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村名在《封神演義》有記載。當年姜子牙在我村扎營,和溝北的聞太師對壘作戰,戰爭結束姜子牙回了西岐,中軍帳卻留了下來,以后中軍帳就成了這里的村名。我們要像姜子牙一樣打好這場綠水青山保衛戰。”5月6日,在一片碧綠環繞的沙果地里,潼關縣安樂鎮中軍帳村黨委書記關增加對渭南市政協調研組一行介紹該村荒溝治理情況。
昔日碎石遍地,如今沙果飄香
為促進秦嶺北麓和橋山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進展,5月6日至8日,渭南市政協副主席張開帶隊,組織部分委員及環保、秦嶺辦等職能部門赴5個區縣開展專題視察調研。調研組首先來到潼關段安樂鎮中軍帳蒿岔峪沙果基地,據村書記關增加介紹,這片沙果林原來是廢棄荒溝,整修前雜草叢生、碎石遍地,后村委會組織群眾填土修整,翻修出了80畝土地用于發展沙果種植產業。昔日的亂石溝如今變得郁郁蔥蔥滿目青翠。
“沙果的味道酸甜可口,完全適合我們村地理條件,今年這片林子將掛果,預計初果期經濟效益可達到10萬元。”關增加提起沙果基地前景信心十足。
幾天來,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華州區石堤峪水電站、澄城縣莊頭鎮泰安廣源采石場、蒲城堯柏水泥有限公司、富平恒盛礦業有限公司等地實地調研,察看治理情況,了解生態環境治理開展情況,對生態修復工程現場踏察,詳細詢問工作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并與發改委、林業、水務、自然資源局等職能部門座談交流。
打造“避風港” 撐起“保護傘”
“經濟獲得了高速發展,但是卻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今后應在科技創新上下工夫,解決技術本身的問題,讓技術進入市場、進入企業。”渭南市政協委員、市農技中心生態農業站站長雷建新建議。
“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各縣進展不均衡,市級職能部門要依職履責多加強指導。”渭南市政協委員、市發改委副主任張發印說。
“橋山南麓的6個區縣應該多交流,學習兄弟區縣在選用耐旱樹種,取石換土,覆膜保濕等方面已經取得的經驗。”渭南市政協委員、臨渭區副區長曾彩萍認為,渭南各區縣氣候差別不大,成功經驗可以“拿來主義”,各區縣不要在摸索探尋中延誤時間。
“應該落實生態破壞追償機制,落實好‘誰破壞誰治理誰修復’的主體責任,確保整治一處修復一處。”渭南市政協委員、市鵬程敬老院院長張曉玲說,生態修復要加大懲治力度,讓全民參與進來,社會各界高度重視,讓越來越多的社會群體及熱心人士行動起來參與監督。
“古樹名木有的遭到狂風暴雨、蟲注等諸多因素損壞。”渭南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雷靖建議加大秦嶺北麓古樹名木保護力度。
座談會上,各職能部門就委員建議積極回復,在秦嶺、橋山生態環境保護的精細化上要下更大功夫,加強督導檢查,扎實推進工作進展。張開指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認識,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正確看待工作成績,客觀分析存在問題,因地制宜搞好修復。各職能部門要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進生態修復各項工程建設,推動生態治理修復工作取得實效,為綠滿荒山打造“避風港”,為老百姓的人居環境撐起“保護傘”,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成效,推動渭南生態環境持續好轉。
各界導報記者樊星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