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考古人是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從事考古調查、鉆探和發掘工作的人員。情懷是以心靈的滿足而不是功利的得失作為標準的一種品質,是主動扛起來、始終放不下的責任。秦俑考古人的博物館情懷表現在癡迷考古的敬業精神、堅守工地的責任意識。
壹 腰如弓,鏟聲聲
奇珍異寶一宗宗
“一把鏟,一條繩,尋幽探秘驪山陵。朝朝暮暮情。腰如弓,鏟聲聲,奇珍異寶一宗宗。誰知精血凝。”這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名譽院長袁仲一寫下的詩作《長相思·懷念老考古隊員》,詩中道盡了考古工作的甘苦和對同事的懷念之情。
1974年7月15日,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袁仲一帶隊鏟了秦兵馬俑考古發掘的第一锨土。從此,在臨潼西楊村的荒石灘上,袁仲一、杭德洲、屈鴻鈞等人風餐露宿,在艱苦的歲月中,把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獻在考古工作中。
46年后,袁仲一回憶起那段難忘歲月,總愛提起一同工作的同事和那些樸實的村民。他說:“秦俑考古從一開始就得到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正是靠著對民諺、傳說的梳理和農民的指引,考古發掘才能屢獲碩果。”他諄諄告誡年輕的考古隊員們:“考古是集體勞動智慧的凝聚,既包括專業的考古隊員,更包括那些協助考古的民工和技工。”他總是念念不忘那些默默無聞、不善言辭的老技工,那些終一生擇一事、已溘然長逝的同事。
楊正卿曾擔任秦俑博物館籌建處黨支部書記,他在一篇回憶文章中寫下了這樣的句子:“考古隊袁仲一、屈鴻鈞、杭德洲、程學華、王玉清等同志,始終堅守考古工地,長期從事發掘工作,沒有一個人主動離開工作崗位。”
劉占成從1978年到2013年,一直從事秦俑考古工作。他堅守考古工地,心無旁騖地鉆探、調查、發掘、研究,筆耕不輟。他在學術文集《耕播集》后記中寫著:“三十五年秦俑情,讓人記憶終生。”
張仲立1982年從西北大學畢業后,到秦俑博物館從事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直到2007年調離,25年與秦俑為伴,著有《秦陵銅車馬與車馬文化》等論著。
說起兵馬俑,袁仲一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數十年秦俑發掘與研究工作,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那些形態各異的兵馬俑,在他眼里,就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鮮活生命。說起兵馬俑,王玉清有很多的不舍情。退休后的他依舊住在秦俑博物館旁,直到去世前,還經常坐在輪椅上圍著俑坑散步。
說起兵馬俑,張衛星、申茂盛、朱思紅、蔣文孝等人不僅能作為考古領隊深入工地,帶領團隊進行考古發掘,還能在各類學術會議上作學術報告,更能在考古現場與中外觀眾對話交流,普及文物保護和考古知識,講述秦兵馬俑的故事。
邊發掘邊展示的兵馬俑一號坑。 資料照片
貳 在發掘工地“蹲得下”
在冷板凳上“坐得住”
在人們的印象中,考古是一門冷清的學問,考古人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考古工作需要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種忘我的、專注的狀態中。考古工作有辛勞,有寂寞,有危險,但也充滿了挑戰性,伴隨著樂趣和收獲。秦俑考古人每每說到發掘工作,都認為從事考古很有意義,總是說自己“幸運”。
考古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考古過程中需要運用多種科學知識和手段,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通過對古代人類遺留的物質實物的研究,盡可能地去復原人類所經歷過的歷史,最大限度地對文化進行解讀、還原和傳承。
如今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工作的考古人,都受過嚴格系統的專業培訓。剛工作就加入秦俑考古團隊,并得到袁仲一、張仲立、劉占成等人的指導,張衛星、申茂盛、朱思紅、蔣文孝就是其中的代表。
可以說,現在活躍在秦俑考古工地的人,都是從走出校門就進入考古工地的。他們嚴格遵守田野工作規程,保護第一,科學發掘,幾十年如一日在發掘工地“蹲得下”,在冷板凳上“坐得住”。因為他們深知,每一處考古遺跡都是唯一的,每一次考古發掘也是唯一的,所以發掘中的每一筆記錄,包括日記、圖紙、照片,以及考古人的思考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要求考古人必須堅守工地,隨時觀察并詳細記錄,為日后研究提供準確資料。
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秦俑考古人的傳承與堅守,才有了一件又一件國寶重器的精彩亮相,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成為中外觀眾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在秦俑考古發掘初期,考古人就開始了邊發掘邊展示的工作,并將發掘現場作為遺址博物館陳列展示的一部分內容,秦俑考古多次在央視等媒體進行現場直播,讓神秘的考古工作展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直觀了解考古工作的程序與規范。
秦俑考古人的專業和專注、嚴謹與嚴格,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認可,秦俑二號坑考古發掘工作獲得國家文物局田野考古獎一等獎,秦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工作獲得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考古獎。
袁仲一(左)與杭德洲在兵馬俑一號坑考古現場。 資料照片
叁 將世界文化遺產
完美呈現
如今,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已經成為以秦始皇帝陵遺址公園(麗山園)為依托的一座大型遺址博物院,也是以秦始皇帝陵及其眾多陪葬坑為主體,基于考古遺址本體及其環境的保護與展示,融合了教育、科研、游覽、休閑等多項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間,讓這處世界文化遺產呈現給游客的,是秦俑考古人心無旁騖、 孜孜以求的情懷。
如果考古人一味發掘,而不思考總結,那考古的意義將會大打折扣。考古工作結束或者完成階段任務后,考古人要立即編寫考古報告,以供更多學者研究。
隨著考古工作的進展,1988年10月,《秦始皇帝陵兵馬俑坑一號坑發掘報告1974—1984》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全面公開了秦兵馬俑一號坑考古的收獲與秦俑考古人的思考。接著,《秦始皇帝陵一號兵馬俑陪葬坑發掘報告(2009—2011)》和《秦始皇帝陵二號兵馬俑坑發掘報告(第一分冊)》在考古工作階段結束后,迅速公開出版。
秦兵馬俑考古引發了人們對秦始皇帝陵考古工作的極大期待。秦俑考古人不負眾望,一邊發掘一邊整理資料,同時開展科學保護和研究工作,以年度考古報告的形式公布考古發掘和研究成果。《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回顧了秦始皇帝陵園多年來的考古成就,重點報告了1998—1999年秦陵地區的重要考古發現及修復、保護工作的進展情況。該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獲得中國文物報社組織的、由讀者投票選出的20世紀最佳考古報告榮譽。接著,《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0)》《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1—2003)》《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9—2010)》陸續出版,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資料。
如今,秦俑考古人每天工作在一、二號兵馬俑坑遺址發掘區和秦始皇帝陵園各個考古工地,用嚴謹、專注的工作態度,續寫新時代考古人的精神風貌。
秦俑考古人是癡迷考古發掘的苦行僧,是解密秦陵秦俑密碼的研究者,是堅守一線、勤于筆耕、會講故事的多面手。(記者 郭青)
讓歷史的記憶薪火相傳
郭青
考古學是人文與科學的完美結合,肩負保護文化遺產的使命。
近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鐘芳蓉以高考676分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一事,不僅引發網友熱議,也驚動了整個考古圈,成為網絡上的熱點話題。
消息傳出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多省考古單位聯動,為她送祝福送禮物。“敦煌女兒”樊錦詩等多位考古界前輩也表示祝賀。
8月3日下午,北大官微連發兩條微博,與鐘芳蓉互動,歡迎她報考北大,并熱心寄語:“授業于田野之間,樹人于實踐之中,愿你在北大考古,找到畢生所愛!”
北大官微隨后播放了北大考古的宣傳視頻,并致敬考古人:北大考古人在書齋學理論,也去田野求真理;輕動手鏟,尋找歷史的遺物;拂去塵埃,追回古老的記憶;向泥土深處,追尋歷史的跫音;既是守護者,也是傳承人。
鐘芳蓉在微博上表示,她從小喜歡歷史和文物,對考古專業感興趣。此外,她填報考古專業,還因為受到“敦煌女兒”樊錦詩的影響。可見,她的選擇并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鐘芳蓉填報北大考古專業令很多網友意外,但更加意外的,也許是整個考古圈對鐘芳蓉的堅定支持。來自考古圈的贊賞和鼓勵,將鐘芳蓉送上了考古圈的“團寵”之位。
文物是歷史文化的物質載體,考古人通過考古發現還原歷史,鑒證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人們通過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了解歷史、增長知識,給文化自信乃至民族自信平添了十足的底氣。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