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守護絲路遺產 見證文明新貌——陜西積極推進7處遺產點保護

2024-06-22 10:14:34  來源:群眾新聞  


[摘要]6月20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內,“從長安出發:絲路申遺成功十周年主題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展覽全面展示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譜寫人類文明、續寫人類發展篇章中的艱難歷程和輝煌成果。...

  6月20日,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內,“從長安出發:絲路申遺成功十周年主題展”吸引了大批游客。展覽全面展示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譜寫人類文明、續寫人類發展篇章中的艱難歷程和輝煌成果。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印度尼西亞期間,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大倡議。

  2014年6月22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該路網線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線包括中心城鎮遺跡、商貿聚落遺跡、交通及防御遺跡、宗教遺跡和關聯遺跡5類代表遺跡,共計33處。中國境內有22處考古遺址和古建筑,其中陜西有7處遺產點。

  “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是世界上第一個由國際組織主導,以跨國聯合申報形式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絲綢之路項目,也是我國第一個跨國聯合申報的世界遺產項目。陜西省內的7處遺產點是絲綢之路從開通、發展,到繁榮、鼎盛的歷史印記,是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的典型代表。10年來,陜西多措并舉保護絲路遺產,取得顯著成效。

  ●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

  6月18日,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的夏日花海吸引眾多游客“打卡”,不少人直呼“這是西安的秘境花園”。遺址區內,一排排整齊的松柏勾勒出未央宮宮墻的輪廓。

  未央宮既是漢高祖之后西漢帝國200余年間的政令中心,也是漢帝國統治者下達“漢通西域”政令的決策地和指揮中心,更是中國積極尋求與西方國家對話、交流的重要見證。

  申遺成功以來,遺產地保護管理水平顯著提升。目前,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公園提升工程(一、二期)、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公園旅游配套設施改造工程(一期)、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公園周邊環境整治工程逐步完成,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漢長安城城墻西北角遺址保護展示等工程也已實施。

  2023年6月,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管理委員會組建了涵蓋考古、文保、規劃、展示利用等領域的智庫團隊,與高校、科研院所成立“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利用聯盟”,圍繞文化傳承、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等方面建立長期深入的戰略合作關系。

  ● 張騫墓

  多年來,張騫紀念館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加強對張騫墓本體的保護,建立“四有檔案”、張騫墓監測預警系統,實施人機巡查監測,加強風險防范,開展消防安全應急演練和文物安全政策法規宣傳,提升安全保衛專業技能等,確保張騫墓本體及附屬文物的安全。

  張騫雕像。記者 師念攝

  張騫紀念館在構建和實施保護利用傳承的過程中,持續圍繞張騫、張騫墓、絲綢之路進行大量研究,發表相關論文40余篇、出版相關書籍刊物30余本,并從人才互動、政策互鑒等方面汲取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人才隊伍建設的經驗,提升公眾對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認知和意識。

  張騫紀念館館長崔紀軍介紹:“近年來,我們借助張騫與絲綢之路的密切關聯,策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保護宣傳活動,開發設計張騫IP文創產品,推出西域之行等張騫題材文化演藝,接待游客近百萬人次。現在,張騫傳說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張騫(墓)清明祭祀典被列入省級非遺項目名錄。”

  另外,在有效保護遺產本體的前提下,張騫紀念館的面積由80畝擴大至145畝,西區增設了張騫故里展館,全館增設了VR互動、影音報告廳、智慧景區數據系統,助力張騫墓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 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

  大明宮始建于貞觀八年,歷經大唐帝國盛衰兩百余年。作為陜西省四大標志性都城遺址之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展現了農耕文明發展鼎盛時期國家的文明水平和禮制文化特征,見證了唐王朝對絲綢之路的推動。

  2007年10月,西安曲江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辦公室成立。10多年來,在保護辦的支持下,大明宮遺址區本著真實性保護的原則不斷探索實踐,先后完成了《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的編撰、《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保護利用提升導則》的落地實施,建立健全遺址區管理體系。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遺址。 記者 孫亞婷攝

  在實踐過程中,保護辦完成了大明宮海內外唐代研究成果、大明宮價值闡釋、大明宮解說系統等研究課題,為大明宮未來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智庫支持;逐步推進文物數字中心工程建設,將考古和研究成果進行數字化處理和運用,在含元殿、宣政殿、延英殿等6處設置遺址復原展示裝置,為人們呈現完整的宮殿形象。

  此外,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還利用科技手段優化完善場館展陳,打造主題文創品牌,舉辦各類主題活動等,推進大遺址保護與文化旅游有機結合。

  ● 大雁塔

  大雁塔是為保存玄奘由印度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造的,是長安的名勝和標志性建筑。

  為妥善做好大雁塔的保護管理工作,一直以來,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以預防性保護理念為指導,采取了各種科學有效的保護措施。

  在系統性保護工程方面,2016年,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對大雁塔一至六層塔檐開展了養護工程,將裂隙灰縫進行勾補并替換磚體,消除了塔檐滲水的安全隱患。

  遺產監測是大雁塔遺產保護工作的關鍵。1985年起,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就與專業監測單位展開合作,對大雁塔本體進行一年兩次的變形和沉降監測。

  2021年,大雁塔“三防”工程實施。該工程對大雁塔內強弱電進行了智能化提升,對安防、消防、防雷系統進行整體升級完善。

  ● 小雁塔

  小雁塔是中國早期方形密檐式磚塔的典范。列入世界遺產10年來,小雁塔的保護與管理嚴格按照世界遺產的標準規范進行,成效顯著。

  西安博物院是小雁塔的保護管理機構。在小雁塔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改造項目中,對考古新發現的遺址,西安博物院及時采取原址保護措施,調整建設方案,避讓重要遺址。

  遺產保護工作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西安博物院把科研創新作為遺產保護的基礎和核心推動力。今年,西安博物院與有關機構聯合,成功申報“陜西典型文物建筑震災風險預測及防御關鍵技術研究”項目;6月,西安博物院編輯出版《小雁塔碑石錄》。

  此外,西安博物院還舉辦“薦福守護——小雁塔文化遺產保護展(1949—2019)”“絲路琉光——從地中海到長安的古代玻璃藝術”“長安有故里——絲路少年大唐行”等唐代主題和絲路主題原創展覽,以及“小雁塔薦福大廟會”“雁塔晨鐘新年祈福”“夜宴小雁塔”等面向公眾的活動,創新研發數字藏品、小雁塔文創冰淇淋和巧克力等文創產品,助力中華文明傳播。

  ● 興教寺塔

  興教寺塔位于終南山下樊川北少陵原畔,是玄奘法師及其弟子窺基和新羅弟子圓測的舍利墓塔。

  10年來,依托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預警總平臺,興教寺開展了崩塌專項技術監測項目普適化監測、沉降傾斜監測等,完善監測體系建設。

  2018年9月,興教寺配置消防器材,建立微型消防站。2022年,興教寺完成安防提升工程建設。目前,興教寺塔本體無重大險情、病害。

  興教寺嚴格開展塔體日常檢查、安全巡查和定期維護。目前,興教寺塔消防工程已取得立項批復,工程設計方案已通過評審。

  ● 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地處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主干線上,是陜西省境內規模最大、價值最高、內涵最豐富、佛像體量最大、藝術特征最為鮮明突出的一座石窟寺。2023年,咸陽市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景區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大佛寺石窟管理處于2015年2月開通景區數字導覽系統,通過設立咨詢宣傳點和散發宣傳資料的形式,向游客展示石窟寺的保護價值。

  在本體保護方面,2017年3月,在專業石質文物工作者的指導下,大佛寺石窟管理處清理了大佛寺石窟明鏡臺以西、丈八佛窟以東的巖體雜木,確保了石窟所依存的山體的穩定性。2018年,針對大佛寺石窟遺產核心區僧房窟出現的巖體坍塌問題,大佛寺石窟管理處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搶險加固。2019年,大佛寺石窟管理處完成紅砂巖質地的巖體裂隙、窟內頂板脫落、砂巖風化等保護項目,開始進行佛像泥塑的補塑工作,實施了明鏡臺維護工程。2020年,大佛寺石窟保護規劃完成。

  此外,大佛寺石窟管理處還對窟室內佛像、石刻等文物及洞窟崖面進行數字化記錄統計,可為后續考古報告的編撰工作提供詳細的數據支持。(記者 師念 孫亞婷)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絲路文明 陜西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