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玲在舞龍
□魏丹丹文/圖
公園有序開放,許多晨練項目陸續回歸。4月20日上午9點,在西安市興慶宮公園沉香亭,西安中華龍協會的訓練準時開始。伴著微風,只見兩條閃耀著金色鱗片的“龍”在空中翻騰生威,似出海入云,霸氣搶眼。龍身起伏間,一位身穿紅色運動服的女士擺臂挪步,一根纖繩在雙手間自如交替,“指揮”龍頭牽引龍身,顯得神氣十足。她就是西安中華龍協會會長高真玲。
這支隊伍雖然成立只有一年多,但已參加演出30多場,甚至走出陜西到廈門交流表演,還在西安市高陵區和渭南市富平縣成立了分會。隊員不斷取得名次,收獲榮譽,更重要的是,在舞龍過程中激發向上向善的“精氣神”,快樂也在彼此心中自然流淌。用高真玲的話說,“找回了自我價值,成就感滿滿”。
但三年前,高真玲對纖繩舞龍還很陌生。當時,退休不久的高真玲到河南旅游,偶然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人在舞動長“龍”,那矯健的身姿令她心生羨慕,于是便有了學習舞龍的念頭。
纖繩舞龍不同于傳統舞龍項目,無需十多名壯漢手持木柄,奔跑跳躍、九曲十回,只需一根繩、一只塑料“龍頭”、一條尼龍綢“龍身”即可,入門練習還可用沙包加紅綢替代。“我們這種舞龍更側重健身,方便易學,所以普及得很快。”
起初學習舞龍沒有老師指導,高真玲就自己摸索,她買了一條4米長的紅綢,搭配伸縮金屬桿,在小區院里練習。“那會挺笨拙的,怎么也舞不好,還常把自己繞進去。”高真玲笑著說。
后來,高真玲聽說興慶宮公園有人舞龍,就每天到公園“蹭課”,和舞龍愛好者一起學習、交流,經過努力,她已經能將手中的“龍”舞得既有力度,又有美感了。
伸縮金屬桿舞龍練熟之后,高真玲開始嘗試纖繩舞龍。“軟繩支撐力小,要靠手腕、胳膊的力度來把控整條龍的節奏。龍頭有一定的重力,輕的八兩,重的有一斤,若力度掌握不好,被砸到很容易受傷。”她說,初學纖繩舞龍時,由于技巧不嫻熟,胳膊上、腿上經常都是青一片、紫一片。
“不覺得辛苦,感覺舞起來很帶勁兒,練了半年,纖繩舞龍的基本技巧我就掌握了。”漸漸地,興慶宮公園沉香亭前,和高真玲一樣學習纖繩舞龍的中老年朋友越來越多,她萌生組建中老年舞龍隊的想法,并為團隊取名“西安中華龍協會”。
這個想法很快就得到大家認同。舞龍愛好者陳志毅今年71歲,是團隊中最年長的,也是舞龍技藝最為嫻熟的,因而擔當團隊教練。他常跟大家說,纖繩舞龍并不難,有其規律性,只要掌握了基本要領就能舞出彩,最主要的是要用心去練習。
郭夏利是最早加入西安中華龍協會的隊員,也是和高真玲進行對龍表演的搭檔。他總結舞龍經驗說:“要讓‘龍’在空中翻騰,手腕、胳膊、肩膀要協調用力才行。”經過一段時間練習,郭夏利的肩周炎都有所緩解。
看著大家在舞龍過程中愈發健康、愈發快樂,高真玲就覺得“值了”。每次團隊演出前,她都會提前踩點,安排隊形,確保演出質量。隊員們在舞臺上綻放風采時,她在臺下喊口號、對手勢,為大家加油鼓勁。她說,為大家創造展示機會,做好幕后高效服務,就是自己的快樂源泉。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