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許鵬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80歲高齡的孫愛蘭始終踐行著這一美德。孝敬老人,她盡心盡力;撫養棄嬰,她視如己出;幫扶他人,她無私奉獻,被當地群眾稱為最有愛心的母親。她先后榮獲陜西省第七屆道德模范、第九屆“榆林好人”等榮譽稱號。
“榆林好人”孫愛蘭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撫養棄嬰 視如己出
孫愛蘭一歲喪母,從小缺少媽媽的陪伴與疼愛,她深知母愛是多么重要。
1980年的一天,一位婦女抱著一個嬰兒站在她家門口,說自己沒辦法撫養這個撿來的嬰兒,乞求好心人收養。已是三個孩子母親的孫愛蘭沒有拒絕,抱回孩子精心喂養。然而三個多月后,那個婦女再次登門,說自己是孩子的外婆,想接回孩子。雖然萬般不舍,但在孩子外婆的保證下,孫愛蘭忍痛將孩子還給了其家人,并在后來的日子里一直關注著孩子的成長情況。
1984年,孫愛蘭回家時在水渠里發現一名棄嬰,她沒有絲毫猶豫,將孩子抱回家中撫養。兩年后,她偶然聽說孩子的親生父母是吳起人,便背起孩子、拿上干糧,踏上了為孩子尋親之路。去吳起路途遙遠,有時還可以攔到順路的馬車捎她一段,但大多時候她只能步行趕路。到了吳起后,經過多番打聽,孫愛蘭終于找到孩子的親生父母。孩子的父母后悔不已,握著孫愛蘭的手久久不肯松開。
1985年,有人得知孫愛蘭對收養的棄嬰視如己出,便悄悄將一名女嬰放在她家門口。盡管當時生活貧苦,人到中年的她還是硬著頭皮留下了這個孩子,并給孩子起名“添甜”。她覺得這個女兒的到來,給生活帶來了甜美,也希望孩子從此的生活一直都能夠甜甜蜜蜜的。添甜自從來到家里就成了寵兒,吃穿用度都是家里最好的,孫愛蘭將添甜供至大學畢業。如今,添甜已結婚生子,生活幸福甜蜜。
孝敬老人 用愛陪伴
1988年,孫愛蘭父親患病后臥床不起,由于哥哥在縣城上班,姐姐遠嫁西安,照顧父親起居的重擔就壓在了孫愛蘭身上。她既要照顧子女,又要服侍老人,父親喪失了自理能力,她每天喂吃喂喝,擔心父親長褥瘡,每天還多次為父親翻身,擦洗身體。
這樣的日子她堅守了整整半年,直至父親離世。哥哥姐姐感到很內疚,孫愛蘭說:“咱是一家人,你們有難處走不開,我盡孝也是一樣的。”
2001年,孫愛蘭九十多歲的公公不慎摔癱,臥病在床,其他兄弟忙于工作,無人照料。她對丈夫說:“人老戀故土,咱們回老家伺候爸吧。”她和丈夫舉家搬回鄉下,夜以繼日地堅守了三年多,一直到老人安詳離世。
幫扶他人 無私奉獻
1990年起,孫愛蘭靠著平日節省出來的錢捐助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2010年,她出版了長篇小說《環子》,將所售4000多冊書的書款全部捐給了一名身患尿毒癥的孤兒。2018年,孫愛蘭將自己歷時8年走遍中國的所見所聞寫成了人生的第二部書《天涯樂游》,出版的書籍全部捐贈給縣里的養老院,她希望這本游記能夠帶著老人們看看外面的世界,充實他們的晚年生活。
孫愛蘭還組織有剪紙特長的殘疾人成立了靖邊縣塞北巧手剪紙協會,幫大家設計作品、開拓銷路,為他們帶來了經濟上的收益,并幫助他們建立了自信,實現了人生價值。
孫愛蘭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孝老愛親的中華傳統美德,用真心感動著身邊的人,用熱心溫暖著身邊的人,她說:“只要自己身體還行,就一定要幫助他人、奉獻社會,將孝老愛親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