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南海,潮涌濠江。1999年12月20日零時,當五星紅旗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澳門升起的那一刻,澳門市政廳廣場人聲鼎沸、燈火輝煌;北京天安門廣場各族青年載歌載舞、激情澎湃;電視機前,海內外中華兒女熱淚盈眶、熱血沸騰。
20年,時光之筆在澳門書寫“一國兩制”傳奇,在中央政府和祖國內地的大力支持下,澳門同胞在30平方公里的小城揮灑自如,開創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局面,盡顯“一國兩制”的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
20年,時光之琴在澳門奏響偉大構想華章,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依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傳承愛國愛澳優良傳統,積極探索符合澳門實際情況的治理和發展路徑,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舉世矚目。
殷殷期許親切關懷
2019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的鄧詠之等幾位小朋友,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回信。每年兒童節前,英才學校的學生們都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寄信,表達節日的問候和祝愿。今年,“我們好幾個同學和老師都想到要給習爺爺寫信,感謝他對我們的關懷,感謝祖國給澳門帶來的進步,給我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幾位小朋友自己制作信封信紙,還用彩筆畫上祖國各地的建筑物,寄往北京。收到回信,小朋友們很激動:“習爺爺,歡迎您再來澳門,我們在這里等您!”
回歸20年,黨中央對澳門的關懷、支持始終如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澳門的關懷佳話頻傳。
2009年1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考察訪問澳門,走訪看望澳門老街坊和普通市民。
2014年12月,習近平主席再次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只要路子對、政策好、身段靈、人心齊,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只有這樣,才能把路走對了走穩了,否則就會左腳穿著右腳鞋——錯打錯處來。”講道理、指方向,平實的話語意味深長;在公屋、在大學,親切的握手溫暖人心。
今年,在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習近平主席給頤駿中心長者義工組的30位老人回信,向他們致以節日問候,勉勵他們把愛國愛澳精神傳承好。
9月11日,習近平主席會見新當選并獲中央政府任命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時,稱贊澳門“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這是對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各方面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也以實際行動回應了習近平主席“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的殷殷期許,形成了許多好制度、好做法,為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提供了寶貴經驗。
“一國”是根“一國”是本
何賢公園是澳門鬧市區難得的城市公園,在這片寸土寸金的“綠洲”上,56個民族形象的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中華民族雕塑園”原來位于氹仔大潭山,今年國慶前夕,澳門市政署特意將其搬至此地,以便民眾了解我國各民族風土人情和民族大融合的國情。
“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葉茂;“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把握“一國兩制”的核心要義,旗幟鮮明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彌足珍貴的經驗。
2009年2月25日,澳門特區立法會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法》。2017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列入澳門基本法附件三。澳門特別行政區很快就相應修改了《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和保護》本地法律,確保國歌法各項規定在澳門當地得到貫徹實施。大中小學各個教育階段都有基本法教育的相關內容,憲法和基本法被列為大學必修課。
“澳門回歸20年來,沒有發生過有關中央與特別行政區關系的憲制爭議,更沒有發生過挑戰中央權力的情況。”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說。
“澳人治澳”當家作主
12月1日,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賀一誠的提名,國務院任命了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主要官員和檢察長。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在澳門得到充分保障和完全體現。20年來,澳門特區依法順利進行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六屆立法會選舉,真正實現了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其間還舉行了五屆全國人大代表選舉,目前澳門特區有12名全國人大代表、37名全國政協委員參與國是。廣大澳門同胞作為祖國大家庭的成員,擁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民主權利,作為澳門的主人翁,承擔著管理好、建設好澳門的歷史責任。
此前,長達數百年的時間里,華人對澳門政治事務的參與幾乎為零,直到1997年,才有第一位華人在澳葡政府中擔任司級職務。回歸之初就在特區政府任職的現任特首崔世安回憶,年輕的特區政府在整體施政經驗幾近于無的窘境下起步,“當時我們都是憑著一股當家作主的熱情來挑這副擔子的。”
回歸后,澳門法官結構得到根本性改變。“目前,澳門特區三級法院共有48名法官,其中本地法官43名,外聘法官5名。”澳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說。
“在中央政府授權和支持下,澳門對外交往不斷擴大,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144個國家和地區給予澳門護照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澳門連續承辦五屆‘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發揮了作為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的獨特作用。中國澳門,正在從容自信地面向世界、融入全球。”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說。
愛國愛澳薪火相傳
“我們的主要食物和水,都是依靠祖國內地供給的。”“每當我們遇到困難,祖國內地也第一時間幫助我們。”在澳門基金會和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共同出版的《華夏小靈精家國情懷繪本叢書》中,阿活、小白、火火等5位華夏小靈精,以生動活潑的卡通形象、圖文并茂的繪本形式幫助小朋友們認識國家、了解澳門。
“澳門回歸時間越久,我們對祖國的認同感越強。國家對澳門的幫助,老百姓都記在心里。”澳門江門同鄉會會長甄瑞權說。談起國家對澳門的幫助支持,甄瑞權如數家珍:“個人游”政策,澳門受益最大,經濟迅速回升;2017年,澳門遭受幾十年未遇的強臺風“天鴿”襲擊,解放軍駐澳部隊官兵不分晝夜,連續奮戰多日,清理水淹后的街道;來自內地的大量救災物資和食物通過珠海源源不斷地運入澳門。
當祖國需要的時候,澳門同胞紛紛伸出援手。汶川地震,澳門同胞踴躍捐款,特區政府設立澳門特區支持四川地震災后重建協調小組,撥款50億元(澳門元,下同),澳門基金會撥款5億元,共計援建了106個項目。
冼星海紀念館、林則徐紀念館、鄭家大屋、葉挺故居……澳門有許多名人紀念館,歷史風云、愛國傳統滋養著澳門同胞的愛國主義情懷。“澳門回歸后,愛國愛澳已成為全社會的核心價值。”崔世安說。澳門特區從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從特區政府、社會團體和教育界三個層面形成合力,不斷弘揚光大愛國愛澳傳統。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的首份施政報告,就旗幟鮮明地把“加強推進愛國主義和公民意識教育”列入施政目標,澳門的大中小學實現了升掛國旗全覆蓋,并開展經常性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金蓮花廣場每天早上8點會有升旗活動,我們特警隊的升旗隊負責升旗,每天都有許多市民和游客來觀看。我們的升旗隊有時間會走訪社區中學,指導他們升國旗的步驟,分享升國旗的心情,也會請中小學的升旗隊員來交流。”澳門治安警察局副局長劉運嫦說。
在澳門熱門景點官也街,開餐館的“80后”陳偉基回憶說,回歸的時候他還在上小學,那時學校就要求學唱國歌,音樂課也以國歌為考試內容,他第一次就考了95分。
了解國家是愛國愛澳的重要前提,有助于激發青年人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激勵他們投身到國家的建設發展中。“特區政府十分重視國情教育,今年7月中下旬,特區政府組織了‘新時代同心行——澳門青少年赴內地參訪團’,有500名青年學生參加,分成五路,崔世安行政長官親任團長帶領一路,幾位司長各帶一路,到內地5個省市參觀訪問,既參觀大工程、大項目,也到貧困地區實地了解國家脫貧攻堅戰。澳門青聯也每年都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以多種方式讓青年從多個角度了解祖國。”澳門青年聯合會會長莫志偉介紹。
多元發展未來可期
20年,澳門長大了、變美了,澳門同胞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強了。
“澳門福利好眾所周知,尤其是老年人,有一句話叫做‘老在澳門是一種福氣’。”澳門市政署市政咨詢委員會委員陳溥森說。
前10年發展經濟,后10年改善民生。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9億元增至2018年的4447億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人均GDP也由1999年的12萬元躍升至2018年的67萬元,位列世界前茅。經濟持續增長,財政收入充盈后,政府大幅提高民生支出,抓住了民生這個最大的政治,成就了今天澳門政治社會穩定的良好局面。
“我親身見證并參與了澳門的建設和發展!”1999年,車雪芬20歲,是澳門旅游學院的一名大學生。“我在澳門出生,媽媽是葡萄牙人,爸爸祖籍廣東。從小爸爸就告訴我們姊妹三人:我們是中國人!”車雪芬說,剛開始從事酒店會展業的時候,接待的大多是50人的會議,只需要用一個會議室一個麥克風。現在最大規模的活動是2.1萬多人。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澳門已經接待超過33.3萬人參加會議及展覽,與去年相比增長15%。如今會展業已成為澳門多元化產業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澳門小孩上學不用花錢,當然,課外班還是要付一點學費的。”家有7歲學童的澳門市民張惠琴說。從2007年開始實行從幼稚園到高中的15年免費教育;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太平洋地區典范”,居民人均壽命達到84歲;政府主導建成5.1萬套公共房屋,保障中低收入人群安居需求……
從澳門繁華的市中心驅車經西灣大橋一路往南,半小時車程就到了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學校設施齊全、環境清幽,圖書館等設施面向市民開放。澳門大學校長宋永華說:“澳門大學是大灣區西岸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之一,我們將結合制度優勢和國際化優勢,加大力度為澳門和大灣區引進國際高水平人才,以人才為引擎和動力,推動大灣區整體發展。”
“一國兩制”為澳門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優勢和政策保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一帶一路”建設,響應“國家所需”,施展“澳門所長”,成為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澳門的定位很清晰,就是‘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大灣區11個城市里面,澳門有比較深厚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傳統,其他城市替代不了澳門,澳門可以在做好文化交流之后,再將其逐步轉化為產業。”賀一誠說。
這邊是格蘭披治賽車的速度與激情,那邊是媽閣廟的煙火與家常。古老與現代,喧囂與平淡,共冶一爐,多元文化無縫對接、交融激蕩。小城澳門,如一杯清茶回味悠長,似盛開的蓮花吐露芬芳。與祖國同行,共享榮光,“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鑄就濠江輝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