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5日,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運行90個火星日(約92個地球日),累計行駛889米,共獲取了約10GB原始數(shù)據(jù),圓滿完成既定巡視探測任務。
祝融號火星車裝備了多種探測儀器,包括導航地形相機、多光譜相機等,其中有近一半的載荷為光電載荷。光電載荷作為火星車的“眼睛”,在火星車運行和科學探測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多光譜相機主要科學目標為獲取火星表面的多光譜圖像信息,通過包括火星形貌與地質(zhì)構造特征及其變化、火星表面土壤特征與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質(zhì)組成三項任務在內(nèi)的火星表面物質(zhì)類型分布研究,在其他科學儀器的協(xié)同配合下揭開火星地表的神秘面紗。”多光譜相機研制團隊負責人、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月球與深空探測技術研究室主任楊建峰說。
7月初,祝融號火星車傳回了一批高清圖像,其中包括兩張火星巖石及塵土的圖像。圖中,火星巖石的紋理特征和火星車車轍,以及巖石表面火星塵土的覆蓋情況清晰可見。這兩張珍貴的圖像資料正是由多光譜相機獲取的多個譜段數(shù)據(jù)合成的。
多光譜相機為什么這么“牛”?楊建峰向記者進行了揭秘:“多光譜相機差不多是普通鞋盒一半的大小,安裝在巡視器的桅桿上,距離火星表面1.8米左右。經(jīng)過技術攻關,多光譜相機自誕生之日起,便練就了‘火眼金睛’的本領,即使在4億公里外的茫茫火星上,也可以看清距離自己1.5米到無窮遠范圍內(nèi)的外星環(huán)境。”
楊建峰介紹,火星多光譜相機在實現(xiàn)對火星表面360°成像的基礎上,還可獲得火星表面可見光、近紅外波段的多光譜圖像,具備識別火星上常見的各類鐵礦、鹽類礦物等的功能。研制團隊還為多光譜相機配備了在軌定標板,通過對放置在火星車上的標準定標板進行拍照,獲取在軌定標板圖像數(shù)據(jù),幫助多光譜相機準確判斷火星表面的礦物成分。記者 霍強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