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有綠水青山的顏值,還有金山銀山的價值。
如何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如何堅定不移走綠色循環發展,不斷提升綠水青山的顏值和金山銀山的價值,成為商洛必須做好的時代答卷。
帶著感恩奮進的澎湃熱情,6月24日,四屆市政協常委會召開第二十二次會議,組織常委、委員和學者圍繞“加快實現生態經濟化、推動商洛高質量發展”議題深入討論,就怎樣拓寬“顏值”向“價值”轉化建言獻策。會前,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和調研組赴南京江寧區和浙江安吉縣、德清縣考察學習,通過開展市內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和“微協商”征集各方意見建議,匯聚眾智、凝聚共識,共同為推動商洛發展鼓勁助力。
◆前提:固守綠水青山的好顏值
“顏值”好,好在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源和宜人的氣候。
綠水青山是商洛的核心優勢。數據顯示,到2020年底,全市濕地面積2.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9.6%,中心城區空氣質量連續8年位居全省第一,水資源總量24.26億立方米。
“固守綠水青山的好顏值,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是前提。”調研組認為,應秉承“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思想,在抓好生態環境保護的同時,加快推進生態經濟化平臺建設,為生態經濟化發展夯實基礎。
在調研組成員、商洛學院講師李泓波看來,浙江等經濟發達地區講生態經濟化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后,伴隨著生態環境問題凸顯而“不得不”剎車與轉向;商洛則是在面臨當好“秦嶺生態衛士”與補經濟發展短板的沖突與壓力的智慧之舉。她建議應抓住政策利好,更系統、全方位、高水平推進生態經濟化。
圍繞保護好“顏值”,調研組建議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當好“秦嶺衛士”;強化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維護好“商洛藍”靚麗風景;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加大污染防控專項整治,堅守好“一方凈土”;推進國家氣候適應型城市重點實驗室建設,引領氣候適應型城市(山地)發展。
“過去,一些地方和企業沒有處理好資源利用同生態保護的關系,搞‘竭澤而漁’式的開發,造成生態環境修復治理壓力較大。”市政協委員、市資源局黨組副書記于亞斌表示,應嚴格執行《秦嶺生態保護條例》等法規,持續開展礦山治理修復,堅決守住自然生態的安全邊界。
◆路徑: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僅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更是踐行“兩山”理念的關鍵路徑。
“探索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產業發展相融合的新模式,打造全國優質生態產品供給基地”“支持商洛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這是省委、省政府對商洛的發展定位。
如何把商洛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成為常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按照系統謀劃、試點先行、穩步推進的節奏步伐,選擇優勢產業和縣(區)開展試點示范,力爭在較短時期內探索一條符合商洛實際的發展路徑。”常委們建議,應搶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的政策機遇,做好生態產品信息普查,制定總體發展規劃,建立信息云平臺,爭取國家將商洛列入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范圍;推進醫藥健康、綠色食品、文化旅游等產業全鏈條發展,切實提高商洛生態產品的知名度。
從外省市經驗看,生態民宿具有準入門檻低、市場前景好等特點,是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的現實范例。市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閆青海認為,應克服目前民宿產業同質化發展傾向,著力做好“控量、提質、增效”的文章。他建議把發展生態民宿經濟作為突破口,科學制定標準規范,持續提升服務品質,著力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優質生態民宿項目群。
市政協委員、柞水縣副縣長李浴溱持同樣觀點,他建議將清新空氣、優美環境等生態要素納入民宿定價范圍,實現生態產品“明碼標價”。
“企業是生態經濟化的主體,是生態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者。”在李泓波看來,生態經濟化的實現歸根結底要依托各主體,應通過政策支持、稅收激勵等引導企業參與,充分釋放市場活力,提升生態資源配置效率,打造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共識:打好綠色發展的組合拳
生態經濟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爭取上級的政策支持,努力化由下向上的積極呼吁為自上而下的強力倡導。
“爭取省委對商洛實行差異性GDP考核,實行GDP和GEP雙考核,使商洛專注發展生態經濟。”
“爭取省上出臺政策性文件,對生態經濟化工作予以指導規范和命名認可,提升商洛生態產品的市場認可度。”
“爭取入選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為生態經濟化加力。”
……
經過充分討論協商,這些是會議形成的一致共識。
推進生態經濟化任重道遠,需要打好項目支撐、政策支持、制度保障等“組合拳”。分組討論時,常委、委員們這樣認為。
常委、委員們建議由黨委政府研究出臺系統性生態經濟化工作推進機制,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評估、價值實現制度體系,健全政策激勵、生態信用、考核評價等機制;扎實開展“綠色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加強綠色生態項目策劃儲備,建立財政貼息等信貸扶持機制,為生態經濟化提供保障。
“建立生態經濟化利益導向機制,探索構建覆蓋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的生態積分體系,依據生態環境保護貢獻賦予相應積分,并根據積分情況提供相應激勵。”李泓波說。
李浴溱建議,創建“飛地互飛”機制,商洛在西安等一線城市建立在外“科技飛地”項目,外地一線城市在商洛建立“生態飛地”,通過建立“產業飛地”精準承接裝備制造等產業轉移,使產業鏈與價值鏈良性互動,實現生態產品價值異地轉化。
“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李浴溱的話道出所有與會人員的心聲。(記者 王斌 通訊員 張先俊)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