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市政協副主席張德科代表寶雞市政協
嚴格建設標準 突出履職實效 建好政協民生“服務站”
一、高度重視、全力推進。寶雞市政協黨組高度重視,把委員工作室建設作為全市政協重點工作任務,及時成立領導小組,結合實際制定下發了《政協寶雞市委員會關于加快推進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對全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提出明確要求。組織召開全市政協委員工作室建設現場會,進一步推動全市委員工作室高標準建設、高效能運行。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涵蓋區域、界別、個人三種類型的委員工作室135個,實現了12個縣(區)委員工作室建設全覆蓋。
二、嚴格標準、注重質量。一是嚴格建設標準。在委員工作室建設過程中既突出節儉實用,又方便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對相關制度進行了細化,實現了有場所、有標識、有制度、有流程、有成果、有臺賬,做到了工作職責、年度計劃、工作流程、工作制度、委員信息上墻的“六有五上墻”。二是把牢職責定位。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現實、切口小的民生實事,找準履職的重點和切入點,堅持著眼實際議政事、深入基層化難事、面向群眾干實事,切實發揮了委員工作室作用。三是選好用好負責人。在委員工作室建設中,全市政協堅持把政治過硬、本領過硬、責任過硬的委員作為委員工作室的負責人,切實發揮“頭雁”作用,帶頭旗幟鮮明講政治,帶頭加強學習,帶頭履職盡責,讓委員工作室成為展現新時代政協委員責任擔當的一個大平臺。
三、履職為民、彰顯風采。在委員工作室建設和活動開展中,充分發揮委員、界別和團體優勢,從小切口的民生實事入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履職活動。今年“委員活動日”期間,市政協醫藥衛生界委員工作室在市政協專委會組織下,赴太白縣鸚鴿鎮開展送醫贈藥活動,金臺區金河尚居委員工作室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微困難、微問題”,眉縣任健社委員工作室免費開展獼猴桃標準化作務技術指導和農資扶貧活動……通過一件件民生實事的解決,讓委員履職活動有熱度更有溫度,充分展示了新時期政協委員“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深受廣大群眾好評。
渭南市政協副主席賀韌代表渭南市政協
著力建設“委員工作室”擦亮“渭事微協商”金字招牌
一、建立科學工作機制,委員履職有了制度保障。
一是按照先創建后規范的思路,以市帶縣,全力推進委員工作室創建工作。截至目前,市政協成立了40個委員工作室,實現了429名委員全覆蓋。各縣(市、區)政協成立62個委員工作室,覆蓋政協委員685名。二是創設“專委會+委員工作室+特色”模式,將“特色”確定為每個工作室履職和服務的重點內容。三是先后出臺了《委員工作室創建工作方案》等制度,明確委員工作室創建標準、指導思想、職責定位、考核獎懲等內容。
二、打造“渭事微協商”平臺,委員履職有了載體支撐。
一是聚焦群眾煩心事、揪心事開展“微協商”,努力貼近群眾所需。圍繞市政府“十項重點工作”及提案辦理廣泛開展討論交流,積極開展協商議事活動。如,王建利委員工作室圍繞義務教育“雙減”政策為群眾答疑解惑、釋法光委員工作室為福建渭南兩地企業“牽線搭橋”,促進項目成功落地。二是結合“委員活動日”開展募捐及義診活動11次,捐助資金25萬元。臨渭區政協各界別委員工作室圍繞群眾身邊事、煩心事開展協商活動20余次,收集意見建議50余條。
三、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委員履職緊貼民生實事。
一是在全市政協系統組織開展“學黨史、悟初心、話履職”讀書分享活動。二是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如,張曉玲委員工作室通過“微協商”籌措100萬元資金,解決了盈田社區群眾吃水難問題;鄒通玄委員工作室通過調研提交的《關于加快實施華山風景名勝區門票、車票、索道票票務系統整合的建議》得到省市有關領導批示,問題得到解決;張小玲委員工作室為農民工討回拖欠四年的工程欠款33萬元。
四、落實獎勵激勵政策,委員履職更具活力。
市政協專門向財政部門申請專項資金,用于委員工作室良性發展和獎勵激勵的工作經費。結合各委員工作室創建實際和工作開展情況,制定委員工作室等級評定標準及經費發放辦法,按照優秀、良好、合格三個等次共發放補助資金11.4萬元,嚴格的考核與激勵措施有力推進了委員工作室健康持續發展。
未央區政協副主席李淑萍代表未央區政協
搭建履職新平臺 為民服務謀實效
一、凝聚共識新紐帶——家門口的社情民意“直通車”。
注重發揮黨派團體的人才優勢,積極主動做好政策宣傳、釋疑解惑、協調關系等工作。堅持開展“感知冷暖、貼心關懷”社區傾聽服務活動和支持小微企業人才服務后援團活動,累計在20個社區、18家企業開展服務活動38次,政協委員、居民群眾、企業代表參與人數達1200多人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480多條,其中三分之一通過政協渠道予以反饋、解決,受到了群眾和企業一致好評。
二、學習交流新載體——跟黨走的宣傳思想“帶頭人”。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委員工作室認真開展學習黨史等集體學習50余次。區政協黨組成員深入委員工作室開展黨史宣講,面對面與委員交流,進一步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今年6月,未央區作為全國唯一區級政協代表,出席全國政協宣傳思想工作座談會,報送材料《開通“民意直通車”,開創思想政治引領的新境界》在大會刊發交流。
三、履職盡責新平臺——高站位的黨委政府“好幫手”。
委員工作室充分發揮一線動員能力,積極助推重點工作落實。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動員廣大政協委員參與社區值守,奉獻愛心,捐贈防疫物資,累計捐款1000余萬元,以實際行動守護了群眾生命安全。在決戰脫貧攻堅中,委員工作室主動與對口幫扶的藍田縣貧困群眾“結對子”,在健康扶貧、消費扶貧、教育扶貧等領域辦成惠民實事120余件,為藍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了一份力量。在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委員工作室實行“8+2”大走訪,講政策、送服務,聽民聲、解民憂,為全區重點工作任務完成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建言資政新途徑——接地氣的協商議事“聯絡站”。
委員工作室緊扣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有計劃地組織委員開展視察調研。聚焦未央“五大片區”發展規劃,深入團結村、未央湖、漢長安城等重點片區實地考察,提出40余條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疫情防控期間,針對基層衛生建設薄弱問題,形成系列調研報告19篇,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三年行動”提供了支撐。
城固縣政協主席丁文勝代表城固縣政協
拓寬委員履職平臺 延伸政協履職觸角 打通政協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一、立足實際,在“謀”字上下功夫。
前期謀劃上,廣泛宣傳、聽取各界意見建議,對鎮辦、行業、界別、黨派團體的建設意向、基礎條件等要素進行調研摸底,并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組織保障上,建立由政協主席牽頭抓總,副主席督導推動,鎮辦、專委會和界別主要負責人具體落實的組織體系。工作推進上,及時召開鎮辦黨委書記、界別負責人建設調度會并進行專題培訓,確保建設工作迅速推進。
二、高標起步,在“建”字上做文章。
始終把建好委員工作室作為破解基層政協“兩個薄弱”的創新之舉,舉政協之力抓緊抓實。選點布局上,本著利于方便聯系群眾、利于體現界別特色、利于帶動基層協商的原則靈活選擇活動場所。建設標準上,緊扣“五有”標準扎實推進。經費保障上,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列入縣財政年度預算,確保工作室高標建設、常態運行。
三、建章立制,在“管”字上出實招。
在選人用人環節,選準配好牽頭委員和聯絡員,確定鎮辦部門主要負責人為工作室召集人。在建立制度環節,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配套建立管理、履職、接待、考核等六大制度,規范設置“一檔五簿”,詳細記錄履職活動。在長效管理環節,將委員工作室建設運行情況納入目標責任考核,按考核結果撥付運轉經費。
四、探索創新,在“用”字上見實效。
聯合不同界別、不同區域的委員,集中開展“組織理論學習、舉行小微協商、辦理民生實事、收集社情民意、提出意見建議”的“五個一”活動,努力實現理論共學、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平臺共用,推動政協工作向基層延伸。以“委員活動日”為契機,聯合委員學習教育基地與委員工作室,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開展政治理論宣講,促進各界深度交流,增進人民群眾對政協工作的認知與認同。把委員工作室作為高質量發展的聚智集策新平臺,深入開展“委員義診”、委員進社區、委員接待日等活動,助力基層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發展,及時為群眾送去更多關懷溫暖,讓群眾覺得政協離得很近、委員就在身邊。
漢陰縣政協主席史正林代表漢陰縣政協
搭好“連心橋” 辦好“暖心事” 畫好“同心圓”
一、推進“雙向”覆蓋,搭好各界“連心橋”。
一是著力推進組織網絡全覆蓋。聚焦重點行業、界別、區域,結合各自實際,分別組建委員個人工作室、界別委員工作室和以鄉鎮、搬遷社區、醫院、學校等基層組織和單位為依托的委員工作室(站),實現委員工作室建設全覆蓋。二是著力推進履職服務全覆蓋。結合實際做好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廣泛凝聚共識等工作,不斷拓展工作室的服務內容、服務區域、服務范圍。今年以來,漢陰縣率先在全市建成首個鎮級委員工作站、1個委員之家、10個委員工作室,135名市縣兩級政協委員全部入駐委員工作室(站),實現雙向全覆蓋。
二、落實“三高”要求,辦好群眾“暖心事”。
一是高起點開局。制定出臺《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及各專門委員會聯系指導委員工作室工作方案》,從領導力量和制度安排上為創建工作安上“加速器”。二是高標準推進。明確“六有”標準和“五規范”要求,在此基礎上,各地委員工作室還完善了定期接待、走訪群眾、檔案管理、成果反饋等機制,做到工作開展有計劃,工作成果有考核。三是高質量落實。堅持質量導向,開展以“送政策、送醫療、送法律、送科教、送文化、送溫暖”等為主要內容的“六送基層”服務活動25次,一大批涉及民生改善、城市建設、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煩心事、揪心事得到解決,涌現出一批各具特色、群眾認可度高的品牌工作室,贏得了群眾一致點贊。
三、打造“三新”品牌,畫好發展“同心圓”。
一是建成思想武裝的新陣地。圍繞黨史學習教育等內容,采取邀請縣政協領導宣講、集體學習等方式開展學習活動85場次。二是搭建服務群眾的新平臺。入駐委員落實“四個一”要求,緊盯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充分發揮了凝心聚力、化解矛盾、服務群眾的重要作用。三是開辟展示風采的新窗口。主動聚焦輿論宣傳、網絡履職等新領域,推進網上委員工作室、委員微工作室建設,開展專業服務、群眾接訪、民情收集、調研座談、協商交流等活動,為漢陰改革發展畫出最大同心圓。
商洛市政協經濟界委員工作室負責人閆青海
建好委員工作室 激發委員新作為
一、抓住新機遇,積極建設委員工作室。
一是根據《商洛市政協加強委員工作室建設的指導意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廣泛動員、全員參與。在市政協經濟委牽頭組織下,經過實地察看、分析比較,為委員工作室選擇合適場所。二是按照工作要求,精心研究制定了工作制度、工作職責、工作流程,做到了工作室簡潔明亮、設施齊全、建設規范。三是明確工作室組成人員,保證履職活動順利開展。經過半年多的實踐,委員工作室已成為委員學習的新場所、履職的新平臺、建言獻策的好載體。
二、借助新平臺,彰顯委員擔當作為。
(一)開展集體學習交流研討。將每月第二個周五下午定為集中學習日,采取召集人輪流領學、各位委員交流發言的方式,定期開展集體學習交流研討,有效提高了委員政治站位,促進了委員知情明政,增強了委員履職能力。
(二)開展提案辦理“微協商”。圍繞市政協第61號提案《關于進一步規范出租車管理的建議》,組織市政協委員、出租車公司負責人、市民代表與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面對面開展協商。提出了加強客運市場監督檢查、落實駕駛員服務監督卡制度、抓好業務技能培訓和安全教育、提高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等意見建議30余條,得到相關職能部門采納落實。
(三)開展“委員活動日”及公益募捐活動。以開展“聚力項目·助力開局”委員活動日活動為契機,圍繞“助力項目建設”、“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金秋季千名領導干部招商活動”等主題開展交流討論,提出意見建議40余條。“7·23”特大暴雨洪澇災害發生后,經濟界委員工作室第一時間發起募捐倡議,共募集22萬元現金和價值8萬余元的物資,為生產自救、災后重建貢獻了一份力量;委員工作室聯合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積極開展新學季捐資助學活動,資助12名家庭困難入學新生。通過開展公益募捐活動,體現了廣大經濟界委員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大愛,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武功縣政協王永國委員工作室負責人王永國
貼近基層群眾 當好“天天委員”
一是植根群眾,開啟民情通道。經常性組織轄區內政協委員和周圍群眾召開座談交流會,學習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反映群眾身邊的緊事急事要事,促進相關問題解決。針對疫情防控封村封路影響群眾日常生活和春耕生產的問題,及時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向縣政協反映,得到政府有關部門采納。截至目前,工作室共收集反映民生問題68條、社情民意信息52條,提交提案56件。
二是深度履職,彰顯委員作為。2017年秋播期間,針對不法商販在我縣銷售假冒偽劣化肥問題,第一時間以社情民意信息形式向縣政協反映,經縣政協轉辦后,縣農業、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查扣假冒偽劣化肥20噸,拘留違法涉案人員3人,凈化了市場,維護了群眾利益。2021年,就全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缺乏問題,提出鼓勵返鄉青年回鄉創業的建議,縣政府及時采納建議并出臺了用工培訓、勞動就業、種養殖補貼等優惠政策。
三是大膽探索,促進履職創新。通過公開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亮明身份,讓委員走進群眾,讓群眾靠近委員,增強了委員履職的使命感、責任感、自豪感。2020年,提出關于整合涉農培訓資源的建議,縣政協組織相關單位和委員首次把協商會議開到基層生產一線,協商意見得到縣政府采納,對各涉農培訓資源進行整合,節約了資源,增強了培訓效果。
四是雙職奉獻,展現工作風采。積極參與精準脫貧,與段灣村結成幫扶對子,捐贈化肥60多噸;資助貧困學生30名、貧困群眾26戶;為抗擊疫情積極捐贈物資共計30余萬元,展現了委員工作室的責任和擔當。
五是加強交流,激發工作活力。充分發揮工作室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及時聯系本界別委員開展理論學習、調研座談活動,并通過舉辦書畫創作交流等文體活動,增進了委員之間、委員與群眾之間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子長市政協袁家溝社區委員工作室負責人王明如
堅持“三化” 打造“三有” 讓委員工作室真正成為群眾的“連心橋”
一、堅持標準化建室,打造有高度的委員工作室。
一是功能定位高。自創建之初,就明確了組織實施有計劃、立足委員有特色、明確功能有作用、完善機制有保障、雙向發力有情懷、團結各方有影響的功能定位,力爭將其打造成凝聚共識的宣傳點、建言資政的信息點、委員履職的示范點。二是創建標準高。每年列支經費5萬元,用于工作室建設、日常運轉和委員履職需要,努力做到“八有”“五上墻”。三是委員素質高。在委員人選方面,通過走訪考察,經委員個人申請、會議研究,確保每名委員都有一技之長、凝聚“一眾人群”,不斷放大乘數效應。
二、堅持常態化服務,打造有溫度的委員工作室。
一是圍繞凝聚共識,強化思想引領,做到開展教育實踐有溫度。舉辦理論宣講班,組織政協委員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開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累計為社區群眾及轄區環衛工人捐贈了價值5萬余元的助殘器具和生活用品,受益群眾600多人。二是圍繞建言資政,強化民主協商,做到反映社情民意有溫度。堅持每月安排3名委員深入走訪群眾,傾聽民聲、匯集民意。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關注度高的事項,通過“微協商”等方式,協調有關部門解決了一批民生實事。三是圍繞服務群眾,強化委員履職,做到彰顯工作成果有溫度。及時掌握群眾需求,積極創新履職方式,通過實實在在的履職成果,讓群眾切實感受到“委員就在身邊,身邊就有委員”。
三、堅持規范化運行,打造有密度的委員工作室。
一是織密工作制度。堅持把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貫穿工作全過程,先后制定了《委員工作室制度》等規章制度,確保工作靠制度規范、委員按制度履職。二是優化獎懲辦法。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將委員履職情況納入政協委員年度考核范圍,并作為評優樹模的重要依據;建立了激勵機制,不斷激發委員履職內生動力。三是創新議事機制。探索推行委員聯席議事制度,統籌推進重要活動和重點工作,促進委員工作室規范化運行。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