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鳴的火車汽笛聲,儼然已成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象征。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每天發出的數十列中歐班列長安號,“牽引”著陜西更加深度地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中。
10年時間,以中歐班列長安號為起始,陜西扎實推進“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通過打造“陸、空、網”立體交通樞紐,以物流帶動人流、資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動,其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作用正在不斷顯現。
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在“忙碌”的起重機將一個個集裝箱搬運裝車。受訪者供圖
更重要的是,這條國際貿易通道還給了我們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通過基于陸空網絡形成的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連接起來,讓人們的命運彼此關聯,從中尋找新的發展機會。“鋼鐵駝隊”馳而不息
曾經,絲綢之路上駝鈴陣陣,商旅往來不絕。如今,在這條綿延2000多年的通道上,被稱為“鋼鐵駝隊”的中歐班列更加頻密地穿梭往返。
從西安出發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正是這“鋼鐵駝隊”中的一支。
時間回到2013年11月28日,首趟中歐班列長安號在人們滿懷期待的目光中緩緩駛出,載著機械配件等貨物,駛向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最初,中歐班列長安號年開行量只有百余列;如今,這趟國際貨運班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帶貨王”。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中歐班列長安號開行3045列,較去年同期增長37.3%,運送貨物總重27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47.7%,開行量、貨運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標穩居全國第一。
“作為國家地理幾何中心和古絲綢之路起點,西安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戰略地位。”西安國際港務區自貿區港口局局長馬理告訴記者,“經過10年的探索發展,中歐班列長安號完成了從‘追趕者’‘跟跑者’到‘領先者’的角色轉換。其頻次穩定、鐵路硬件設施和樞紐功能領先,能夠有效支撐全國貨源分撥集散需求。”
8月30日,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正在忙碌的起重機在夕陽下,將一個個集裝箱搬運裝車。隨后,裝滿貨物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從這里出發,把全國各地集結來的貨品運往亞歐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由點連線,織線成網,中歐班列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國際貨運線路之一。
在過去的10年間,中歐班列已經從一條鐵路演變為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貿易大通道。順著這條通道,資本、貨物和信息在深居內陸的地區加速流動。
作為中歐班列的代表,中歐班列長安號乘著這股“向西開放”的東風,在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道路上行穩致遠——突破地域和制度的限制,通過跨區域的合作,為沿線的人們帶去新的選擇。 “空地一體”繁盛商貿
國際航線的拓展,讓陜西的口岸功能不斷提升。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至中亞、東南亞等地的三百八十六條客貨運航線。 受訪者供圖
絲路興,天下通。
6月初,4輛標有TIR標示牌的卡車,載著價值約百萬美元的機械設備及跨境電商產品,在陜西西咸空港綜合保稅區卡口發車,直抵哈薩克斯坦。
這標志著陜西省首條TIR國際跨境公路貨運線路的開通。“這將進一步促進我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中亞國家的多邊經貿合作,推進陜西對外開放高質量發展。”省商務廳一級巡視員陶紹卿表示。
TIR即《國際公路運輸公約》,目前全球有77個締約國,基本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通關系統具有手續前置、周轉速度快、性價比高、機動靈活等特點。中國于2016年7月正式加入該公約。
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向西開放的前沿,陜西近年來不斷強化對外開放觀念,扎實推進“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其高效的國際貿易通道,讓自身處于中國版圖中心的區位優勢充分顯現。
向內看,陜西高速公路網絡持續完善,形成連霍、京昆、包茂、福銀、滬陜等高速公路快速輻射網。高鐵路網格局不斷優化,實現了西安至北京、鄭州、成都、蘭州、銀川等城市快速直達。
向外看,10年間,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已開通西安至中亞國家等17條干線通道,實現亞歐地區主要貨源地的全覆蓋。
馳而不息的長安號,為“中國制造”走出國門提供了新選擇,也為開拓空中航線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車厘子搭乘圓通航空飛機,由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可直接運抵西安。這是陜西通過空港新城水果指定監管場地進口的中亞水果。“即到、即查、即驗、即放,讓進口水果的過程更加高效、快捷,也保證了水果的品質。”陜西鼎弘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阮籍表示。
國際航線的拓展,讓陜西的口岸功能不斷提升。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至中亞、東南亞等地的386條客貨運航線,其中國際航線83條,全貨運航線45條,開通4條第五航權航線。
至此,陜西“空地一體”的交通網絡逐漸清晰。循著“一帶一路”,我們可以看到空中航線縱橫交錯,陸上運輸往復馳騁,國際商貿互聯互通。 攜手共擴“朋友圈”
在前不久舉辦的第十屆中國西部文博會上,用哈薩克斯坦出產的面粉制作的花饃以及各式中亞特色產品,成為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展位上的絕對“明星”。
“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我們依托西安國際港務區的港口功能和中歐班列長安號構建的‘黃金通道’,與哈薩克斯坦開展了深度的產能合作。”西安愛菊糧油工業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劉東萌介紹。
“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陜西企業走出去的“催化劑”,走出國門“交朋友”已是大家的共識。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陜西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家機構建立了全方位的合作關系,“朋友圈”不斷擴大。
依托交通商貿物流中心的建設,在陜西舉辦的絲綢之路國際博覽會、楊凌農高會、歐亞經濟論壇等品牌展會的投資貿易促進功能也得以持續提升。
絲博會已成功舉辦6屆,共有近萬名境外客商前來參展尋覓商業合作“良機”;已成功舉辦29屆的楊凌農高會,如今已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市場認可、農民喜愛”的農科盛會和加強國際農業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
近年來,陜西自貿試驗區圍繞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特色化、首創性的改革創新舉措,不斷提升通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優化通關服務。
“開通的班列幫我們打通了向西出口的線路,大幅減少了物流成本,提升了交付時效,客戶滿意度也隨之提高,為我們企業穩定出口又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隆基歐洲區物流負責人劉頓表示。
內聯外暢的立體交通網絡不僅為商旅、貿易往來提供了便捷,也帶動了產業聚集、產城融合。陜西依托“一帶一路”形成的開放優勢,正加速轉變為高質量發展優勢。
“以前長安號是‘上門找客’,現在是一艙難求。”西安自貿港建設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袁小軍介紹,以前運輸的是機械設備、建筑材料等貨物,現在汽車整車、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日益增多。
10年來,中亞國家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本國發展戰略對接,讓合作成果廣泛惠及各國人民。如今,乘著中國—中亞峰會的東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們正攜手共擴“朋友圈”,奔向更加美好的未來。(記者 周明 見習記者 李子言)
9月3日,消費者在西安淳欣進口產品直購體驗中心(港務店)購物。越來越多國際產品走到陜西群眾的“家門口”。 本報記者 周明攝 數說
(記者周明整理)
以更加多元便捷的發展方式提升競爭力
——訪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盧山冰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陜西扎實推進“一帶一路”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其對外互聯互通的作用正在不斷顯現。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盧山冰認為,長安號作為中歐班列中運輸時效最快、線路輻射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綜合成本最低、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五最”班列,在陜西推進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長安號國際國內服務網絡體系的不斷拓展,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交融,促進陜西成為輻射全國、聯通歐亞的貨物集散中轉樞紐。”在盧山冰看來,長安號的開通重塑了陜西發展外向型產業的優勢,讓陜西的發展方式更加多元與便捷,提升了陜西構建交通商貿物流中心的競爭力。
作為國家地理幾何中心和古絲綢之路起點,陜西在推進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過程中,如何更好地促進資本、貨物和信息流動?
盧山冰認為,在促進資本流動方面,需要持續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在促進貨物流動方面,要高水平推進商貿物流大通道建設,打造陜西交通商貿物流節點;在促進信息流動方面,則要打造好交通商貿物流綜合性公共信息平臺。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走出國門“交朋友”已成為大家的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通過交通商貿物流中心建設,提升陜西商貿物流中心樞紐能力,推動國際貿易創新發展。同時,還要強化國際產能合作,提升陜西產業核心競爭力,并圍繞人文交流項目與合作平臺,提升陜西人文交流的水平。”盧山冰說。(記者 周明 見習記者 李子言)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