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饑餓是我們的共同追求。但是,全球糧食安全一直面臨威脅。”“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多邊合作”……糧食事關國運民生,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10月22日,第28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開幕。當日上午,以“攜手創新合作,共促糧食安全”為主題的2021楊凌現代農業高端論壇同期線上舉行,來自中國、白俄羅斯、斯里蘭卡等多個國家的嘉賓相聚“云端”,共話糧食安全。
倉稟實,天下安,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穩定的根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張濤表示,楊凌示范區在農業科技創新與示范推廣、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國科學院作為楊凌農業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將進一步在發揮高端智庫作用、培養高端專業人才、打造農業創新創業基地等方面,與楊凌攜手為中國和全球糧食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斯里蘭卡駐華大使帕利塔·科霍納走訪了中國的13個省份,親眼目睹了中國農業生產發生的轉變。他說,幾十年來,中國的農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通過高新技術引領農業進步、促進農村繁榮的經驗值得像斯里蘭卡一樣的農業國家學習。
“在斯里蘭卡的水稻作物種植,在很多方面還是以傳統方式進行,但中國的種植方式以傳統方式起步,適應現代發展,采用新技術、水稻新品種、優良種子,成功消除了農村貧困。同樣,其他國家也可以做到。”帕利塔·科霍納在發言中說,目前,節水已成為中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科技發展,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在陸地和海洋等領域的思想和技術交流,共同應對極端氣候等問題帶來的風險挑戰。
白俄羅斯駐華大使尤里•阿列克謝葉維奇表示,沖擊全球糧食體系的并非只有新冠肺炎疫情,當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各國合力應對挑戰,共同向著“命運共同體”邁進。自2015年成為上合組織觀察員國以來,白俄羅斯對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糧食出口增長了三成,相信今后農業領域的合作也將更深更廣。
根據聯合國機構發布的《2021年糧食安全和營養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7.2億至8.11億人口面臨饑餓,與2019年相比增加了至少7000萬人。經濟衰退、地區沖突、氣候變化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構成了糧食安全惡化最嚴重的威脅。
“中國不僅在全國范圍內消除了極度貧困,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多重挑戰,中國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極大貢獻。”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高度贊賞了中國在農村減貧和糧食安全做出的努力。他說,幾十年前,中國的農業基礎還很薄弱,但現在,中國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和7%的水資源,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中國不僅在全國范圍內消除了極度貧困,其農業發展對全球糧食安全也做出了杰出貢獻。
目前,全球糧食系統已無法滿足養活大量人口和實現地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發展和國際合作,是提升全球糧食安全的積極舉措。
屈四喜表示,作為聯合國消除饑餓的主要機構,應積極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推廣中國的發展經驗,世界糧食計劃署正在籌劃以楊凌電子商務發展為例,積極向發展中國家分享成功經驗,擴大南南合作影響,助力發展中國家實現農村減貧和確保糧食安全。
種子是農業“芯片”,種子安全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中國中化農業事業部總裁、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說,種業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必須跨越的難關。先正達集團將面向全行業打造開源式研發創新平臺,與全球農業領域同仁并肩同行、開拓創新、共贏發展,為中國農業生產節能減排、保障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以實際行動面向全球農業生產者提供科學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
會場內外,線上線下,“合作”成為共同呼聲。嘉賓們結合當前全球糧食安全現狀,分享各自在糧食安全方面的前沿信息,研判市場合作前景,提出深化合作的務實建議。
現代農業高端論壇作為農高會的主旨活動,自2000年以來已成功舉辦了20屆,有來自美國、加拿大、荷蘭、哈薩克斯坦等30多個國家的官員、知名專家在論壇發表演講,推動了中外農業科技交流合作,以農業為紐帶為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做出了積極貢獻。(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