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唐冰
作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陜西擁有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落腳點等重要紅色資源,這片土地上鐫刻著紅軍長征的腳印。
據了解,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的建設,以紅軍長征落腳陜西“勝利”為主題,突出“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地位,按照“一路三線十二區多點”空間布局系統謀劃建設項目,主要涉及延安、商洛、榆林、寶雞等7個市43個區縣。
延安推出《阿良的長征》《延安延安》等長征主題文藝精品,寶雞市太白縣打造“重走紅軍路、再塑紅軍魂”紅色研學路線……按照《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明確的目標要求、時間表和路線圖,各地積極打造長征沿線旅游經典線路和特色文化展示點,推動落實各項建設任務。
8月30日,省政協召開“加快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協商座談會,各市政協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建設實際,就高質量完成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任務、協調推進長征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建言獻策。
西安市政協:形成“省市縣”工作合力
對照《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西安市列入“長征主題紀念設施和遺址名錄”共10處;納入“近中期重點建設項目表”項目共4個;納入“建設項目庫表——保護傳承類”的項目共3個。自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啟動以來,西安市委、市政府注重從健全國家文化公園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提升完善基礎設施、培育長征文化品牌等方面發力,扎實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針對目前存在的基層工作力量薄弱,建設資金投入不足,部分革命主題紀念設施在地標打造、場館設計、展陳單元等方面較為單一的問題。西安市政協建議,省級層面加強協調指導,定期督導,推動建立會商合作及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形成“省市縣”三級工作合力,統籌推進項目建設。探索實施A級景區行業管理,深挖長征文化內涵,突出“精品意識”和“文化意識”。探索“工程項目+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規劃編制、機制創新等方式,持續推進和強化基層文保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
寶雞市政協:點線面結合打造特色品牌
在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寶雞市注重保護利用,圍繞長征革命舊址和文化遺存深入開展文物普查,列入長征片區不可移動革命文物7處。打造“重走長征路”精品研學線路3條,鳳縣革命紀念館、太白縣黃柏塬鎮紅軍標語紀念館分別確定為陜西省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和寶雞市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結合建設實際,寶雞市政協認為,各地長征革命文化資源不平衡,建設內容與規模上也不平衡,資源影響力也有差距,建議堅持“重點突破、有序推進、量力而行、全面發展”的原則,統籌各地分類實施規劃、建設、宣傳、推廣等工作,采取點線面結合的布局模式,在每個地區率先打造1—2個特色品牌,使開發與推介同頻共進,建設與運營相得益彰,促進我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協調發展。同時,可參照貴州省等地出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條例的做法,及時制定與我省建設相適應的法規,從制度層面解決保護、建設、管理、利用、維護過程中面臨的具體問題。
延安市政協:強化縣區責任 彰顯使命擔當
延安是長征勝利的落腳地,是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節點。省政協委員、延安市政協副主席徐長玉在代表延安市政協發言時介紹,延安共有長征題材紀念設施和遺址148處。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中,吳起鎮片區、甘泉下寺灣片區、富縣直羅鎮片區、子長瓦窯堡片區、志丹紅都片區、寶塔片區都列入了重點基礎工程范圍。
“2020年9月,延安被列為革命專題類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成為全國唯一的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設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責無旁貸。”延安市政協指出,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存在認識不足、站位不高,項目儲備不足和資金缺口較大的問題,建議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相關縣區強化使命擔當,利用好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政策和機遇,把長征紅色資源與其他文化資源有機融合,統一管理、統一開發,積極推動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帶動沿線鄉村振興,讓紅色資源全方位賦能鄉村經濟發展。
榆林市政協:構建生態廊道打破交通瓶頸
根據《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榆林市共有長征主題紀念設施和遺址50處,其中定邊縣27處、清澗縣7處、神木市5處、橫山區6處、綏德縣2處、吳堡縣3處。
榆林市政協指出,長征資源呈現蜿蜒曲折、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資源分散、各自為戰,缺乏有效整合和整體開發規劃,在保護與利用兩方面都存在不容忽視的薄弱環節,文化遺產的精神傳承功能體現不足。
“基礎設施不完善和交通網絡瓶頸是制約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榆林段)建設的主要因素之一。”榆林市政協建議,應構建榆林市長征綠色生態廊道,加強沿線自然空間的保護和生態修復;推進榆林市長征沿線規劃鐵路、公路、機場等的建設,形成綜合榆林市立體交通快進網絡;提高重要節點通達能力,織補末端交通、打破交通瓶頸;提升榆林市旅游交通運輸服務品質,促推長征沿線鐵路專列、長征公路客運專線規劃運行等。
漢中市政協:弘揚紅色文化打造精品力作
在《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指導下,漢中市以列入全省12個重點片區之一的洋縣華陽片區為核心,積極推進紅二十五軍華陽紅石窯司令部、羅家院政治部舊址保護提升,對舊址原有建筑進行全面保護維修,設置革命文物展館,成為漢中市紅色教育的重要場所。此外,紅二十五軍軍部留壩舊址、上沙窩紅軍舊址等項目的謀劃和實施,有力地推進了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漢中市政協指出,域內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項目當前仍處在基礎設施的建造完善階段,長征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能力相對較弱,反映長征歷史和長征精神的文化衍生品相對匱乏,尚未進入由物質實體陳列展示向文化產品輸出供給轉化的“蝶變期”。
漢中市政協建議,應聚焦長征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發揮文化藝術原創能力,以長征文化研究成果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方向,以文學、音樂、美術、影視等藝術形式為載體,創作富含紅色文化特質的精品文藝作品。
商洛市政協:打造鄉村紅色文化品牌
對照《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陜西段)建設保護規劃》,全省長征主題紀念設施和遺址名錄中,商洛共有3類45處,自2020年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商洛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組織開展調研督導,市直有關部門和各縣(區)結合,認真研究策劃并組織實施項目。
省政協委員、商洛市政協副主席夏啟宗介紹,近年來,商洛市深入發掘紅色文化資源,完成《紅二十五軍長征》《紅色記憶》等紅色影片拍攝,成功舉辦商洛市革命文物圖片展,參觀人數達20多萬人次。此外,正在建設的秦嶺博物館布展策劃中專門設計了“紅色商洛”展廳,展出商洛革命文物,弘揚紅色文化。
商洛市政協建議,應加大紅色資源的挖掘、利用力度,策劃“重走長征路”等一批紅色旅游線路,打造鄉村紅色文化品牌。以紅色文化為魂,將革命經典與革命精神、紅色基因傳承相結合,開發VR等沉浸式、體驗式的數字化項目,講好“紅色故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