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過抽筋的經歷。肌肉痙攣,俗稱抽筋,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發生在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往往能把人痛醒。有些人覺得腿抽筋了一定是缺鈣了。其實,有很多原因都會導致“抽筋”,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我們才能對癥下藥。
引發抽筋的五大“元兇”
缺鈣。鈣離子在調控肌肉收縮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血液里鈣離子濃度過低時,肌肉很容易產生興奮收縮,引發肌肉痙攣。通常低血鈣性抽筋常見于老年人、絕經期婦女、缺鈣的兒童、維生素D缺乏者,或是患嚴重肝臟、腎臟疾病的患者。所以,如果平時飲食均衡、身體健康卻經常抽筋,就需要去醫院進一步排查是否有其他原因了。
過度疲勞。長時間徒步、跑步、爬山、提重物或者常年整天穿高跟鞋的女性,運動時肌肉緊張會導致局部血管一過性狹窄,肌肉血供不佳,引起肌肉痙攣。此外,長時間運動、人體大量出汗,且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和鹽時,會伴有電解質(鉀、鈉等)大量的丟失,導致電解質紊亂。這時,肌肉興奮性異常也容易發生痙攣。
寒冷。當溫度下降時,我們四肢肌肉特別是小腿肌肉的血管為了減少熱量散失會收縮,于是,流經此處的血流速度變緩,氧氣供應不足,代謝廢物堆積過多,容易引起小腿肌肉痙攣。比如游泳之前沒有充分熱身就立即下到低溫度的泳池里、冬天手腳保暖不充分、夏天吹空調冷氣或電風扇吹腳、晚上睡覺沒蓋好被子等情況下都可能會引發抽筋。所以經常出現抽筋的人要注意手腳的保暖。
局部長時間壓迫。當局部肌肉長時間處于某一姿勢時,受壓過久,易導致下肢血液循環受阻,代謝能力變差,肌肉中的乳酸代謝物堆積,也會發生肌肉痙攣。這種情況尤其常見于肥胖、孕婦、老年人等人群。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小腿抽筋頻繁,還要警惕血管性疾病的可能,尤其是老年人。下肢血管硬化時,管腔會變窄,導致局部供血不足、血液循環不暢,組織缺氧及代謝產物蓄積,會使得肢體末端因為缺血出現抽筋、疼痛等不適。如果治療不及時,血管狹窄會逐漸加重,甚至引起外周器官營養缺乏,嚴重時發生壞疽等不良后果。
減少抽筋困擾
科學補鈣并注意健康飲食,除了適當補充含有維生素D的鈣片、食物和多曬太陽外,還要注意每日攝入一定量的新鮮蔬菜、水果和堅果。
科學、適度地鍛煉。首先,活動前要先充分熱身,不要穿過緊的衣服或鞋子,以避免肌肉突然“缺氧”,引起乳酸等代謝產物堆積,造成抽筋。其次,運動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不要突然劇烈運動,容易拉傷肌肉和肌腱。建議在運動之前或者運動間歇休息時可以喝一些運動飲料,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
注意肢體的保暖。保暖對于維持四肢良好的血液循環尤其重要。血液流動通暢,才能把營養物質和氧氣運送到我們的肌細胞里,才能把產生的代謝廢物運走,從而預防抽筋的發生。因此,腿部及足部的保暖應該引起重視,如穿長褲、襪子,避免空調冷氣或電風扇長時間吹腳。也要常做肌肉伸展運動,經常按摩容易抽筋的部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下肢有血栓的朋友要注意,應謹遵醫囑,不能隨意按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快速緩解腿“轉筋”
當肌肉痙攣發作時,應立刻采取拉伸的方式來緩解痙攣,科學按摩快速緩解。
小腿和腳趾的抽筋。小腿和腳趾是抽筋多發的部位,如果發生抽筋可立即進行如下操作:自己坐在地上,膝蓋彎曲90度左右,雙手握住前腳掌或者抽筋一側腳的大腳趾并將其扳向自己身體的方向,持續時間大約20秒,重復2-3次,可視肌肉痙攣緩解情況適當增加次數。
大腿抽筋。可將大腿與身體成直角并彎曲膝關節,然后用兩手抱著小腿,用力使它貼在大腿上并做震顫動作,隨即向前伸直,這樣反復多次即可緩解癥狀。
據新華網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