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席記者 李榮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這對黃河流域采煤區生態修復是很大的利好。”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秘書長賈正蘭說。
榆林市礦產資源富集,其中,煤炭探明儲量1490億噸,涉煤面積約23532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積的54%。但礦山開采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一定創傷。
近年來,榆林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針對采空區生態修復已形成系統治理思路,計劃利用沉陷區土地、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基金和礦井疏干水優勢,推進一批百萬畝飼草基地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等“生態+”“產業+”治理工程。
“這些項目的實施,不僅能解決采煤沉陷區環境問題,彌補土地資源不足,還能增加農民收益,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賈正蘭說,但目前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主要存在土地和林地政策與沉陷區治理需要不適配、土地復墾基金不能跨礦跨區域統籌使用兩大制約,導致大量基金閑置、提而不用,直接影響治理效率和成效。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賈正蘭等15名委員以榆林為樣本,聯名提出開展黃河流域礦區采煤區生態修復試點,發展接續產業的建議,希望為國家戰略更好落地提供參考。
賈正蘭建議將榆林列為黃河流域礦區采煤區生態修復試點市,支持榆林市突破林地和土地政策制約,制定利用采煤沉陷區實施“產業+”工程的支持政策,對各類地塊進行規模化、成片化治理,重點實施“新能源+”“農業+”“生態+”等規模化治理工程。在國家層面制定出臺《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條例》,突破企業自提自用局限,由地方政府統籌使用修復基金,引導礦區生態修復工作思路從“礦權”治理向“流域”治理轉變,實現“政府主導、統一規劃、集中實施”。
此外,賈正蘭建議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審批權限下放到縣級,由縣級政府結合流域、礦區和沉陷區的地理環境、地形地貌、水文條件、礦產資源賦存條件等,因地制宜提出分區域治理模式與治理措施,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