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馮倩楠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
延安市洛川縣人民法院土基人民法庭距洛川縣城約48公里,承擔著周邊2個鎮所轄2.2萬余人的商事案件審判工作,法官干警加起來共有5個人。
近年來,土基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學習“楓橋式工作法”,緊抓訴源治理前沿陣地,把法庭搬到群眾家門口,走出了一條人民法庭參與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將矛盾糾紛化于未發、止于未訟
“謝謝你們幫我們化解了糾紛,都是鄰里鄰居,以后還要常來往。”秦關北村村民小李感激地對土基人民法庭庭長陳曉莉說。
2023年7月,陳曉莉在下沉村組走訪時,遇到村民因地界不清鬧起糾紛。經了解,原來幾戶村民宅基地因與另一戶村民果園相鄰,由于宅基地排水溝剛好建在果園里,導致生活污水流進了果園。
“雙方都認為排水溝地界是屬于自己的,誰也不肯讓步。”陳曉莉介紹說,考慮事情較為急迫,如果按正常訴訟程序處置,案件審理周期長,其間可能進一步激化矛盾,遂立即向鄉鎮綜治中心發出預警,邀請派出所干警、鎮政府駐村干部、村委會干部、鄉鎮調解員一同參與現場調解,經過現場測量,留出一塊地改作水渠,最終化解了雙方的矛盾。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這只是土基人民法庭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訴前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土基人民法庭堅持運用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與駐村干部和村委會“兩說一聯”機制聯動運行,在必要時還聯合派出所、司法所,邀請當地社會賢能參與訴前調解,并為每個行政村確定法官聯系人,妥善化解了大量訴前矛盾糾紛,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匯聚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合力
2023年9月的一天清晨,陳曉莉剛放下碗筷手機就響了起來。
“周末給您打電話實在不好意思,因為欠我錢的人今天在賣蘋果,馬上就要裝車付款了!”接完電話,陳曉莉立即聯系法庭干警,隨后驅車趕往被執行人白某家。
途中,法庭干警聯系了果商代辦,了解到白某所賣蘋果價值5萬元。但趕到白某家時,他稱由于蘋果代辦商要扣掉欠賬,只能交7000元的欠款。
“疫情期間沒還錢,人家是不是也理解著了?”“有收入了不還就成老賴了!”經過法官干警苦口婆心做工作,白某終于當場交了3萬元欠款,并承諾來年蘋果賣出后一次性還清剩余欠款。
以法治之力賦能鄉村振興,這是土基人民法庭重點工作之一。緊貼鄉情服務民生,近年來,土基人民法庭法官干警深入轄區,圍繞蘋果產業各環節進行調研,與當地農村專業合作社、農資網點、果庫負責人以及果農、代辦、村委會干部、政府駐村干部等深入進行交流,將矛盾糾紛防范置于前端,取得了顯著工作成果。
小法庭詮釋為民大情懷
多年辦案,一位雷姓老人贍養案至今令陳曉莉難忘。
雷阿姨和老伴育有四個子女,退休后,老兩口為了不拖累孩子,一直獨立生活。前年老伴去世時,留了存有9萬余元退休金的工資卡,雷阿姨想把錢取出來用于日常開支,但大兒子全家都不同意,遂引發家庭矛盾。
見到拄著拐杖前來反映訴求的雷阿姨,法庭工作人員立即聯系村干部,要求村里做4個子女的思想工作,并安排車輛將老人送回家。
“當時,我們把法庭設在村委會,并廣播通知村民前來旁聽審理。”陳曉莉說。庭審現場,老人心酸不已的陳述、法官入情入理的審理,讓旁聽群眾義憤填膺。在輿論壓力下,除大兒子之外,其他三個子女均表示同意。隨后,法庭當庭作出判決,老人終于拿到了老伴留下的養老錢。
“審理一案件,教育一大片,這樣辦案也體現出司法的溫度。”陳曉莉表示,作為審判體系的“神經末梢”,土基人民法庭將堅持傳承弘揚“馬錫五審判方式”,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大“以案釋法”宣傳力度,努力做到司法服務“零距離”,把司法溫暖送進群眾心坎里。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