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頗具時尚色彩的文化墻、一個個整潔溫馨的農家小院、一串串懸掛于屋梁之上瑪瑙一樣的柿餅……在安康市漢濱區茨溝鎮,正值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開展如火如荼之際,西溝村卻沒有整村搬遷,因完成舊房改造,它從原來的深度貧困村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山深處的一個“明星村”。
11月7日,省政協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情況三級聯動民主監督專題調研在安康市漢濱區茨溝鎮展開,散發著濃濃“閃光點”的西溝村迎來了調研組一行參觀并贏得了連連點贊。“在這里生活一定很幸福,我都想住在這里了。”走訪入戶途中,省政協委員、陜西雅蘭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韓玲動情地說道。
朝著山頂方向一直往上,路邊院子上空布滿五彩風車的青瓦房引起了調研組的注意。原來,這是貧困戶王治勝的家,被改造后的房子白墻綠瓦,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格外靚麗。
51歲的王治勝家中共有4口人,因兩個孩子上大學,妻子患病又是殘疾而被評為貧困戶。說起移民搬遷,王治勝的妻子肖漢蓮嘆著氣說道:“搬遷到安置點,一把青菜都是錢,開支太大了,在這里我們種點甜桿釀點酒賣都是收入。”
事實上,這不僅是肖漢蓮一家的擔憂,不愿離開村子同樣也是村民們的訴求。基于此,按照陜南民居“土坯房、坡屋頂、小青瓦”的民居特色,通過統一規劃、統一建設,西溝村創新引進了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完成了49戶土坯房的舊房改造工作。為了促進群眾增收,西溝村因地制宜,在發展原有烤煙、核桃等特色產業基礎之上,又以打造旅游示范村為目標,以發展民宿和鄉村旅游為增收點,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解決了住房難題,便為后續可持續發展筑牢了“根據地”,貧困戶生活也有了新盼頭,王治勝一家便是如此。危房改造后,依托鄉村旅游這一優勢,他在家辦起了農家樂,有了致富的路子后,算上每年村集體的分紅,王治勝人均年收入能達到1萬元左右,今年他順利摘了“貧困帽”。
除引進新型材料完成危房改造提升了整體民居“顏值”外,在配套設施上,西溝村還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輕鋼房和陜南娘民宿附近的管道鋪設、公共廁所、化糞池的建設。在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上,采取“戶分類,村收集、中轉、處理”的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真正做到了垃圾不落地。今年全區首條通村的瀝青路也在西溝村順利修建。
“酒香不怕巷子深”,西溝村這一深度貧困村的華麗變身也相繼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的報道。近日,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公布的2018年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名單上,西溝村榜上有名,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明星村”。(孫高菊)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