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今年省政協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提高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并劃出重點,要求從強化科技支撐能力、深化“兩鏈”融合發展、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等方面明確思路、部署任務。
如何盤活科技資源優勢,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提升發展質量和整體效能?6月28日至29日舉行的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圍繞“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商議政。會上,不少頗具戰略性、前瞻性的意見建議,直指破除科技與經濟發展“兩張皮”問題。
當前,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的重要抓手。對陜西而言,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不暢、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堵點”“痛點”亟待疏通和破除。
怎樣避免科技人才“孔雀東南飛”,促進科技成果本地“開花”?省九三學社建議,要建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加快科技經紀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技術轉移服務體系,構建科技成果轉化生態圈。此外,還應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政策,構建體現知識價值的收入分配機制,使科研人員得到相應回報。
針對校企、校地之間科技信息不對稱“盲點”,省政協委員、浐灞管委會副主任謝慧瑩建議,應從多主體、全鏈條、全要素層面構建高校科技成果供需對接的制度體系,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技術市場格局,做大做強“產學研用”協同高地,打破傳統模式下高校科技活動的“孤島現象”,支持高校技術專家參與企業創新研發,實現高校科技與地方產業的無縫對接。
省工商聯則從發揮好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的角度出謀劃策,建議要健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報告考核制度,集聚社會資本投入研發創新;完善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財政資金支持方式,加大對企業上一年度新增研發投入后補助獎勵;幫助中小企業提升內部控制和會計核算水平,降低研發費用歸集難度,確保研究開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科研儀器設備加速折舊、技術開發和轉讓稅收減免等稅收優惠落實到位。
今年3月底,我省啟動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根據《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聚焦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和“兩鏈”融合“促進器”三大目標,我省將把秦創原打造成為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的總源頭和總平臺,建設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省民革認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的成立,是陜西進一步完善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推進“政、產、學、研、用、金”深度融合,實現可持續、跨越性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
為更快更好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省民革建議,要突出抓好人才和機制兩個關鍵,加速高新技術企業的衍生和集聚,大力推動產業創新。同時,建立健全人才創新容錯機制,完善科研經費追蹤和評估體系,不斷提高經費利用率,形成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創新生態。
“‘兩鏈’融合是產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省政協委員、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崔亞麗指出,目前,我省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面臨“四缺”短板。“主要表現在缺專業園區、缺持續性投入、缺領軍人才、缺優惠政策和長效推進機制。”
對標江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圖景,崔亞麗建議,應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布局關鍵時刻,借鑒先進經驗,加強“蘇陜協作”,進一步明確我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目標,突出問題導向,推進“點狀突破”“鏈式創新”,構建嵌入式、耦合式生物醫藥產業鏈集群。同時,聚焦生物大分子藥物、醫療器械、診斷試劑及原料、高端保健品等領域,成立兩地高校和企業組成的“蘇陜協作”生命健康協同創新中心,強化臨床研究轉化與醫企協同,加快創新產品應用推廣。
“陜西是全國重點布局的高技術產業密集區之一,逐步形成了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等優勢產業,為全省經濟發展集聚了創新活力。”省政協委員、省統計局工業處處長張虹建議,“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時間內,要使陜西高技術制造業繼續“突飛猛進”,還應堅持鏈式集群化發展,推動產業向兩端延伸,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產業鏈,大力實施高質量項目建設行動計劃,把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以技術做底氣、以品質創品牌、以宣傳增優勢,充分發揮大企業創新引領作用,有效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釋放發展潛力,不斷壯大高技術骨干企業“后備軍”,筑牢增長基礎,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