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吳國俊牽頭,聯合青島海洋科技中心、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廈門大學、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團隊攻克溫度、壓力等環境因素對參數觀測影響,傳感器長期漂移以及深海光學探頭高集成度封裝等多項關鍵技術,自主研制的多類海洋生物化學原位傳感器搭載國產“海燕”水下滑翔機在南海區域順利完成海試,連續獲取最大深度達1000米的生化參量深海剖面17個。這是我國首次通過水下滑翔機搭載自研傳感器的方式獲取深海生物化學剖面數據。
“提升海洋觀測能力是認識海洋、研究海洋的基礎。原有的浮標觀測或者觀測船定點取樣等方式,存在觀測點位少、范圍有限及觀測數據不精準等缺點。”吳國俊說,水下移動平臺搭載傳感器是同時滿足多學科、多參數同步進行海洋觀測以及多過程、多界面、多尺度綜合觀測的重要手段。
吳國俊介紹,團隊自主研制了硝酸鹽、葉綠素、多環芳烴、溶解氧、下行輻照度等海洋生物化學原位傳感器,并搭載國產水下滑翔機進行了海試,實現了大范圍、高時空分辨率生物化學剖面參數獲取,填補了我國可移動觀測的海洋生物化學傳感器領域空白,可顯著提升我國海洋自主觀測能力。
以目前國際海洋學界的研究前沿——海洋碳匯為例,吳國俊團隊研發的可移動觀測的海洋生物化學傳感器,為觀測和厘清海洋生物泵的儲碳效率與時空格局提供了關鍵數據。其中,葉綠素觀測數據可用于計算上層浮游植物的初級生產力,硝酸鹽與光照觀測數據是海洋生物泵的關鍵限制參數,溶解氧觀測數據可用于分析弱光層的顆粒物再礦化過程。
吳國俊介紹,本次海試同步進行了與國際先進傳感器的比測,剖面濃度變化趨勢、拐點深度和絕對濃度等比測結果顯示團隊研發的部分傳感器移動觀測能力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同時,團隊突破的多項關鍵技術在海洋傳感器領域具有通用性和推廣應用價值,為推動國產海洋高端傳感器產業化提供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團隊將在海洋觀測網傳感技術領域持續攻關,助力我國“海洋生態環境健康實時監測”“厘清海洋碳匯格局與增匯潛力”等建設。(記者 霍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