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1日是我國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營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激發學生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的熱情,6月9日上午,在第17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絲路非遺文旅音樂會及非遺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在碑林區建國路小學隆重舉行。
活動現場,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精湛的傳統技藝吸引著孩子們好奇的目光,讓他們在感知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爭做小小非遺文化傳承人。
三樓音樂會分為“絲路華章、絲路新聲、非遺璀璨”三個篇章,在“擊鼓宣樂”中開始,在“鳴鐘止樂”中結束。
活動中,被譽為“中國音樂活化石”的長安古樂奏響了千年前的“中國交響樂”,讓在座的嘉賓夢回漢唐。藝術家們表演的阮樂組合《茉莉花》、表演唱《敕勒歌》、女聲獨唱《共筑中國夢》承古爍今,繼往開來。孩子們用舞蹈《大老碗》展現了關中民俗民風,用國學誦讀讓經典永流傳。西安市政協委員、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紅帶領全場齊唱《我和我的祖國》把音樂會推向高潮,大家一起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一起走向繁榮富強。
演出結束,嘉賓們移步學校操場參觀了學生精心制作的剪紙、面塑、風箏、皮影等非遺作品,與非遺傳承人和孩子們互動交流。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碑林區建國路小學積極打造“三個課堂”,強化五項管理,優化課后服務,積極落實文化育人,環境育人和課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學校結合地域特點和學生實際,研發本校的非遺課程。課程內容以24節氣為主線,分“春花”“夏風”“秋月”和“冬雪”四個單元,共設“陜北面塑”“傳統戲曲”“合陽木偶”“長嘴壺茶藝”“泥塑”“造紙術”“皮影”“紙鳶”“剪紙”“木板年畫”等20項課程內容。按照課程計劃,定期邀請非遺傳承人及專家團隊進班授課。通過動態展演、互動交流等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搭建共享資源平臺,課堂讓全校師生、“名校+”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讓非遺與現代生活相連接。
長安古樂,清曠悠揚;非遺璀璨,歷久彌新。非物質文化遺產因為有了孩子們的喜愛與傳承,將讓這些中華傳統瑰寶展露出勃勃生機。傳承非遺文化,感受非遺魅力,建國路小學一直在踐行著。(文武 記者王路)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