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食物中毒的高發季,隨著氣溫升高、濕度增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敗變質,產生毒素。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患者通常會有腹瀉、惡心、嘔吐、腹痛、脫水、休克等癥狀,嚴重者可能會因器官衰竭而死亡。省疾控中心發布科普提示,做好這七點可以有效防范食物中毒。
(一)提倡“現買、現做、現吃”。食品要低溫儲藏,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食炊具要分開使用;熟食品應及時食用,盡量不要隔夜、隔餐。
(二)蔬菜水果需要浸泡、清洗干凈后食用。消費者應盡量到正規農貿市場或超市購買果蔬,并注意市場內有關農殘檢測的公示布告。食用前盡可能先浸泡半小時后再清洗食用。
(三)在選購熟食鹵菜、涼菜時更應慎重。要注意銷售場所防蟲防蠅防塵設施是否齊全,存放條件(如溫度控制)和存放容器是否符合衛生要求。熟食制品在溫度低于60℃、高于10℃條件下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用前須徹底再加熱。如發現熟食制品變質變味,則應棄去,因為一些微生物產生的毒素靠加熱是無法除去的。
(四)食用冷飲要適量。購買冷凍飲品盡量選擇正規商場和超市,除查看標簽、生產日期、保質期外,還要查看包裝是否完好,不要購買包裝破裂、變形的產品。
(五)慎食水產品。各種鮮活水產品因天熱容易缺氧死亡,特別是黃鱔、龜鱉、螃蟹、蝦等水產品死亡后極易變質,切勿食用。烹飪后的水產品隔夜后也不要食用。
(六)包裝食品即時食用。聽裝、瓶裝、罐裝、紙盒、真空包裝的各種牛奶、肉、禽、蛋類食品,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點,打開后應即時食用。因為包裝一旦打開,隨著氣溫的升高,細菌生長繁殖的速度加快,如不能及時使用冷藏等后續保護措施,很快就會變質腐敗。
(七)增強自我防范意識。樹立正確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在日常飲食中,應做到不暴飲暴食,不吃不潔、變質食物,不買街頭無照(證)商販出售的盒飯及食品,不食用來歷不明的可疑食物等,以防病從口入。
實習記者 馬少培 整理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