州、深圳、青島等城市提出更富雄心的美麗城市建設要求和目標,全國各級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模式,用生態織就美麗壯錦。
看良好環境變臉上笑顏
“謝謝你,成都,謝謝給我帶來這些美好回憶!”各國運動員點贊成都大運會:體驗感太棒了!
8月8日,隨著“雪山之巔”的閉幕式倒計時啟動,這座“雪山下的公園城市”以獨有的儀式感,在莊重、溫暖、浪漫的氛圍中,成都大運會圓滿閉幕。
煙火氣十足的大街小巷,宜居宜業宜游的天府之國,干凈整潔井然有序的中國式現代化圖景,讓成都獲得了世界聲譽。隨著近年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今年1月至6月,成都觀山記錄達到31天,“蜀山之后”幺妹峰14次露臉,5月10日到5月14日,連續5天可以推窗見雪山。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建設生態文明,呵護綠水青山,既是為全人類守護一方藍天碧水凈土,也是展示了中國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實現了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
真抓實干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打鐵必須自身硬,十八大以來,我國推動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實、力度之大、成效之顯著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2022年,全國空氣質量穩中向好,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29微克,‘十三五’以來可比數據已實現‘七連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首次降低到1%以內。”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說。
高質量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新時代十年,我國能源結構持續優化,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68.5%下降至56%。
著力建設健康宜居美麗家園。
城市綠化是城市品質的名片,推窗見綠、抬腳進園、移步聞香……在北京市西城區,數量眾多的口袋公園、微綠地宛如鑲嵌在大地上的一顆顆翠珠,點綴著大街小巷,形成綠色織補網絡,促進生態修復和城市修補,繪就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底色。
北京市西城區園林綠化局規劃建設科科長康欣告訴人民網記者,近年來,西城區以“疏解整治促提升”為契機,統籌零散地塊、閑置地、邊角地和拆違空地等土地資源,結合社區服務、文化設施、停車設施等功能,新建茶馬街游園、西單體育公園等口袋公園76處12.92公頃、微綠地141處6.48公頃。
位于北京市西城區大柵欄西南角的京韻園,是一處以京劇為主題的口袋公園。受訪者供圖
業內專家認為,隨著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需求日益增長,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把優美的生態環境作為一項基本公共服務這些變化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讓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為美麗中國建設的生動注腳。
看法治保障護航美麗中國
8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督忉尅纷?023年8月15日起施行。
《解釋》根據刑法修改情況,針對司法實踐中的新問題,依法懲治環境污染犯罪,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業內專家認為,司法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在推進環境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督忉尅芬婪▏缿透黝惌h境污染犯罪,進一步強化對生態環境的刑事司法保護,以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多方發力,進一步織密織牢生態保護“法治網”。
今年9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開始施行,以防控青藏高原生態風險、保障生態安全為目標,與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黑土地保護法等其他三部針對特殊地理、特定區域或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一起,逐步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四梁八柱”。
南迦巴瓦峰山頂冰川高聳、形狀俏麗,山間常有云霧繚繞,而山下則是植被茂密的藏區江南,景色優美。人民網 歐陽易佳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逐步進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科學嚴密、系統完整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逐步構建,從《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到《關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整改銷號的指導意見》,再到《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評估技術指南(試行)》,我國生態環境立法實現了從量到質的全面提升。
動真碰硬,守好生態環境保護底線,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
不久前,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權威部門話開局”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2015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從河北開始試點,到去年6月份,完成了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兩輪督察全覆蓋,對20個省(區)開展了督察“回頭看”,對兩個國務院部門、6家央企開展了督察。
“通過兩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共移交責任追究問題667個,被督察對象共追責問責9699人,其中廳級干部1335人,處級干部4195人,切實發揮了督察的警示作用。”黃潤秋說。
“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讓制度成為剛性的約束和不可觸碰的高壓線。”“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應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同時充分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越來越多的實踐證明,良法還需善治,只有將頂層設計延伸到“神經末梢”,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能激發生態建設內生動力。
在甘肅祁連山,從曾經的亂采亂挖、亂占亂建逐步恢復到林草繁茂、河清水暢;在寧夏賀蘭山,無序野蠻開采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歷史“瘡疤”逐漸愈合;在昆明長腰山,滇池一、二級保護區內違規建筑已全面拆除,大地重披綠裝……
馳而不息,久久為功。如今,大美神州大地正在描繪著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綠色畫卷,新征程上,定將涌現更多生態治理的中國奇跡,建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