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国产一级二级在线,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戰國青銅器“雕陰鼎”首次展出 透過一尊鼎 窺見一座城

2024-07-06 11:01:38  來源:西安晚報  


[摘要]近日,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內,一件名為“雕陰鼎”的青銅器首次公開與觀眾見面。...

  近日,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內,一件名為“雕陰鼎”的青銅器首次公開與觀眾見面。這件戰國時期的食器,不僅以其精湛的工藝和獨特的設計吸引著觀眾的目光,更因銘刻有“雕陰”二字引出了那場決定秦魏兩國命運的“雕陰之戰”,以及那座在歷史長河中若隱若現的“雕陰城”而備受關注——

  雕陰鼎

  青銅器“雕陰鼎”首次展出

  雕陰之戰:決定秦魏兩國命運的大戰

  雕陰鼎,是1990年前后從延安黃陵縣征集來的珍貴文物,通高17厘米、口徑15.1厘米,其上有蓋,蓋上裝飾有三半環鈕。該器物的斂口、長方形附耳、微外撇的鼓腹和蹄形足,無不展現出秦漢時期青銅器的典型風格。而耳側的“雕陰”二字,更是為觀眾揭開了一段塵封的歷史,定格了那個戰國紛爭的年代。

  甘泉出土漢代陶盆口沿戳印“雕陰”銘

  據洛川民俗博物館原館長段雙印研究員多年研究發現,該鼎與歷史上著名的“雕陰之戰”發生地有著密切的聯系。據悉,雕陰之戰從公元前333年開始,到前328年,歷時6年,前后大戰多次,秦國才奪取雕陰城。

  富縣出土雕陰銘陶盆

  段雙印表示,魏秦兩國隔黃河相望,山水相連,都先后進行過變法改革,是戰國七雄中的兩個強國。魏國先是與秦爭奪少梁(今韓城一帶)一線澄城、合陽、大荔等地。魏文侯即位以后,秦魏反復爭奪黃河西岸北部地區,戰事頻繁。魏惠王時期,始筑西界長城拒秦,并筑雕陰城,以此為魏之上郡(今陜北一帶)重鎮。雕陰之戰不僅重塑了當時的政治版圖,也使得雕陰城的名字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隨著考古學的深入,這座古城的面紗逐漸被揭開。

  雕陰之戰,是決定秦魏兩國命運的大戰,秦國在此戰中大獲全勝,魏國失去了上郡等地,“先納河西之地予秦,后獻上郡十五城”。秦國則因此掌握了黃河天險。該戰徹底改變了秦魏兩國的攻守格局,為后來東擴北進,把今陜北全境收入秦國版圖,對陜北的行政建置、歷史進程發生了深刻影響,是甘泉乃至陜北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

  寺疙瘩遺址地表陶器殘片

  段雙印認為,雕陰故城可能在甘泉縣的道鎮與富縣的皇甫店之交一帶。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展出的這件雕陰銅鼎,其出土地點可能曾是魏國在河西地區的軍事要塞或重要城鎮。雕陰銅鼎上的銘文“雕陰”二字可證,直至漢代雕陰轄有今延安南部甘泉、富縣、洛川、黃陵四縣的大概范圍。

  歷史悠久

  雕陰遺存:哪里才是雕陰故城所在?

  雕陰城歷史悠久,以往僅在文獻中有所記載,一說在今延安富縣茶坊鎮李家川,一說在今延安甘泉境內史家灣,一說在甘泉縣道鎮村附近。唐《括地志》載:“雕陰故縣,在鄜州洛交縣北三十里,雕陰故城是也。”清《延安府志》載:“雕陰故城,在甘泉縣南三十五里。”那么,到底哪里才是雕陰所在?得益于考古學的有力證明,逐漸讓這座古城清晰了起來。

  早年,在延安富縣伏龍塬的王家崾崄出土了刻有“雕陰”字樣的陶器,該陶盆證實了雕陰縣在漢代的文化影響力和地域范圍。而在富縣牛武鎮也出土了帶有相同字樣的陶器殘片。1981年,在延安富縣皇甫店村出土了一方“唐和運墓志”,該墓志記載了和運夫婦“合葬于雕陰之左原”的表述,表明皇甫店村附近可能與古代雕陰縣有密切的聯系,進一步印證了文獻記載的準確性。到了2008年,在延安甘泉道鎮寺溝河村洛河東岸,有處川道突出臺地引起了文物調查隊的注意,觀察發現該臺地東西寬約300米、南北長約400米,這里地勢寬敞平坦,倚山傍河,易守難攻,是一處難得的建城佳地。經踏查后果然在上面發現了散落著秦漢時期的繩紋瓦片、卷云紋瓦當等遺物。經專家組認定后,這是一處跨越新石器時代、戰國、秦漢時期的歷史文化遺址,該遺址就是后來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寺疙瘩遺址”。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岳連建回憶,當時在該臺地上除了看到較多秦漢明顯特征的陶片外,在靠近道鎮村的斷面上還暴露出一段直徑30厘米的灰陶排水管。種種跡象表明,這里曾經是一片城池建筑遺址。岳連建認為:“該臺地上可能有大型建筑基址存在,應是雕陰城遺址在寺溝河的另一考古學證據。”甘泉縣博物館的展板上這樣寫道:“雕陰故城應以甘泉道鎮城址為中心,與附近的史家灣古城互為犄角,構成一個完整的防御體系。”

  雕陰銘銅鼎 魏長城遺址

  雕陰遺存:讓我們窺見波瀾壯闊的歷史

  除了出土的雕陰銅鼎、雕陰銘漢代陶盆、唐和運墓志這些文物證據,魏長城的分布區域也為雕陰城的所在提供了證明。在歲月的長河中,陜西境內的長城遺存主要有關中東部的戰國魏長城和陜北的戰國秦長城以及明長城。其中,魏長城遺址韓城段、大荔段和華陰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宜君和黃陵段的魏長城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甘泉出土雕陰銘陶盆

  魏長城作為戰國時期魏國為防御秦國侵襲而修建的軍事防御工程,其遺址在陜西境內渭南市的華陰、大荔、澄城、合陽、韓城和銅川市的宜君及延安市的黃陵、富縣等地被發現。現存墻體長度共約145千米,無不展現著千年以前,魏國和秦國之間緊張的軍事戰略關系。

  10余年來,段雙印關注“雕陰之戰”和與此相關的魏國長城遺址,他認為魏長城的修建是魏國在軍事上對秦國的一種回應。雕陰之戰以后,在秦國的強大攻勢下,魏國一敗涂地,公元前328年,又將上郡15縣全部割劃秦國。從此,陜北全境除河套南之新秦中之地外,幾乎全部劃入秦國版圖,并為以后秦長城、秦直道的修建,創造了前提條件。考古發現,魏長城的修筑和布局也體現了魏國根據各個時期軍事防御的需要,在不同區域、分地段、分時間、多次修筑的軍事智慧。除了墻體本身,魏國在一些交通要道和戰略要地,如在長城附近建有軍事性質的城堡,甘泉富縣交界處的“雕陰城”和華陰的“陰晉城”、大荔的“洛陰城”、韓城的“少梁城”都屬于此類遺存,目前有多處多段魏長城遺留的夯土墻體。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展區,有與雍城、櫟陽、咸陽、長安有關的考古成果陳列,其中就有櫟陽城展區。櫟陽城作為秦國的要塞見證了秦人從弱轉強的輝煌歷程,發生在櫟陽城中的“商鞅變法”,就發生在雕陰之戰前。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國力大增,與魏國在雕陰戰斗多年,使得河西之地盡歸秦有。雕陰城與櫟陽城,一為戰場,一為政治舞臺,共同譜寫了秦國統一六國的壯麗篇章。

  雕陰銘銅鼎、雕陰銘陶盆、唐代和運墓志、魏長城遺址以及道鎮寺疙瘩臺地整體建筑構件的考古發現,這些文物和遺址共同構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它們不僅讓我們得以窺見秦漢時期的社會生活和文化風貌,更讓我們對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陜西歷史博物館供圖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戰國青銅器 雕陰鼎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