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劇《大秦賦》正在央視8套熱播秦風席卷熒屏
12月13日晚黃金時間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的大熱文博節目《國家寶藏》第三季將迎來第二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專場”
記者今日采訪了節目組提前為讀者揭秘本期專場臺前幕后的故事
據悉,本期節目中,沈騰、陳建斌、富大龍三位影帝將分別演繹跪射武士俑、秦陵銅車馬、青銅仙鶴的前世傳奇。此外,《國家寶藏》本期節目不僅要帶觀眾領略赳赳老秦的英雄血氣、千古一帝的鴻鵠之志,也將通過對航空工業西飛等現代“秦地力量”故事的講述,表達當代國人凝聚心血、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念。
三位國寶守護人登場演繹“大秦故事”
兩千余年前的秦人,創造了亙古未有的奇跡。四十多年前的一次偶然發現,讓今人有幸親眼見證秦始皇嬴政的萬世不朽之夢。為何跪射武士俑能夠從8000多尊兵馬俑中脫穎而出?除了嚴陣以待的大秦軍團,地下世界里還埋藏著哪些值得我們探尋的秘密?既然已經確定了秦始皇陵的位置,為何至今還沒有進行挖掘?在本期專場節目中,將為觀眾娓娓道來。
讓人更為驚喜的是,《國家寶藏》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安排了三位影帝級的“國寶守護人”。他們中,作為跪射武士俑守護人的沈騰,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前世面孔”,還將在舞臺上演繹一位以血肉之軀護萬里河山的秦代御手,娓娓道來浴血時代“與子同袍”的戰友情誼。陳建斌將演繹漢高祖劉邦,借秦陵銅車馬抒懷對始皇帝的景仰,也宣誓一位繼往開來者駕著“大一統的馬車”呼嘯前行的雄心與偉力。
富大龍曾在《大秦帝國之縱橫》中演活了霸氣秦惠文王嬴駟,獲封觀眾心中的“最佳秦王”,此番在《國家寶藏》中搖身一變為秦王嬴政,從“駟兒”變成了“嬴政”,感受如何?富大龍透露,當年在飾演嬴駟時,他查了很多史書,發現資料甚少,于是他嘗試著以秦國的性格去塑造嬴駟的性格。而在他眼中,嬴政是一個充滿理想的青春的君王,富大龍所守護的青銅仙鶴,就象征了2200年前始皇編織的天國夢想里的美和浪漫。
赳赳老秦不止有英雄血氣
還有美和浪漫
秦始皇帝陵有浪漫的鶴翔九天,更有其身后心懷浪漫的考古人。本期《國家寶藏》特別邀請到2009年-2019年秦始皇帝陵園考古發掘工作的主持者張衛星,以及給近8000尊兵馬俑辦“身份證照片”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攝影師趙震,深入講解國寶背后的故事。
據工作人員透露,節目中,感性的趙震數次落下熱淚。他認為自己擁有全世界最棒的工作:“每當透過鏡頭看著它們(兵馬俑)的眼睛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他們的呼吸,那一刻站在你面前的就不是陶俑了,而是祖先”,“有一天拍著拍著,我一抬頭就看見一尊俑的臉上有指紋,那可是2200多年前制作兵馬俑的工匠留下來的指紋啊!當看到那種景象的時候,時間已經消失了,就在同一個位置,他剛剛離開,而我就踩在他的腳印上”……
什么是“一眼千年”?趙震用充沛的情感,盡情表白對兵馬俑無盡的熱愛與敬畏。他自稱是“守陵人”,守好博物館這份沉甸甸的家業,即是守護中華民族的家底,更是守護人類文明的家底。
“你相信兵馬俑會復活嗎?”面對這個提問,張衛星同樣給出了極盡浪漫的回答:“不僅兵馬俑會復活,整個陵園中的一切都會在秦始皇的世界里復活起來。”節目中,他更將帶來一個顛覆大眾認知的解讀——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對于始皇和帝陵的印象,都是兵馬俑的氣質,但從秦陵的設計來看,兵馬俑對于秦始皇而言并沒有那么重要。
祖先留下的兵馬俑 其實如同路標
對于今人而言,秦始皇帝陵不僅是一個考古遺跡,更是集技術、藝術和思想觀念于一體的產物。據悉,本期節目中,航空工業西飛技術發展辦公室主任鄭煒將作為銅車馬的今生故事講述人,表達今人當如何延續這份“盡精微,致廣大”的精神——被稱為“青銅之冠”的銅車馬,象征著大一統之下人民創造力和發展力的高超,今天,在距離銅車馬出土地不足30公里的地方,大型運輸機運-20在航空領域齊心協力下,同樣詮釋著國人凝聚心血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念。
正如趙震所說:“秦人雖然已經消失,但他們化為泥土,成為了支撐我們站立的土地。他們造就的血脈,依然在你我的身體里奔流著。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兵馬俑,其實就是我們的路標,當我們回望的時候,我們可以看見家的方向,當我們前行的時候,它又在提醒著我們,我們是誰,我們要成為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