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富文委員 特派北京記者杜靜波 攝
□ 記者 趙婧
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又是一年兩會時。3月4日下午,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鞏富文與其他委員一道拾級而上,邁著堅定的步伐走進人民大會堂。
“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作為一名捍衛司法公正的積極踐行者,今年是鞏富文履職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的第二年,也是他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第十二年。過去一年里,鞏富文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為工作和履職重心,深入調研、協商建言、扎實落實,推進我省環資審判工作形成了司法保護全面覆蓋、司法措施全面落實、司法效果全面顯現的良好局面,以法治力量堅定守護“綠水青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為此,在去年全國兩會上,鞏富文提交了《以法治力量推進“碳治理”落地見效》的提案,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多部門回復。“承辦單位著重介紹了完善碳法規、健全碳法律和推進碳法治三個方面的工作進展和計劃,從當前情況來看,正依照工作計劃穩步推進。”鞏富文說。
為進一步助推實現“雙碳”目標的司法服務保障工作,一年里,鞏富文先后多次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發改委及秦嶺辦、黃河辦、省生態環境廳等部門,就秦嶺、黃河流域發展及“雙碳”工作進行調研,問計于需;同時,他還參與了全國政協調研組,就全國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開展深入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以高質量履職助力高質量發展。
自然景觀秀美、生態資源豐富、人文遺存眾多,陜西位于我國內陸腹地,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中華民族的祖脈——秦嶺在此橫亙綿延,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長江在此“牽手”奔流。因而,在鞏富文看來,陜西生態環境保護不僅事關自身發展質量和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著全國生態環境大局。
司法保護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是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和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一年來,在鞏富文的積極參與和推動下,我省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屏障更加牢固。
——為加強生態司法整體性保護,省高院強力推進環資審判專門機構建設,順利實現三級法院環境資源審判機構全覆蓋。同時,區分重點區域和流域,兼顧必要與實用,探索建立秦嶺碳中和生態修復基地、秦嶺珍稀野生動物司法保護基地、紅豆杉司法保護基地等。據了解,全省目前共設立各類生態環境司法保護、修復、補償、教育基地83個,通過形式多樣、系統完善的基地建設,建立起融保林、護山、守水、防污、固碳于一體的生態環境司法修復系統,推動司法判決真正落地見效。
——為助力司法保護效能最大化,省高院迅速建立“三合一”審判機制,將涉環境資源類案件交由專業的環資審判機構進行統一審理,對環境資源形成全方位、綜合性的立體司法保護的案件審理模式。同時,制定下發相關通知,明確要求各級法院指定專門審判庭、人民法庭、審判團隊,負責本地區環境資源案件歸口審理,依法審理環境資源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訴訟案件。據悉,2023年,全省法院共審理一審刑事、民事、行政類環境資源案件5410件,為美麗陜西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為推進司法效果全面顯現,省高院強化以綜合治理為中心,加大環資案件執行力度,全面開展執行案件“回頭看”活動,努力確保環資案件裁判執行工作效果。“一看判決內容是否完全落實,二看修復目的是否真正實現,三看部門協同是否形成合力。”鞏富文介紹,全省各級法院針對不同生態環境損害案件創新審執方式,通過“碳匯”補償、繳納生態修復資金、勞務代償、親屬代履行、充當義務護林員、法制宣傳員等方式,責令當事人履行修復責任,有力推動了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和綜合治理。
“此外,我們去年還加強了秦嶺、黃河、漢江、嘉陵江流域跨區域司法協作和跨部門協作,全面構筑生態環境司法保護立體防線。”鞏富文表示,今年省高院將更加注重推進環境資源審判工作走深走實,打造紅色引領、綠色保障、特色賦能、底色強基的“四色屏障”環境資源審判“陜西品牌”。同時,還將設立“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巡回審判庭”,根據案情需要和方便群眾訴訟的原則,對秦嶺區域范圍內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件開展巡回審判,就地審理,為秦嶺生態環境提供“零距離”的司法保護。
“這一年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充實’。”帶著滿滿的收獲,鞏富文表示,將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繼續圍繞加強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和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建言獻策。
行遠自邇,篤行不怠。自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鞏富文已在全國兩會上提交了涉及政治、經濟、法治、金融、外貿等方面的提案150余件。每件提案,他都堅持做到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緊扣群眾最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政協委員應在發揮好自身專業的基礎上,拓展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同時還要利用好政協委員的身份和平臺,積極為國家建設與發展建言獻策。”鞏富文表示,“新的一年,我將始終牢記政協委員的職責使命,不斷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和專業訓練,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更加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以調查研究成果充分闡釋好中國法治理論,提出更加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幫助解決問題、促進民生改善和經濟社會綠色高質量發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