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妮委員以“思政課”主題,帶領師生走進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藝術人生,深情講述《黃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
□ 記者 趙婧
隆冬時節,暖陽和煦。延水河畔,濃縮了13年紅色風云的延安革命紀念館熠熠生輝。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圣地,是奪取全國勝利的出發點,也是哺育、滋養我的紅色故土。”站在大型組雕《旗幟》前,省政協委員、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劉妮深情回憶與延安的紅色情結。
“我的村子就是我的世界”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雪花那個飄飄,年來到……”出生于延安市寶塔區橋溝村的劉妮,年幼時常在村中一座哥特式風格的天主教堂前玩耍,伴隨著這段輕快的旋律,她踮起腳尖模仿舞臺上的演員翩翩起舞。
彼時,懵懂的她并不知曉,這段出自歌劇《白毛女》的旋律,就來自眼前這座她與小伙伴流連嬉戲的教堂和不遠處山坡上的數十孔窯洞,這里就是被譽為“中國革命文藝的搖籃”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
“小時候,總能聽到大人們絮叨一些‘魯藝家’的名字,冼星海、賀敬之、劉熾、于藍……聽著他們與村民相鄰為伴的趣事,仿佛那些一起吼民歌、排話劇、扭秧歌的場景就閃現在眼前。”劉妮回憶道。
魯藝的旋律、魯藝的秧歌、魯藝的文學……在魯藝的熏陶下,劉妮成了“魯藝迷”,不僅愛上了文學,還癡迷上了英語,夢想長大后成為一名優秀的作家或翻譯家。
時代洪流滾滾向前,祖國山河日新月異。然而,作為魯藝舊址所在地的橋溝村,卻仿佛被人們遺忘。“那時正值青春叛逆期,我甚至‘嫌棄’這個到處是黃土和窯洞的村子,越來越渴望離開橋兒溝、離開延安。”劉妮說。
上世紀90年代,劉妮以優異成績從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被分配到延安革命紀念館,成為延安歷史上第一位英文講解員。“可我還是不甘心,嘗試各種辦法去折騰,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闖蕩、打拼。”
一次“意外發現”,改變了劉妮的命運軌跡。一天,她在母親家中的抽屜里發現了一張老照片,是外婆與一位中年女性的合影。母親告訴劉妮,那個中年女性是魯藝著名演員熊塞聲,外婆曾是她女兒的奶媽。
“從延安轉移后,她一直記掛著橋溝村和你外婆。”母親說,每逢熊塞聲回延安參加慰民演出,總不忘接上外婆和家人一道去城里看戲……循著這條線索,劉妮發現,原來家中村里還“藏”著許多魯藝的故事。
追隨這些故事線索,劉妮在征集革命文物及史料過程中,又結識了很多“魯藝家”的孩子們。“我們一見如故,總有說不完的話。”在一次次深入交流和史料研究中,劉妮說,自己不斷被魯藝精神感召與洗禮。
“年輕的時候,我曾經以為橋溝村不足以成為我的世界。30多年堅持下來,當那些史詩般規模的魯藝青年集體走進我內心時,我才發現,我的村子才是我的世界,我愛它,也會守護好它。”劉妮動情地說。
永不過時的革命精神
參與歌劇《白毛女》選段《北風吹》創作時,張魯向同學借燈油才完成了作品;創作《黃河大合唱》時,錢韻玲熬制“土咖啡”為丈夫冼星海提神;由于繪畫材料不足,魯藝的畫家要自己砍樹創作木刻版畫……
一幀幀照片、一頁頁資料、一件件文物……在許多個凝神注視魯藝的深夜,劉妮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感動落淚。“那個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年代,卻沒有磨滅‘魯藝家’們的創作熱情,這是為什么呢?”她思索的腳步越走越遠。
1937年7月7日,隨著一陣槍炮聲,日軍悍然向盧溝橋和宛平城發起猛烈進攻。這一天,史稱“七七事變”,由此拉開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大幕。
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到延安去!”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來自全國各地的4萬多青年知識分子克服種種艱難險阻,毅然奔赴延安。
1938年2月,為了密切配合黨的中心工作和抗日戰爭的形勢,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延安倡導成立了魯迅藝術學院,這里為中國共產黨培養了大批抗戰文藝干部和文藝工作者。
“要用音樂救起不振的中國!”在冼星海的文章中,劉妮找到了這位音樂家創作的“答案”:1939年3月,為鼓舞軍隊和民眾的抗戰斗志,時任延安魯藝音樂系主任的冼星海和詩人光未然聯袂創作出不朽的經典《黃河大合唱》。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的怒吼,激起中華兒女團結一心英勇抗戰鋼鐵般的斗志。《黃河大合唱》《白毛女》《南泥灣》……在魯藝師生共同努力下,一部部藝術經典之作匯聚起四萬萬中國人眾志成城的精神力量。
《夫妻識字》《兄妹開荒》等秧歌劇,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動員民眾開展抗戰大生產,極大豐富了邊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減租會》《豆選》等木刻版畫,于方寸之間積極宣傳解放區民主政治建設生動實踐。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魯藝人以文藝為橋梁,讓黨心、民心貼得更近了。”2023年9月,在第14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上,劉妮以“紅色藝術教育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意義”為題作主旨發言。
“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道路上,魯藝的教育成功地將兩者的實踐結合了起來。他們用藝術為人民服務、為時代發聲,也使我深刻懂得了延安文藝精神是一種永不過時的革命精神。”劉妮說。
是“館長”也是“校長”
歲月流淌無聲,跨越30余載,劉妮堅守著心中的“魯藝情結”,從講解員成長為“紅色”館長,也從紅色基因的傳承人成長為紅色記憶的守護者,并通過自己的方式靠近、描摹那些燦若星辰的名字。
2023年早春,劉妮與團隊成員驅車兩天一夜,趕往冼星海之女冼妮娜的家。當她從冼妮娜手中鄭重接過《黃河大合唱》曲譜等一批珍貴文物時,淚水不禁奪眶而出。她哽咽地說:“請妮娜大姐放心,我把它們帶回魯藝的家。”
2009年,劉妮與冼妮娜相識,之后兩人心心相印,互稱“妮妮”。為保護好革命文物,兩個“妮妮”約定,讓冼星海的部分重要遺物、作品回歸延安。“等待了十多年,我們終于完成了這個約定。”劉妮如釋重負。
在劉妮心目中,平凡英雄同樣值得銘記。“每當看到展柜中李天佑前輩在前線繳獲的戰利品時,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無數走向戰場的熱血青年。”幾年前,李天佑的家人從內蒙古趕赴延安,將老人遺留的文物交給劉妮。
得知這位從魯藝走出的宣傳員在新中國成立后,毅然響應黨的號召,帶領全家到內蒙古草原支邊時,劉妮不禁感慨道:“他們雖然沒有留下耳熟能詳的作品,但是他們把赤誠寫進了保衛祖國、建設祖國的征程中。”
一座革命紀念館就是一個紅色基因庫,一件紅色文物就是一本歷史教科書。多年來,劉妮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持續推動“紅色思政課堂”走進校園,不斷深化館校協同育人工作,廣受師生贊譽。
2023年12月,在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大廳,劉妮以“當冼星海‘遇到’馬克思”為主題,運用講演結合的方式,帶領師生走進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藝術人生,深情講述《黃河大合唱》背后的故事。
“這是一堂別具一格的思政課”“館校攜手踐行了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的使命”“以德為先、用藝傳道,為時代發聲”……這堂“音樂廳里的思政課”引發師生熱議,也讓劉妮探索出一條紅色文化育人的創新路徑。
“我既要當好一個館長,也要學著當好一個校長。”在劉妮看來,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與底氣,深挖守護好紅色資源,活化利用好紅色文化,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多年辛勤耕耘,劉妮著有《清涼山記憶》《親歷延安歲月——延安電影團攝影紀實》《魯藝記憶》等多部研究專著,并參與《延安時期新聞傳播文化史》等重大課題研究,為我省黨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雙重身份、一種傳承
“延安,是一本我讀不完的書。”2023年年初,劉妮當選省政協委員,面對履職身份的轉變,劉妮表示,陜西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希望通過政協這個大平臺,進一步助推陜西紅色文化高質量傳承與發展。
在去年省兩會上,劉妮提交了《關于倡導全民歌詠——舉辦〈黃河大合唱〉國際音樂節》的提案,建議以延安為中心,常態化開展“《黃河大合唱》國際音樂節”文化活動,推動全社會參與唱響新時代主旋律。
“《黃河大合唱》是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象征。”劉妮說,開展“《黃河大合唱》國際音樂節”文化活動,既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要求的深入貫徹落實,也是對延安精神的深刻踐行。
去年8月,在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即將建成之際,劉妮在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作大會發言時,建議陜西推進實施紅色文化“五項工程”,提升紅色文旅品牌核心競爭力,積極助力文化強省建設。
“‘五項工程’包括紅色文化講解、紅色文旅市場主體培育、紅色研學育人、紅色文旅消費、紅色文旅項目帶動等。”劉妮說,希望通過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實現經濟增長與社會育人“雙目標”,進一步推動陜西紅色文旅高質量發展。
巍巍寶塔山,滾滾延河水。延安革命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成的國家級革命紀念館,歷經74載春華秋實,在宣傳黨中央在延安13年光輝歷程,發揚革命傳統、弘揚延安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去年,延安魯藝紅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項目入選“2022全國優秀文化遺產旅游案例”;延安革命紀念館推出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紅色資源展示項目被評為第四屆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全國革命紀念館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延安召開;陜西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完成……說起紅色文化與傳承,劉妮一往情深、如數家珍。
“延安是中國共產黨作為世界最大執政黨成長壯大一路走來的奧秘所在,尤其是在‘兩個結合’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命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為中國式現代化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劉妮表示。
劉妮認為,在當今世界未有之大變局當中,要認識中國創造的奇跡,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能在延安找到答案;要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延安遍地都是“金鑰匙”。
展望新征程新起點,劉妮表示,2024年,將帶領團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繼續聚焦新時代推動革命文物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著力探尋更好推進文物保護傳承展示利用的新路徑,結合現實講好延安故事,推動革命文物融入“大思政課”走實走深,共同探索延安革命紀念館、延安革命文物“全新打開”的美好明天。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