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月25日從省科技廳了解到,我省啟動實施秦創原建設新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努力把秦創原打造成為新質生產力培育的主陣地、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在加強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
到2026年新增成果轉化企業3000家
推進“三項改革”拓面擴量提質增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大膽探索、先行先試,穩步推動“三項改革”向部屬院校、中央駐陜單位、醫療衛生機構、國有企業等延伸。推進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點,落實先使用后付費、技術托管、先投后股等舉措,完善線上+線下常態化路演協同推進機制,深化推廣“一院一所一校一港一企”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到2026年,單列管理職務科技成果達到12萬項,轉移轉化科技成果3萬項,新增成果轉化企業30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6000億元,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許可合同占比明顯提升。
到2026年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3.2萬家
不斷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建設30個左右高能級孵化載體,打造集研發、孵化、投資等于一體的“三器”融合樣板。推廣“實驗室+產業化公司”模式,鼓勵高校、院所吸引國內外龍頭企業共建研發中心,支持產業鏈鏈主企業、龍頭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和上下游企業建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中試基地、創新聯合體等,形成“科研+轉化+產業”的生態體系。深入推進科技型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個工程,到2026年,力爭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達到3.2萬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2.2萬家,新增1000家“專精特新”企業、1000家瞪羚企業;全省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企業研發經費占全省研發經費比重超過60%。
到2026年攻克關鍵核心技術1000項
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加快破解一批產業鏈“卡脖子”難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陜西實驗室體系布局,高位推動西安“雙中心”建設,提升創新產出與技術外溢能力水平。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采取多方共建、平臺共用、人才共招、成果共享等模式,培育建設20個左右省級秦創原產業創新聚集區。立足全省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推動傳統產業迭代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搶灘布局,以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到2026年,攻克關鍵核心技術1000項,全省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2萬件,力爭新增5條千億級以上的重點產業鏈,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每年增長8%以上。
聚焦重點產業鏈需求精準培育創新人才隊伍
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生態環境。強化“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服務效能,提升市場化運營水平和綜合性服務效能,搭建創新資源高效集聚、創新要素跨域流動的全方位科創服務網絡。優化科創人才引育留用服務機制,推廣“校招共用”引才用才模式,聚焦重點產業鏈需求精準培育“科學家+工程師”、復合型科技經紀人、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豐富科創信貸產品,推動科技信貸“量增、面擴、價降”;持續壯大創投基金規模,引導創投資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進實施企業上市掛牌三年行動計劃,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記者 王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