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魔幻,轉陰三天后又復陽了!”
“不到一周的時間,抗原轉陰后又陽了,難道是沒好徹底?”
記者注意到,近期多位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帖反饋自己感染新冠病毒后由陽轉陰,用抗原檢測后又“復陽”的困惑。
感染科專家表示,復陽需要經過核酸檢測來確認:一個是不排除自行抗原檢測的“假陽性”或“假陰性”;另一個即使核酸檢測也顯示陽性,“復陽”也并不是指疾病的復發,很可能是當初還沒有痊愈,或是體內還殘留病毒核酸片段,這種情況不會造成疾病傳播。
抗原轉陰后又陽了
“12月7日,經歷了高燒、渾身酸痛和味覺失靈等幾天后,我在家自測抗原結果為陽性。經過居家治療,12月9日、10日在癥狀消失后,連續兩天抗原結果顯示為陰性。但是12月12日由于同住人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再次自測抗原,結果顯示為陽性。”家住河南的夏女士12月16日向記者講述了她的經歷,并表示十分困惑,雖然到目前為止沒有再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但為什么“又陽了”?
有類似的情況的還有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崔女士:“我是在12月8日,高燒的第二天抗原檢測出陽性的,12月10日基本上已經不發燒了,12月14日在抗原轉陰兩天后,今天我又開始低燒了。”崔女士12月16日告訴記者,“我現在也不知道到底是陽不陽了,難道是之前沒好徹底?”崔女士十分困惑。
“復陽”不必過于恐慌對此,上海某三甲醫院一位感染學專家對上述兩位患者的情況也作出了簡要分析:“這兩位的情況,一個是出現同住人感染情況,同住人感染勢必會造成病毒在居住環境內的擴散,此時處于同一居住環境下的人員抗原結果存在‘假陽性’的可能。”
而另一位抗原“陰性”后,又出現了類似癥狀,不排除該患者仍處在病程內,此時病毒載量較之前有所下降,因抗原檢測敏感性的問題,抗原結果當時呈現假陰性的情況。“抗原檢測結果呈陰性,意味著新冠病毒載量下降到了一定范圍內,從傳播的角度而言,此時患者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已顯著降低。”
對于如果是核酸也顯示陽性,該位感染科專家強調,對于“復陽”不必過于恐慌,大多數核酸復陽可能是體內殘留的病毒核酸片段,不會造成疾病傳播。打過疫苗的群體感染新冠病毒后會調動起機體的免疫記憶,3—6月內對于同一毒株的感染可能性極低,只要出行時做好個人防護,不必過于擔心。
復陽是怎么回事?有傳染性嗎?
需要說明的是,復陽和再感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感染者在同一感染周期中兩次出現陽性結果,而后者是感染者經歷了不同的感染周期。
“抗原檢測的速度快,操作便捷,但一般要到病毒復制到較高水平、感染者排毒量較高時,抗原才可以檢測出來。”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解釋,感染病程后期由于病毒載量變低,抗原檢測可能出現假陰性的結果,因此一般建議連續兩天自測抗原,或者以核酸檢測作為判斷標準。
“在排除誤診和假陽性等原因之外,還有一種可能的原因與患者痰比較黏稠有關。”張伯禮告訴記者,由于粘稠形成痰栓,痰栓里包裹了病毒,康復者在后續的肺修復過程中排出痰栓時帶出了病毒。此時造成陽性的是病毒核酸碎片,也無法培養出活病毒。
張伯禮強調,無論是哪種原因導致的復陽,經臨床觀察證實復陽病例均沒有發生再傳染給他人的現象。
警惕奧密克戎的多個亞型
盡管不少人認為,感染過新冠病毒之后人體內就會產生相應的抗體,但張伯禮院士提醒,病毒的變異將使因感染不同亞型而產生的中和抗體特異性降低,抗體攔截變異新亞型的能力將有所下降。
“在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少數人有可能再次被變異亞型感染。”張伯禮提醒,因此對于新冠康復者來說,疫情期間最好的辦法仍舊是落實好防護措施,包括戴口罩、注意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等,才能有效降低再次感染風險。
感染新冠病毒后,怎么樣才算康復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康復其實是看兩個指標。一個是你自己感覺的癥狀是不是消失了,比如說我們輕型的,就是看體溫還有呼吸道癥狀,體溫正常三天以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好轉了,我們就說身體康復了;另一個是像普通型的或者是更嚴重一些的,對于在CT上看到有肺炎的,這個也要再復查CT,如果肺炎也明顯吸收了,就算進入康復階段了。
如果我們想解除隔離上班上學,那么還需要看檢測數據,我們目前的第九版的診療方案是以間隔24小時的兩次核酸陰性,或者是CT值大于35%,認為是沒有傳染性,可以解除隔離。如果說我們現在不方便做核酸,我建議可以連續三天做三次抗原檢測,癥狀也沒有了,連續三天抗原陰性了,也可以認為沒有傳染性了,身體康復了。
也要提示大家,康復初期的一到兩周可能身體會比較疲憊,不要進行劇烈運動,工作上也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
綜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科技日報、人民日報、北京新聞廣播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