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好“長安號”的“第一棒”
駕駛著2000多萬元的“豪車”,一路向西馳騁,作為司機,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4月30日,記者見到中歐班列(長安號)司機時,他們表示,除了“自豪”“炫酷”“拉風”這些令人“傲嬌”的體驗外,更多的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從起點到終點,從國內到國外,數十位操著不同語言的火車司機日夜兼程。他們互不相識,卻為了“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完成了這場跨越數萬公里的“接力跑”。
在西安西站新筑車站綜合貨場,機車司機馬國棟負責駕駛東風7型內燃機車,牽引50輛集裝箱專用平車從貨場運送至到發線。
“別看這段路只有幾公里,但每天來回十幾趟,要統籌協調信號、運轉等作業,還要確保行駛安全,操心得很。”作為貨場的老司機,馬國棟說,“以前都是人等貨,現在是貨等人。一到晚上,大伙兒都忙不過來,長途大貨車一輛接著一輛。”
如今,新筑車站內一派繁忙景象。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國際物流樞紐中心站,從2013年首次開通西安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貨運班列起,從該站出口的貨物逐漸遍布14個國家44個城市。越跑越快的中歐班列(長安號)讓新筑車站貨運量逐年攀升,運輸貨品由最初單一的石油鉆井設備增加到汽車、日化、生活用品等5000多種,開行線路增加到15條,實現了歐亞區域全覆蓋。
一路向西,馬國棟順利將班列交到司機田永祥手中。53歲的田永祥,是新豐鎮機務段寶雞運用車間的機車司機,駕齡超過20年。他向記者傳授駕駛“豪車”的秘訣:“細心、精心,全程注意力集中,操作平穩,防止列車沖動。”
中歐班列(長安號)運行時速120公里,平均每列由50輛集裝箱專用平車組成,車長達770米,載重2500噸。為了讓班列“多拉快跑”,在新豐鎮機務段,列車需要更換“車頭”,換成大功率的和諧電力機車。
“電力機車功率大,動力強,操作技術要求更高。”田永祥說,車上通常裝載著精密元件、酒水等,遇到“會讓”客車的情況,司機要掌握好車速,保證一次性將車停穩。
隨著中歐班列(長安號)“朋友圈”不斷擴大,陜西逐步成為全國中歐班列的集結地,今年以來貨運吞吐量累計192.3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1.7%。
“貨多了,跑車趟數也增加了,雖然累點,但很滿足。”望著腳下的鐵軌,田永祥感慨地說,“現在值乘條件好了,在車上上廁所、吃飯都不成問題。年輕司機也越來越多,我想繼續發揮余熱,把經驗傳授給他們。”
今年以來,“絲路”上愈發忙碌,新豐鎮機務段承擔中歐班列運輸任務193列,其中寧西、侯西、包西線已經成為全國中歐班列運輸的必經區段。為此,新豐鎮機務段特意選拔出60名業務精湛的司機承擔班列值乘任務。
“90后”的李佳霖,經過3年多的磨礪成長為一名中歐班列(長安號)司機。他說:“以前覺得這份職業很神秘,當我駕駛班列時,才明白了司機的責任與擔當。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司機,我還要多向老師傅請教。”
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主要通過西部通道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北部通道二連浩特和滿洲里出境。
中國鐵路西安局、蘭州局、烏魯木齊局、呼和浩特局集團公司的司機先后接續,一路護送班列出境,再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司機繼續“接力”,才能抵達漢堡、華沙、布達佩斯、巴塞羅那……中歐班列(長安號)“第一棒”的司機們知道,“接力跑”的伙伴們會繼續跑好他們那一棒。他們期待,20多天后與這輛“豪車”再相會,接續完最后一棒后,返回西安。
古絲綢之路如今上演著新的“絲路”奇跡。這場鐵軌上的“接力跑”,跨越國界與年齡,不僅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接力”,還成為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的“接力”,讓陜西在與世界攜手中更加出彩。“鋼鐵駝隊”來回穿梭間,陜西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全面發力,拓展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格局。(記者 蘇怡)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