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唐風漢韻弦歌不輟 千年古都今朝更盛

2023-10-24 10:33:03  來源:新華社  


[摘要]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來到唐長安城,留下千古絕唱《長恨歌》。不久前,在西安華清宮,塞爾維亞音樂人飛龍觀看實景舞劇《長恨歌》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賀占軍 蔡馨逸

  一千多年前,詩人白居易來到唐長安城,留下千古絕唱《長恨歌》。不久前,在西安華清宮,塞爾維亞音樂人飛龍觀看實景舞劇《長恨歌》時,感動得熱淚盈眶。

  古今中外,悄然連接。

  承載周秦漢唐悠悠文脈,新時代的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區龍頭城市和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正處于戰略機遇疊加期、政策利好釋放期、綜合實力提升期,長期積累的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等優勢正在持續迸發,文旅帶動消費的獨特優勢正在集聚釋放,輝煌歷史與活力今朝已然融匯成發展的澎湃動力。

  西安大唐不夜城夜景(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古今交融綻活力

  3100多年建城史、累計1100多年建都史將歷史印記鐫刻在西安的鼓樓高墻、街頭巷尾。登上古城墻,摸一摸有著六百余年歷史的城墻磚;走進碑林,讀一讀刻刀雕琢的傳統文化經典;穿梭在城市里,循著書院門、朱雀路、琉璃街品一品古今之變……想要訪古,在這座城市再容易不過。

  而今,不用人們去尋找,歷史便翩躚而來——

  走在大唐不夜城,穿過寫滿詩詞的燈飾,受“李白”之邀吟詩作對;步入“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換上唐裝漢服當回古人,賞一曲霓裳羽衣;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跟隨研學導師體驗考古,挖掘塵封的歷史;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戴上VR眼鏡,“地下軍團”倏然在眼前復活……

  當深厚文化底蘊經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統文化的時代化表達讓西安文旅產業迸發新活力。攜程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目的地為西安的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261%,跨省訂單占比近七成,增長305%。

  “到西安旅游就是來感受‘穿越’!”來自上海的游客蘇明軒興奮地說。一身唐裝的她衣袂飄飄、環佩叮當,對著相機露出自信大方的笑容。

  受沉浸式氛圍感染,歷史文化鮮活地存在于日常生活。穿著唐裝漢服游西安,成為眾多年輕人鐘愛的旅游方式,為文旅消費帶來新熱點。

  唐裝漢服輕舞,穿著中國傳統服飾、行走在現代都市的年輕人,成為飛龍眼中最別致的風景,他忍不住拿起相機,記錄下一個個“古今同框”的瞬間。“這些年輕人熱愛自己的傳統文化,他們穿著古裝時的自信、瀟灑就是最好的證明。”飛龍說。

  文化創新帶動產業發展。今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布的“WIPO全球獎”中,西安可視可覺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榜上有名。這家文化科技公司通過數字化手段創新文物和中華傳統文化呈現方式,摘得世界知識產權領域最高獎。放眼全市,西安推進文化產業轉型升級,2023年上半年,全市規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350.35億元,增速13.3%。

  見微知著,創新精神已然融入這座城市發展的血脈。2022年底,西安獲批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一個個科技成果正加速轉化,新興產業重點項目正在加快建設。今年上半年,西安規上新興產業產值突破2526億元,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的60.3%,同比增長7.8%。

  競逐新賽道,西安動力強勁。

  文化沁潤更自信

  梧桐成蔭的城區街道里,悠揚的提琴聲從街邊的陽臺傳出,路人停下匆匆腳步,凝神欣賞。“家門口”的“陽臺音樂會”,盡顯西安的浪漫與文藝。

  “暗聞歌吹聲,知是長安路”。從古至今,音符在這座城市里從未停止流淌。

  9月12日,西安市新城區“遇見城墻·非遺韻”非遺集市上,表演者在進行秦腔演出。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秦腔,是西安人聽不膩、唱不完的鄉音,飄蕩在環城公園的綠蔭下,回響在易俗社文化街區的戲臺上;交響樂,是東方古城與西方藝術的交融,在大劇院舞臺上帶給觀眾高雅享受,在戶外演出中奏響親民樂章;民謠,是當代人唱給自己與生活的“情歌”,哼唱著市井繁華、人間煙火,為城市增添青春活力……

  打造“音樂之城”“書香之城”“博物館之城”,西安用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場所、活動供給精神滋養,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9月12日,西安市新城區“遇見城墻·非遺韻”非遺集市上,游客在了解陜西皮影。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在城墻腳下,一處廢棄多年的廠房如今變成了年輕人鐘愛的文化休閑生活聚集地。西安“00后”劉佳通常會在這里待上大半天,喝咖啡、逛市集、做手工、聽音樂……

  老菜場文化創意街區的前身是西安市平絨廠,全面停產后被改造為綜合農貿市場。在這里生活了近20年的湯偉還記得當時的場景:“小商販和居民雜居在一起,由于沒有上下水和保潔,夏天蚊蟲滿天飛,在城墻下遛彎的人到了這一段都繞著走。”

  2019年開始的一場城市更新,在保留居民原有生活狀態和市井風貌的基礎上,注入文化因子和消費業態,讓這里煥然一新。“生活環境好了,還吸引了這么多年輕人來休閑,我們住在這兒覺得舒坦、自豪。”湯偉說,他開在街面上的洗車店一到周末生意火爆。

  基于城市文化特色,用創意下足“繡花”功夫,西安眾多“老面孔”變身“新地標”,活化展示人文魅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文藝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西安演藝”“西安影視”等文藝品牌中一脈相承的現實主義、鄉土氣息、家國情懷,用文化風骨帶來鼓舞人心的力量。

  獲評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的話劇《路遙》正在全國巡演。“活著,像牛一樣耕作,倒下,像土地一樣奉獻;只要沒有倒下,就該繼續出發!”舞臺上,路遙的剖白感人至深。演出結束后,一位觀眾激動地說:“堅守初心的精神,永遠煥發生機,一定不能丟!”

  陜西文化學者肖云儒說,一座城市因文化而富有底蘊。在西安,文化資源正在被打造成文化品牌,歷史文化積淀正在轉化為經久不息的文化自信。

  開放合作贏未來

  西安半坡博物館玻璃展示柜里,一支陶塤滄桑古樸。6000多年前,先民們在半坡遺址寫下中華文明序章。距博物館10余公里外,以陶塤為原型設計建造的長安樂·一帶一路文化藝術中心里,第九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日前拉開帷幕,多國藝術家共同譜寫絲路新樂章。

  10月16日,來自斯洛伐克法帝西摩劇院的默劇表演藝術家弗拉基米爾·庫利塞克(左)在西安永興坊進行惠民巡演。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的戲臺上,格魯吉亞舞蹈演員盡情起舞,臺下掌聲、歡呼聲經久不息。“以舞蹈為媒,我們希望讓中國觀眾了解格魯吉亞民族風貌。”首次來到中國的格魯吉亞青年演員安娜說,藝術是全世界共同的語言,此次藝術節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間文化交流搭建了廣闊平臺。

  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絲綢之路博覽會、歐亞經濟論壇……一場場對外交流活動成為西安溝通世界的橋梁。

  10月12日,西北工業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在阿拉木圖市正式啟用,標志著中國高水平大學在“一帶一路”首倡之地正式開始辦學。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李言榮說,分校將以人才培養為抓手,推動兩國教育模式深度融合;以碩士培養為切口,推動高水平辦學;以人才培養為橋梁,推進科研合作協同創新。

  從文化藝術到教育科技,西安對外人文交流領域的合作不斷走深走實。

  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10年間,古絲綢之路起點城市西安,以奮進、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新機遇,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圈”:與33個國家的40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韓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在西安設立總領事館;中歐班列長安號開通17條國際干線,實現亞歐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386條客貨運航線,“絲路貫通、歐美直達、五洲相連”航線網絡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古都西安正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目標,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把發展成果轉化為生活品質;把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作為最大開放機遇,全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古都西安,未來可期。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西安 旅游 唐風漢韻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