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李濟樸 記者 閆智
從文字中產生,從文字中走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活躍在各行業中。該技術在相關領域的應用及其影響如何?AI介入創作產生了新的創作主體,人人都可以通過AIGC生成所需內容,產生的作品歸屬權屬于誰?聽聽委員們怎么說。
申大鵬委員: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AI技術對于網絡文學創作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省政協委員、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申大鵬表示,使用AI可以提高創作效率,憑借強大的計算能力和精準的數據分析能力,AI在信息匯總、數據處理和分析等方面,能夠比人為總結更加高效準確,使創作者能夠更快速地獲取所需信息,進而更加專注于創作本身。此外,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AI生成的作品可能會更加成熟和逼真,或許會擠壓原創者的生存空間。
“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申大鵬說,AI并不能完全替代人類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網絡文學的魅力在于其獨特的藝術性和人文性,這些特質是AI無法模仿和原創的。因此,網文作者要轉換視角,提高創意能力,著力提升作品質量,激發創作潛能。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人機共創”作品的版權問題難以回避,AI技術的使用涉及版權和倫理等問題。為此,申大鵬建議,多角度審視和解決“人機共創”中出現的問題,通過立法實現對原創權益的保護,客觀承認AI的貢獻。
衛東青委員:保持對創作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AI技術在平面設計、空間規劃以及城市設計等領域展現出明顯優勢。”西安市雁塔區政協委員、忒色西安主創衛東青說,身邊許多設計師和藝術領域的教育者已經開始嘗試運用這一工具。
“AI或將成為設計師的有力助手,它更像是創作前的草稿表現工具。”衛東青說,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能夠迅速呈現出設計師構想的畫面,并提供多種可能性以供選擇,使得設計師在創作過程中能發掘更多靈感和可能性,提升了創作效率,拓展了創意空間。
“未來,設計行業可能會涌現出更多新的設計形式和風格。”通過走訪調研,衛東青發現,許多藝術類高校開設了AI相關課程,AIGC(AI生成內容)技術作為一種輔助工具,讓大眾的認知范圍得到了擴展。
“時空變幻,人性永恒。”衛東青建議,AI作為一種工具,更依賴于人的思考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創作者不應被它束縛,而是要繼續前行,保持對創作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
王洪委員:通過合法途徑購買使用AI軟件
省政協委員、洪振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洪表示,消費者購買并使用相關AI軟件時,如果軟件開發者在購買說明中明確指出,由AI衍生出的其他產品歸屬于購買使用者,那么由使用者創作出的作品的知識產權將完全屬于使用者所有。如果開發者在說明書中保留了對該產品衍生作品的知識產權,那么新產生作品的知識產權將同時歸屬于制作者和使用者。
“無論是購買還是免費使用這類軟件,用戶都應當通過合法途徑。”王洪說,在軟件售賣或下載時,通常會有明確說明,告知用戶關于由此產生的作品歸屬權規定。如果某個軟件在購買后,其使用產生的作品仍然歸屬于原制作者,那么這個軟件的存在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