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綿的樟子松、沙柳、檸條、花棒生機盎然,牢牢拴住腳底黃沙……多年來,在“三北防護林”工程高質量推進下,經過一代代治沙人艱苦卓絕的治沙造林,我國四大沙地之一的毛烏素沙漠如今已綠色綿延,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原先種植的樹木因為生命周期短、樹干老化,到了生理退化階段,防風固沙的作用大大降低。加之榆林地處干旱半干旱地區,生態本底脆弱,同時資源開發導致生態遭到破壞,尤其是煤炭采空區引起地面沉降塌陷、地下水位下降,‘二次沙化’的風險日益凸顯。”在感慨創造毛烏素沙漠治沙史奇跡的同時,省政協常委、省民革副主委楊東明直面當前毛烏素沙漠出現的新問題。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陜北人,楊東明親身感受到毛烏素沙漠惡性沙化的嚴重,也親眼見證了大片“明沙”被綠色一點點覆蓋的艱苦努力。如何守好來之不易的綠色成果,是他一直關注的前瞻性課題。
在前期多次調研后,楊東明細致梳理分析毛烏素沙漠現有防護林生長、林種等情況。他發現,沙區灌木林大多為30年前的飛播造林,植物生長密度過大,已超過沙地土壤承載能力,因林木生長空間不足、林種結構單一,多以楊樹、柳樹、花棒、檸條為主,植物群落穩定性、抗逆性較差。
“此外,榆林區域內煤炭資源開發造成的土地沉陷問題,也對毛烏素沙漠的生態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土地沉陷過程中,植物根系被嚴重擾動,加上地下水位下降,草地風蝕沙化加劇,對防護林造成破壞,且規模化沉陷區治理項目難以實施,生態修復基金沉淀、使用效率低,采煤沉陷區治理工作推進緩慢。”楊東明說。
治理毛烏素沙漠需要久久為功。楊東明建議,應從體制機制、政策制定、資金安排等多方面予以支持,把毛烏素沙漠納入黃河流域荒漠化防治區,支持榆林開展科學綠化試點試驗,因地制宜建設喬灌草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同時,要抓緊羊子、光伏產業和生態協調發展的研究,引入其他產業參與治沙,加強合理的人為主動干預,創新治沙模式,調整林地生態管護政策,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利用社會力量開展生態修復治理,系統提升沙區生態產品生產能力,實現從防沙治沙到養沙用沙。
楊東明認為,還應將榆林列為黃河流域礦區污染治理和生態修復試點,在確保生態效益的前提下,突破土地、林地和生態修復基金政策制約,按照林地、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的要求進行規模化、成片化治理。 (記者 白瑤)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