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汽車官方宣布自今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目前,比亞迪總裝西安工廠日生產汽車2000輛。 記者 袁景智攝
7月20日,陜西經濟半年報出爐。今年上半年,陜西經濟以4.2%的增速呈現出總體平穩、進中向好、質效提升的態勢。
在這份成績單背后,是上半年經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面對疫情階段性沖擊和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等超預期因素影響,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經歷了很不尋常的過程。與全國情況相似,陜西也經歷了內外超出預期的多重挑戰和考驗,爬坡過坎的壓力很大、困難很多、任務很重,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是難中求成、來之不易。
觀察陜西經濟,上半年發展曲線勾勒出極不平凡的歷程:面對內外部階段性、突發性因素的沖擊和影響,陜西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證把握“穩”與“進”。特別是二季度以來,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陜西聚焦穩增長、聚力促發展,落實落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謀深謀實各項工作舉措,有效應對復雜形勢和下行壓力,全省經濟加速恢復,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暖。
“穩”的態勢沒有改變
穩經濟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今年以來,“穩”的主線,貫穿陜西經濟發展始終。
保能源安全和糧食安全,是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支撐。
7月,“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正在進行中。陜西充分發揮煤炭資源優勢,扭住“保量”和“穩價”兩個關鍵,有序釋放煤炭優質產能,統籌做好運力安排,暢通煤炭產供儲銷體系運轉……隨著一列列滿載煤炭的火車從陜西榆林、延安等地按時發出,沿著鐵路“大動脈”駛向河北、山東等地,陜西以實際行動扛起保供責任,發揮了煤炭保供“頂梁柱”作用。據統計,上半年,陜煤運銷集團煤炭鐵路運量累計6261.84萬噸,同比增長18.3%,其中自產煤鐵路運量累計5760.44萬噸,為“北煤南運”全國能源保供和穩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
夏糧豐則全年穩。
芒種前后,自東向西,秦東大地夏收序幕拉開。2021年,素有“陜西糧倉”之稱的渭南,遭受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霖天氣影響。“當時許多人心里對來年收成都沒底。”渭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俊麗說,“必須向科技要產量,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隨著一個又一個豐收的捷報傳來,張俊麗懸著的心終于放下了。截至6月17日,渭南市夏收小麥442.7萬畝,進度99%以上,夏播玉米247萬畝,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統計顯示,上半年陜西夏糧總產創2000年以來新高,農業生產穩中向好。夏糧喜獲豐收,為穩物價保民生、穩定經濟大盤、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提供了堅實支撐。
疫情下,多數行業遭遇沖擊,中小微企業首當其沖。
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商賬期縮短等因素影響,陜西邦華新能源動力有限公司業務發展受限,流動資金短缺。得知情況后,陜西稅務部門主動幫扶企業辦理存量留抵退稅。很快,企業就收到一筆457.73萬元的退稅款,這讓正處于發展困境企業的負責人喜出望外。截至6月25日,陜西已為近6萬戶納稅人辦理留抵退稅529.4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是受益主體。
面對市場主體的新困難、新訴求,省委、省政府科學研判,政策靠前發力,陜西“穩”的舉措更加精準——
在落實落細一季度經濟穩增長措施基礎上,陜西在國務院印發6方面33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后,迅速出臺我省6方面39條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配套細則。與此同時,圍繞重點行業、聚焦重點群體的有力舉措紛至沓來……助企紓困、兜牢民生底線,一系列因時應勢進行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的關鍵性舉措相繼推出,在助力市場主體更好發展的同時,更為經濟爬坡過坎卸擔子、強信心。
一系列穩增長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全省經濟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企穩回升,主要指標逐月加快、好于全國水平,經濟“穩”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三次產業穩步增長,增速均快于全國平均水平。從農業看,畜牧業快速增長,夏糧生產再獲豐收;從工業看,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國5.2個百分點,生產穩步向好;從服務業看,在現代服務業的有力帶動下,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自2021年以來首次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三大需求不斷擴大,回升勢頭明顯。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穩定在9%以上,在全國的位次逐月前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負轉正,消費需求穩步釋放;出口同比增長28.7%,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市場主體活力持續增強,就業形勢持續好轉。截至6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同比增長9.8%,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數量居全國第8位。其中,“五上”企業增長7.7%。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GDP的51.7%,在擴大就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進”的勢能加快聚集
進中向好 質效提升
陜西始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穩”的前提和基礎上奮力求“進”。
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我省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
陜西聚焦關鍵,緊抓重大項目建設“牛鼻子”,推動重大項目早開工,全力推進重點領域投資:虎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陜西舉行一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全省620個省級重點項目中新開工項目開工128個,開工率57.9%,重點項目建設實現良好開局;6月19日至23日,陜西開展2022年重點項目觀摩活動,這是省委、省政府連續第三年在全省范圍組織開展重點項目觀摩……上半年,全省新開工項目數量增長9.1%。在持續強化項目投資拉動下,上半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穩定在9%以上,始終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主動出擊,這是虎年不少工業企業奮進的寫照。
在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公司新建成的“黑燈工廠”,機器人手臂、全自動數控機床、全流程危廢處理……“科技”與“智慧”已經成為這家企業發展的新名片。“我們在S變速器生產車間實施的智慧物流項目,使生產物料自動配送的及時性提升10%以上,配送效率大幅提高。”法士特集團副總經理寇植達說。
創新,是企業攻堅克難、成長壯大的密碼,也是經濟穩中有進的動力源泉。
如今,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這個陜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轉化“特區”,已成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截至目前,延長石油、陜投集團、陜西有色集團等16戶省屬工業類企業進駐秦創原國企創新中心;全省已有52家高校全面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大批科創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生長,越來越多的科研成果選擇就地落地轉化。今年以來,全省評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0125戶,達到去年全年的90%;1766戶企業完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評審,新增上市企業5家(含過審),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43.3%。
躍動的數字背后,是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跑得更快、拉得更多,貨值更高、運距更遠,中歐班列長安號猶如一個強大的引擎,讓陜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聯系更加緊密。上半年,長安號開行1791列,班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西歐”線路從原來的15條增加至17條……一條條“黃金通道”為陜西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通道提供關鍵支撐。
轉型升級動能持續釋放,“好”的態勢更加堅實;“進”的勢能加快聚集,陜西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蓄積。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在爬坡過坎中推動高質量發展
審視上半年陜西經濟,既要看到來之不易的成績,也要清醒看到,宏觀經濟中不確定因素較多,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穩固,疊加自身結構性矛盾未發生根本轉變,穩經濟大盤挑戰仍然艱巨、任務依然繁重,穩經濟還要付出艱苦努力。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重點項目建設既關乎當前的生產力,又關乎長遠的經濟結構。6月30日,延長石油榆神50萬噸/年煤基乙醇項目在陜建成中交、延長石油30萬噸/年CO2捕集裝置順利投產……重大項目不斷落地、建成、投運,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
省統計局投資處梁愛萍說:“下階段,我省應狠抓大項目落地、好項目入庫、新項目論證,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強化要素保障,穩住民間投資,擴大高技術投資,以高質量投資引領高質量發展。”
——搶抓RCEP生效機遇,截至目前陜西共為30余家出口企業簽發RCEP原產地證書;7月19日,第六屆絲博會陜臺經貿合作推介會在廣州舉行;7月20日,首趟中歐班列“十西歐”集結班列開行;8月14日至18日,第六屆絲博會將在西安舉行……陜西經濟的“磁力”和潛力持續顯現。
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統計師胡清升表示,下一步,我省應圍繞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穩定外貿企業生產經營,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完整和穩定,推動全省外貿外資平穩發展。
——7月17日晚,西安城墻南門慶典廣場,市民們沉醉于古都的夜生活中。今年以來,陜西常態化開展“秦樂購”系列促銷活動,西安、銅川、榆林等地紛紛發放消費券……隨著一系列激活消費市場政策密集出臺,復蘇“暖意”正在釋放。
省統計局貿易外經處章偉表示,當前,全省消費市場加快恢復,積極變化明顯增多。下階段,我省應更加突出需求牽引,推動消費加快復蘇。
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下階段,我們要用足用好、落實落細近期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政策,全力以赴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胡清升說。(記者 王向華 蘇怡)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