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陜西新中盛農牧發展有限公司10萬只湖羊養殖場。
府谷縣運煤專線上,車輛川流不息;榆陽區10萬只湖羊養殖場里,標準化流水線運作井然有序;綏德縣夜市人頭攢動,商販吆喝聲不絕于耳……眼下的榆林,民營經濟活力四射。
榆林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榆林規模以上非公企業達2851戶;全市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806.34億元,占GDP比重為37%,增加值居全省第二,僅次于西安。數據折射出榆林非公企業發展正逐步回暖。
今年以來,榆林扎實推進“三個年”活動,在政策支持、融資增信、人才引留等方面不斷發力,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出一系列探索和嘗試。陜北“黃土地”正逐漸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金土地”。
“百強縣”率先破題
8月初,2023中國百強縣榜單出爐,府谷縣再次入選。“百強”背后,民營經濟撐起了府谷縣域經濟的“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去年,府谷縣非公經營主體總數2.4萬戶,民營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近60%,高于全省8個百分點。
在今年6月舉辦的榆林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府谷縣縣長武靜表示,府谷把民營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核心任務來抓,持續在推動創新、踐行“雙碳”戰略、優化環境等方面重點發力。
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府谷正不斷激活轉型發展“動力源”:圍繞10條產業鏈“雙招雙引”,設立10億元投資資金,引導民企拓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投資領域;培育專精特新、高新技術、科技創新企業30戶,3年新增經營主體1萬戶……
創建于1998年的府谷京府煤化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煤電、煤焦、煤化工產運銷于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見證了府谷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
2013年,府谷被確定為省級民營經濟轉型升級試驗區,開始了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的大膽改革。在這一背景下,京府煤化奮力轉型,打造了蘭炭生產全面閉合循環產業鏈。這不僅使企業有效節約成本,在產業升級浪潮中得以存活,也增強了該企業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今年,該企業獲得了省級大型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獎補項目資金126萬元。
“近年來,我們持續在蘭炭廢水處理、鎂渣綜合利用等方面進行科研投入,以綠色低碳為目標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12月19日,京府煤化總經理石棟告訴記者。
以京府煤化為代表,一批民企紛紛轉型。如今,府谷民營經濟呈現出產業耦合和高效循環的特點。府谷縣工業商貿局局長劉興政表示,府谷現已培育形成多個產業鏈,民營經濟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凸顯,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其中,全縣金屬鎂產量連續17年居世界首位,府谷成為全球最大的鎂生產供應基地。
府谷的先試先行,是榆林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20世紀90年代,創業浪潮席卷全國,榆北地區“村村點火、處處冒煙”,小煤礦、小石化企業紛紛涌現;進入21世紀,榆林“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民營經濟步入規范發展軌道;黨的十八大以來,以轉型升級為目標,榆林加快布局風電、光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民營經濟新一輪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榆林民營經濟在轉型升級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也探索出循環經濟模式、生態經濟模式、北元混改模式等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民營經濟發展模式。
如今,榆林民營經濟在GDP占比、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納稅占比等方面逐步提升,民營企業在科技創新、吸納就業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不斷凸顯。從企業上市來看,目前全市新三板掛牌企業5家,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企業423家,均為民營企業;從吸納就業來看,目前民營企業吸納就業人數達109萬人,占全市就業人口總數的51.7%。
今年4月,榆林發布《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若干措施》,旨在構建“普惠式紓困+直達式支持+滴灌式幫扶”助企體系,進一步激活民營企業發展動能。
“我們將持續開展中小企業能源化工轉型升級、中小企業煤化工研學等專題培訓,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強中小微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優化提升企業營商環境。”榆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二級調研員賀曄說。
超百億元“金融活水”解渴民企
長期以來,貸款難、擔保難、投資難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壯大的主要瓶頸。為解決這些難題,榆林重點發力金融支持。
陜西中盛農投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是榆陽區一家大型民營企業,成立5年來,總投資約7億元,但獲得的銀行融資很有限。
“農牧類企業缺乏可抵押物,作為免稅企業又難享受稅務類相關貸款政策,融資一直很困難。”12月15日,該公司副總經理姚雄偉告訴記者。
這一困境在今年得以“破冰”。在榆林市金融局牽線搭橋下,榆陽區榆正融資擔保公司和長安銀行在企業試點開展“活物”抵押貸款,安裝智能化羊子監控系統,通過抵押1萬只羊子,為企業授信2000萬元貸款。
“這不僅是我們‘活物’抵押貸款的首次嘗試,也讓更多農牧企業和農牧業經濟合作社看到了融資新的可能性。”姚雄偉說。
今年年初,榆林市印發2023年政銀企對接計劃。截至9月底,榆林市金融局已組織金融機構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108次,對接服務企業1486家,簽約授信478.07億元,目前已完成貸款投放150.22億元。
“自身經濟基礎弱、融資擔保難、管理規范性不足是許多民企的痛點。”榆林市金融局銀??瓶崎L薛瑞祺說,“我們鼓勵金融機構創新和推廣更多面向民營企業的個性化融資增信產品。”
同時,榆林著力幫助民營企業降低運行成本。
華能定邊新能源發電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風力、太陽能發電建設與經營為主體的新能源企業,在稅費優惠政策中受益不少。
“截至10月底,我們享受減稅降費4560.47萬元,為企業進一步開展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增強了我們干事創業的信心。”該公司財務負責人常亞紅告訴記者。
稅收政策輔導、企業重點項目申報實施、納稅風險提醒……自該公司成立以來,稅務系統的“稅務管家”團隊始終盡心盡力相伴,這讓常亞紅在工作上省了不少心。
去年,榆林5802戶次企業享受退稅115億元,其中5264戶次民營企業享受退稅95.54億元,占總退稅額的83.08%。
“真金白銀”的支持讓企業發展更有底氣。去年,榆林還設立了1億元中小企業紓困專項資金,神木市特別設立了1.5億元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
“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現階段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類制約因素,著力破解政策落實難、獲得融資難、成本降低難、轉型發展難,為民營企業清除路障、排除干擾,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榆林市市長張勝利表示。
厚植民企成長沃土
80家,127家,248家——2020年至2022年,榆林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逐年增加。
“雖然整體數量不多,但增幅連年全省第一。”12月20日,榆林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會長張澤告訴記者,“其中民營企業占比90%以上,說明榆林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潛力正在逐步釋放。”
“榆林持續加大民營企業扶持力度,以科技創新引領升級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榆林市科技局副局長張雄哲介紹,去年,榆林兌現秦創原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平臺等獎補資金6444萬元,持續提升企業研發投入強度。
張澤經營的恒達致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去年首次獲得了榆林市10萬元獎補資金。”張澤說。
此外,榆林市科技局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入庫工作,首創實施工業科技特派員制度,并聯合榆林市高新技術企業協會舉辦科技型企業培育培訓會等系列活動。
“榆林高新技術企業起步較晚,存在創新意識薄弱等問題,需要政府規范引導,企業加強創新,合力促進發展。”張澤說。
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也離不開人才隊伍的支撐。
2023年“榆林民營企業進校園專題選聘會”吸引了150余家中小企業參加。
“選聘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工作,是榆林培育企業人才隊伍、破解民營企業人才難題的一項創新舉措。”賀曄介紹,近年來,全市累計選聘2950名優秀高校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工作。
榆林市還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常態化“回頭看”,定期深入企業實地檢查畢業生工作情況,做到動態掌握管理。
“我們同步建立了激勵保障機制,對高校畢業生進行補貼,希望激勵廣大畢業生和民營企業創先爭優。”賀曄說。
“榆林將堅持以‘三個年’活動為牽引,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組織經濟工作,以‘店小二’理念為企業家提供優質服務。”在今年召開的民營企業家對話榆林經濟高質量發展暨招商引資推介會上,榆林市委書記張曉光表示,“我們將真心實意與企業家交朋友,真刀真槍解決企業家面臨的實際問題,讓廣大投資者在榆林順心工作、舒心生活、安心發展。”(記者 張樂佳 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